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冠研究合集建议收藏|传统医学研究

2021-03-14 21:59 作者:TMR出版集团  | 我要投稿

中医治疗新冠综述(高引文章: WOS引用20次)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review ,作者总结了2019年底至文章投稿时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第一次报道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时间地点,对新冠病毒研究的重大事件以及国际对新冠病毒的命名。


Cite this article:

Cui HT, Li YT, Guo LY, et 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review. Tradit Med Res. 2020;5(2):65–73. doi:10.12032/TMR20200222165tmrjournals.com/article




02新闻:中医治疗新冠,主力还是补充?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2020年1月27日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在中医药预防治疗上给出了明确建议。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可以全疗程、全方位发挥作用,但我还是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但同样在1月27日,著名媒体纽约时报对于中医参与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提出了相反观点,文章引用了Dominic Dwyer (a medical vir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的观点,“还没有发现一种好的抗病毒药物,所以这意味着人们会尝试一些有效果的东西,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任何抗病毒药物或中药有显著的益处。"

Cite this article:

Li M, Yang X, Li K, Xie YQ.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treatment: main force or supplement?. Tradit Med Res. 2020;5(2):62–64. doi:10.12032/TMR20200204158

tmrjournals.com/article


03


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牺牲的传统医学从业者,值得被永远铭记


他们分别是:


徐辉(1968年4月-2020年2月7日),江苏宜兴人,生前系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许德甫(?-2020年2月13日),湖北鄂州名医,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傅延龄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鄂州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前院长。冯效林,男,汉族,1954年5月出生,湖北武汉人,1973年10月参加工作,生前系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罗轩,天门市中医医院医生。袁洋洋,2007年9月参加工作,生前系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科长。童明昌,1970年11月出生。生前系望江县雷池乡卫生院长、主治医师。

同时,向牺牲的村医陈健、王土成、姚留记、包长命、左汉文、周新疆、韩钦、李家举、左腊珍、陈祥田、魏安军致以深切哀悼。向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江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智明院长等在中医药相关工作单位工作的西医抗疫英雄致以深切哀悼。向此次抗疫牺牲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深切哀悼。


Cite this article:

Editor Group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Medical workers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who sacrificed their lives in the battle against COVID-19 deserve to be remembered forever. Tradit Med Res. 2020;5(3):122–124. doi:10.12032/TMR20200405171

tmrjournals.com/article


04


明朝晚期瘟疫历史

明朝晚期的瘟疫是继汉朝末年之后中国第二次爆发的大瘟疫。据记载,在明朝后期,中国大地出现了罕见的极寒的气候灾害,气象学家把这一段时期叫做“明朝小冰河时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低于正常水平,夏天大旱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寒冷无比,河北、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狂降暴雪。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据相关学者统计,从万历年间 ( 公元1573~1620 年 ) 至崇祯年间 ( 公元 1628~1644年 ),年年都有一种或几种自然灾害,仅从崇祯元年到崇祯十七年,就发生了水灾、旱灾、雪灾、蝗灾,特别是旱灾,往往与其他的自然灾害并发。基于明朝的各个时期、主要分布区域及爆发次数年份的瘟疫发生情况的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明朝的后期,在公元1551~1644 年间,有记载的瘟疫发生了 78 次,基本上接近每年发生一次,出现瘟疫的县数可达到 1878 个之多,超过了明朝早期和中期的总和。


Cite this article:

