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息肉的治疗方法!

在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时,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并且根尖孔粗大,牙髓血运丰富,使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经穿髓孔突出,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常发生在乳磨牙或者第一恒磨牙,那么,牙髓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应急治疗。
1.开髓引流:患急性牙髓炎或者尖周炎时,需开放髓腔,后者还需清理根管,打通根尖孔,以减除内压,引流炎性渗出物,解除急性疼痛。2.切开引流:患骨膜下脓肿或者粘膜下脓肿时,应在局部切开并置和引流条。3.药物止痛:常用丁香油或者丁香油酚等药棉置放龋洞内或者用鼻闻止痛散置鼻孔内,也可口服止痛剂。
2、间接盖髓术。
适用于深龋近髓或者牙髓病变较轻而尚未穿髓的患者,制备洞形,去净龋坏组织,消毒窝洞,洞底覆盖盖髓剂,磷酸锌水门汀作基底,银汞合金或者复合树脂充填。常用盖髓剂有氢氧化钙及其制剂,丁香油氧化锌水门汀等。

3、直接盖髓术。
适用于因外伤或者制洞而致的意外穿髓,穿髓点直径在1mm以内者。注意防湿,制洞后局部消毒,在穿髓处覆盖盖髓剂,垫基底后充填窝洞,注意随访观察,检查是否有活力。
4、切髓术。
适用于牙髓病变较轻又不能保存全部活髓者,对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的年轻恒牙尤为适用。在局麻下去龋制洞,清理干净和消毒窝洞后开髓,切除冠髓,彻底止血,在根管口处覆盖氢氧化钙制剂,垫基底后充填。术后如出现自发痛,可改行干髓术或者去髓术。
5、干髓术。

适用于冠髓部分坏死的牙髓病变,或需要利用髓室固位和其它需行牙髓失活的患者,主要用于后牙。第一次失活:扩洞去龋,在穿髓处置失活剂,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密封洞口,防止失活剂外溢和灼伤牙周组织,但操作中切忌加压。第二次切髓充填:去除失活剂,去净龋坏组织后,将冠髓去除。用无水乙醇棉球干燥髓室或者用甲醛甲酚合剂棉球在根管口放置一分钟,然后在根管口处放置干髓剂约1mm厚,垫底充填,并注意降,防止牙折。术后如出现症状,可改行去髓术或者根管治疗术。
干髓术一次法:适应证同干髓术,但一次完成。即在局麻或者蟾酥快速失活下,去除冠髓,覆盖干髓剂,垫底充填。所用干髓剂,需适当增加镇痛剂和多聚甲醛的剂量,减少术后疼痛,覆盖干髓剂前必须充分止血。
6、乳牙变异干髓术。
1.去龋制洞,去除冠部死髓,在髓室内放置甲醛甲酚合剂棉球,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封固三至七天。2.封药后如无肿痛,则可去除封药,在根管口覆盖干髓剂,垫底充填。

当查及患牙深洞有息肉时,临床上还要与牙龈息肉和牙周膜息肉相鉴别。牙龈息肉多是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致,牙周膜息肉发生于多根牙的龋损发展过程中,不但髓腔被穿通,而且髓室底亦遭到破坏,外界刺激使分叉处的牙周膜反应性增生,息肉状肉芽组织穿过髓底穿孔处进入髓腔,外观极像牙髓息肉。在临床上进行鉴别时,可用探针探查息肉的底部以判断息肉的来源。当怀疑是牙龈息肉时,可自底部将其切除,见出血部位在患牙邻面龋洞龈壁外侧的龈乳头位置即可证实判断。当怀疑是牙周膜息肉时,应仔细探查髓室底的完整性,摄X线片可辅助诊断,一旦诊断是牙周膜息肉应拔除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