11点吃早饭延寿20年?科学研究:这个时间吃最好,需包含4类食物
在互联网养生宇宙中,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无论是低血糖还是肾结石,又或是早死,都是因为不吃早餐。
三餐中早餐最重要的说法始于1944年,当时美国食品公司General Foods为了销售早餐麦片,开始鼓吹“营养专家称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而早餐吃他们的麦片可以帮助解决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1]。
当然,广告也巧妙地隐去了一些信息,比如该麦片的发明人John Harvey Kellogg是个虔诚的信徒,他相信麦片除了可以解决消化不良外,还有助于抑制性欲、防止手淫。
虽然时至今日都没有任何营养学家宣布对此次早餐营销负责,但早餐的重要性却和谷物麦片一起流行开来。
不吃早餐有害论深入人心,少不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2021年,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7007名成年人20多年的随访数据[2],发现与天天吃早餐的人相比,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高69%,癌症相关死亡风险高52%;而偶尔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高60%,癌症相关死亡风险高59%。
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经常吃早餐有助于降低全因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
同年,一项系统性综述(证据等级最高)纳入了14项队列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不吃早餐的人,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较高[3]。
哪怕只有一天没有吃早餐,也会对生物钟和生物钟控制的基因表达产生有害影响,从而影响受生物钟调节的血压、心率、心血管、脂肪组织和其他代谢器官[4]。
类似的研究多如牛毛,但结论都惊人地相似,不吃早餐轻则疾病缠身,重则折寿早逝,堪称万恶之源。
然而,如果换个关键词搜索一下,就会发现也有不少科学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不吃早餐不仅没有坏处,甚至还有好处。
道理非常简单:跳过早餐只吃午餐和晚餐,考虑到大多数人的吃饭时间,这不就是最近非常流行的16:8禁食法(在8小时的窗口期进食,其余16小时不吃东西)?
不吃早餐的好处或许不好找,但16:8的禁食方法益处可太多了:改善代谢疾病((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促进心血管健康、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衰老[5-7] ……
甚至《长寿变得更容易》一书的作者Julia Jones,基于此直接给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建议——11点后吃早餐(大概也可以说是午餐),可以延寿20年。
你看,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吃早餐使人生病折寿,但冠以间歇性禁食的名义后,它又能让人延年益寿了,到底该信谁?
科学也许只有一个答案,科学研究却可以有很多个,尤其是涉及到饮食时。
因为研究人员在做这类研究时,大多采用观察性研究的方法——不对研究对象进行干涉,只观察、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缺乏严格的随机对照控制,实验中存在太多干扰因素可能会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例如不吃早餐的人死亡率高,会不会是因为这些人健康意识较差,还有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而不吃早餐的人更健康,有没有可能不是因为他们不吃早餐,而是因为他们每天都运动?
所以,根据观察性研究,我们只能得出不吃早餐和早死/长寿有关系,但不确定具体是什么关系,更不能简单粗暴地理解为因果关系。
而饮食领域之所以有这么多结论相悖的研究,就是因为把相关和因果两种关系弄混了。举个例子:夏天到了,吃冰激凌的人多了,溺水的人也多了。毫无疑问,吃冰激凌和溺水是相关关系。如果将二者理解为因果关系,就会得出一个神奇的结论——吃冰激凌会导致溺水。
然而许多和饮食有关的研究,可能就是从吃冰激凌出发,最后得出了溺水的结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吃早餐对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就成为薛定谔式的。
图注:各类研究的可信度等级,观察性研究仅高于非人类研究
既然观察性研究存在问题,为什么不做证据等级更高的干预性研究,是因为研究人员不想吗?
实在是做不到哇。科学家很难像对待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那样,规定研究对象每天吃什么、几点吃,再加上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时间与金钱成本,一般的研究团队还真没条件去做。有钱去做的,背后的金主又会干预研究结果[8]。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只吃早餐存在争议,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几乎每一个和饮食、营养有关的问题上:该不该吃鸡蛋、要不要吃碳水、用不用补充维生素……
这个时候再回到“要不要吃早餐”这个问题上。尽管目前科研尚未成功,但考虑到主流研究认为不吃早餐与疾病、早逝有关,却鲜少有人说吃早餐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吃早餐,毕竟一顿不吃饿得慌。
长寿早餐怎么吃,派派这里有一些建议。
PS:下列建议主要基于观察性研究,如有不符,请根据个人情况自行调整。
No.1
早餐早点吃。
不恰当的进餐时间可能会导致外周生物钟与中央生物钟不一致,从而增加发生代谢紊乱的可能性[9]。
根据生物钟的昼夜节律变化,刺激食欲的激素——生长激素释放肽会在早晨8点左右达到分泌高峰,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脂联素水平则在11点左右达到峰值。因此,早点吃早餐,可以使进餐时间与生物钟变化达成一致,有助于改善葡萄糖摄取、胰岛素敏感性和糖原产生等代谢过程。
一项10万人的队列研究则更进一步证明了早吃早餐的好处。与上午8点前吃早餐的人相比,上午9点后吃早餐的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59%[10]。
关于具体时间,有研究人员建议在起床后两小时内吃完早餐,最好不晚于10点[11]。
No.2
不饿也要吃吗?
可以不吃,只要确保每天摄入足够的营养即可。
前一天吃了高脂或高蛋白的晚餐,会减缓胃排空,延长饱腹感,这种感觉可能持续到第二天早上[13,14]。这个时候生理上还没有准备好吃东西,逼着自己吃早饭会导致血糖水平比平时饭后上升更多[15]。
No.3
早餐吃什么?
健康的中式早餐是什么样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一顿营养健康的早餐,应占全天总能量的 25%~30%,并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奶豆坚果等4类食物[12]。
图注:营养充足的中西式早餐食谱[12]
大部分人早上吃什么,可能主要取决于家/公司周围卖什么,但我们还是能发挥一些主观能动性。如果只有包子店,那就尽量吃素包子;如果主食已经选了包子,那就不要再喝粥了,可以改成豆浆……
—— TIMEPIE ——
号外号外!史上规模最大的【衰老干预论坛】将于12月9日-10日在上海召开,内置20+全球科学家、1000+抗衰极客等豪华阵容,全面开放线下交流,与大咖零距离探讨最新行业研究。同时开放招展,诚邀相关企业共同参加,感兴趣欢迎来对话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