Li QH, Ma YH, Wang N, Hu Y, Liu ZZ. Overview of the plagu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radit Med Res. 2020;5(3):136–144. doi:10.12032/TMR20200222166

tmrjournals.com/article


05

柴苓汤对新冠的治疗作用

验方柴苓汤

① 组方

柴胡24g,黄芩9g,桂枝6~9g,白术9g ,茯苓10g,猪苓10g,泽泻9g,生甘草6g,石上柏30g,连翘30g。


②方解

在《伤寒论》中记载有五苓散用于治疗外感呕吐、腹泻、咳嗽、发热,小柴胡汤用于外感发热。三焦为液道,小柴胡汤也用于调节人体津液运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石上柏用于针对肺部感染,生甘草解毒,甘草酸相当于糖皮质激素抗炎。《景岳全书》对五苓散偏外感寒湿者加羌活,本人经验对五苓散偏外感湿热者加连翘。连翘解表之外,还能止呕(如甘露消毒丹)、凉血(如清营汤)、清心(如清宫汤)、清肝(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因少阳病机为正邪相争,严重湿热患者,多导致急性肝损伤。同时温病常常直中营血,初起就有芒刺。综合上述原因,本方重用连翘。本病早期慎用人参扶正,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故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去人参。


柴苓汤中的β-谷甾醇、山奈酚和豆甾醇可显著抑制SARS-CoV-2和ACE2的结合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柴苓汤还通过调节Th17的功能,抑制过强的免疫应答,通过MAPK、IL-6、TNF、CCL2抑制炎症反应,柴苓汤还可以通过HIF-1发挥抗缺氧的作用。

Cite this article:

Yang L, Li YT, Miao J, et al.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ies on the effect of Chai-Ling decoction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Tradit Med Res. 2020;5(3):145–159. doi:10.12032/TMR20200324170

tmrjournals.com/article

06

银柴消毒汤对新冠的治疗作用

验方银柴消毒汤

① 组方

柴胡 24g 黄芩 9g 金银花 30g 连翘 30g 菖蒲 9g 郁金 9g 藿香(后下)9g 佩兰 9g 茵陈 30g 白豆蔻(后下) 6g 当归 9g 丹皮 9g 薏苡仁 60g 石上柏 30g 生甘草 6g

退热后如有余热,去柴胡加青蒿30g


② 方解

本型多见于:① 素体内热者,常常发病就是中期;② 湿郁化热者,多由湿重于热的 患者进展而来;③ 重型患者。要注意本病有时症状与疾病不平行,即是否重型,主要根 据舌、脉表现,或现代医学的胸片 /CT 检查,不能完全依赖临床症状作出诊断。瘟病不发热者,一定要注意脉。


① 热的情况,看脉躁不躁,实在不会摸脉,每天数次数,看增加还是减少,如果发热没有增加而脉搏增加,要注意阳明暴热即将出现,现代医学所谓的炎症风暴之前的状态。暴热这个词,《伤寒论》有讲,原书也是看脉;

② 湿的情况,看三点:一是细不细;二是缓不缓,在太阴脾疫要非常小心,如西医肠伤寒,太阴肺疫少见;三是微涩不,对初学者可以 体会脉搏跳动指下感觉是否清晰,不清晰的,部分与湿有关(微涩脉不只出现在湿病)。


要注意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与热的 临床表象很多是相反的。

① 热脉洪、大、数, 湿脉细、微、缓(洪 - 微,大 - 细,数 - 缓 皆相反)。虽然脉相互掩盖,但是舌苔厚腻而黄,或舌下深红,逃不出湿热并重;

② 舌也相互掩盖。湿重多脾虚舌淡,热重多舌红,辨别热关键看舌尖与苔,热伏不舒则看舌底;

③ 阴虚与湿也相互掩盖,注意湿热脉细,不芤,芤则阴虚或血虚。有素体血虚,也有湿热所致,导致血细胞快速减少者,还有慢性肾盂肾炎也可以出现。还要注意舌上细裂纹 观察;

④芒刺也可以被脾虚掩盖,注意看舌尖。还要注意温病芒刺多而不红,这是正气不足的底子,对有细胞毒的感染因免疫低下而容易死亡。对非细胞毒(即溶细胞性)病 毒感染后由感染诱发免疫性炎症损伤者,因 免疫力低不容易出现爆发死亡,但是病情容 易迁延,有的继发细菌感染死亡,有的急性 期后容易后遗纤维化。有的可以慢性化,取决于这个病本身是否会慢性化。


