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说说上海音响展SIAV的一些展房
本篇主观地说说我对几间展房的印象。
展会上代理对RAIDHO这个牌子蛮上心的,两间房搞了两套不同系统去伺候两对RAIDHO的落地箱。一套用美国大丹,一套用瑞士CH,都是花费很大的前端,但是 ……
RAIDHO这个牌子刚出现的时候,我记得挺惊艳的。一对卖到十万的书架箱,声音也很好。后来在慕尼黑听到他家的瘦长型大落地,就开始印象变坏。
大丹搭配RAIDHO,并不好听,没觉得值那么多钱。当然也有可能是现场的各种制约因素等等。本来音响展难出好的效果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那么贵的一套这个样子还是会失望的。
CH的前端,除了感觉声音比较“文雅”甚至有点清秀,也没太多的感受。
倒是老派的东西容易好声。比如这里的美国杰士La Scala,吸引我坐下来听了一阵子。这是典型老派的声音走向,蛮引人的。前端是日本的TRIODE胆机。
他们还代理新派的东西,而且是新派里的极致——号称全球最贵的书架箱(BORRESEN),就是下面这对,标价36W(顶配的纯银版)。不过现场不开声。
所谓“最贵”,其实也不好说。论标价的话金驰的奋进号也要三四十万吧。当然对我们来说这就是个数字。30万也好,300万也好,看看,摸一摸,88。
金驰的老二“小教皇”在现场由VITUS的单声道后级驱动,真的是很棒,音色柔软而扎实有力(这俩要素能融合好绝非易事)。摆位有点奇怪,两只音箱靠得比较近,没有拉开,问了下代理醇音,说是布展匆忙而音箱太重,一旦落地了就搬不动了。
VITUS真是重料,前级和单声道后级都是分体电源,一套前后级搞出六个机器。
这一对朝天的老卵,确实LL。就是贵!
隔壁房间的德国喇叭花新款DUO号角音箱系统声音也不错,卖相“弹眼落睛”(橙色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颜色哦)。不过喇叭花的声音蛮个性的,也不是人人的菜。这就是展会的意义了,发烧友可以来感受一下,自己决定这玩意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和期待。
展会也有一些专业音箱在展示,比如GENELEC、罗杰之声、BAREFOOT。我个人对这些PRO音箱不感冒,觉得他们声音比较无趣(我喜欢多些fun元素的声音),当然,饱满、有力,它们都做到了。
从外观上看,这些PRO音箱也够难看的。家里摆这样的音箱,太太/女友一关怎么过?
当然AUDIOPHILE的音箱里比较难看的也有。比如EGGLESTON的这个音箱。其实它声音还不错,但这个样子 …… 我不接受。
宝华的这个特别签名版呢?805D4和801D4的特殊木皮版本,价格上去了,声音不错。我觉得比今年前面两次听到的“鹦鹉螺”都更好声。那个毕竟太老了,又难推,没必要老拿出来开声。
柏林之声的全套系统,这个国内可不容易听到,值得驻足的。
出来的声音,可以说是清丽(有点脱俗感)的音色+大动态素质好的声音。高颜值德国坦克,值得推荐给土豪买家。
下面这个房间是“玩失真”的了。荷兰Prima Luna胆机搭配意大利KTEMA音箱。独到的氛围感和音色。
老实说Serblin老头过世后,世霸的音箱越来越HIFI甚至像AV箱了,KTEMA这种东西,以后也许没了吧。
日本ESOTERIC不光能做CD/SACD机,也能做高档的黑胶转盘,一流的金属工艺,声音也类似ESO的光盘机。
ESO搭配天朗的大橱柜音箱,声音嘛,马马虎虎,但不是我的菜。
下面这个半开放式障板音箱(高音部分是开放无箱体的)叫QUALIO,名字有点像以前索尼的那个QUALIA。声音也不好描述,我觉得有点“高低两头翘”的夸张感觉。不过它的高频段倒确实很open。代理米乐是做Home Theater的,这对音箱的特点还是适合AV影院的——强调两头、高频氛围感强。
ELAC房间没有用大喇叭来展示,而是播放着一对其旗舰书架箱S503(蘑菇头超高音加持),前端是音乐传真。出来效果挺好的,干净通透细致。
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拿大音箱来demo,合适的、高素质的书架箱,出好声音的概率也许更高呢。大音箱的低频能量更容易和房间特性去interact导致难以控制的结果。
下面这个房间的声音大概率是被音箱妥协掉了。AURENDER数播+兰博的胆解码+CANOR前后级,都是我熟悉而且确定不错的东西,最后播放是PERLISTEN音箱 ……
昌业的这个房间则也许是被HEGEL的功放妥协了吧?这对大音箱是芬兰PENAUDIO的旗舰Karelia,应该是很不错的东西。现场我听了一会,固然也不差,但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亮点。YY一下它在更佳的驱动下会出什么效果?
最后说一下这个展示国产高端数播和胆机的房间。
这个房间里一对德国布鲁门霍夫的音箱十分醒目。音源是国产AudioOnes的一体数播(带解码和模拟输出),问了下价格要6W多了, 比PNA nServer还贵,属于国产数播里的顶级贵了。放大器是OTTAVIO,胆前级卖10万,搭配四台胆后级去推布鲁门霍夫(Bi-Amp)。
这对BH两分频,低音单元大到16英寸,中高音是号角单元。有经验的烧友会知道这种大口径低音搭配号角单元的音箱虽然标着很高的灵敏度,实际可不好推,要求放大器提供强大的控制力。
由于这对BH音箱是新拆箱的,出来的声音显得生硬,有点发紧。从现场听到的声音来看,OTTAVIO胆机应该是那种高清晰度的素质派胆机,而非糊软声。不过我担心的是这种价位的国产机多少人愿意买单?以我的从业经验来看,愿意购买高端贵价国产品牌器材的发烧友,是一个并不大的“定数”。和声音关系不大,你声音做得再好也是这样。十万能买到很多名牌前级,为什么要买这个国产胆机呢?问题在这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