银柴消毒汤由柴胡、黄芩、金银花、连翘、青蒿、菖蒲、郁金、藿香、佩兰、茵陈、 白豆蔻、当归、丹皮、 薏苡仁、石上柏、生甘草和青蒿组成。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在银柴消毒汤治疗COVID-19中起核心作用的成分为多种药物所共有。如豆甾醇(stigmast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为柴胡、黄芩所共有,stigmasterol能显著降低IL-1β、IL-6、MCP-1和COX-2的表达,显示良好的抗炎活性。Isorhamnetin能抑制炎症导致的氧化应激,二者相互协同。金银花、连翘都含有山柰酚(kaempferol),kaempferol具有可清除氧自由基,并减轻组织因缺氧引起的损伤,也可通过降低MAPK、AKT等通路的活性来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木犀草素(luteolin)和β-豆甾醇(beta-sitosterol )为豆蔻、青蒿所共有。Luteolin可以降低肺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氧化损伤和脂质过氧化的水平,缓解小鼠急性肺损伤。也可以通过抑制MEK/ERK和PI3K/Akt途径,减弱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来缓解急性肺损伤。Beta-sitosterol 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改善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可抑制TNF-α炎性因子的聚集与释放。还能够抑制嗜中性细胞渗入组织,减少β-葡糖醛酸酶和超氧化物的产生, 调节补体系统,进一步调节免疫。槲皮素quercetin为茵陈、藿香所共有。槲皮素(quercetin)具有减轻肺部炎症、抗氧化、抗病毒的作用。另有研究发现槲皮素可降低TGF-β1、α-smA和TNF-α的表达,抑制大鼠肺泡细胞凋亡,降低大鼠肺组织炎症和纤维化损伤,同时可通过抑制SphK1/S1P信号通路改善肺纤维化,二者相互协同。提示金银花、连翘、柴胡、黄芩、藿香、茵陈、豆蔻、青蒿为银柴消毒丹发挥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缓解肺损伤作用的核心药物。


Cite this article:
Yang L, Li N, Hu HB, et al. Can Yin-Chai-Xiao-Du decoction be useful of COVID-19? the mechanism research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Tradit Med Res. 2020;5(4):188–200. doi:10.12032/TMR20200601185
tmrjournals.com/article



07


化橘红治疗新冠肺炎综述

镇咳药效:柚皮苷是一种外周镇咳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柚皮苷的作用机制与感觉神经肽系统或ATP敏感性K +通道的调节均无关。柚皮苷被认为通过快速适应性受体(RAR)表现出其外周镇咳作用,RAR是刺激咳嗽的主要传入神经纤维。Shi等。通过使用机械记录系统测量大鼠气管环中的肌肉张力,评估柚皮苷对大鼠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观察到柚皮苷通过打开大电导的Ca2+激活的K+通道来松弛气管平滑肌,介导质膜超极化并减少Ca2+流入。祛痰功效:柚皮苷对痰液中的粘液和浆液成分具有调节作用。一方面,柚皮苷可以显著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气道黏蛋白MUC5AC的合成和分泌以及气道上皮杯状细胞的增殖,同时显著抑制表皮生长因子诱导的黏蛋白的高分泌。另一方面,囊性纤维化跨膜电导调节剂(CFTR)在基底顶膜中的表达和功能促进Cl-向气道腔的分泌,然后通过渗透压激活水通道蛋白(AQP)以促进浆液的分泌。改善肺功能:柚皮苷可增加动态肺顺应性,降低静态肺顺应性,降低肺阻力,增加呼气峰值流速,增加FEV20 / FVC并改善总肺气量,这些结果表明,柚皮苷不仅可以改善呼吸肌的弹性并影响弹性阻力,而且可以增加呼吸道的大小并降低气道阻力。减轻急性肺损伤:柚皮苷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部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方面,柚皮苷可以显著抑制肺泡灌洗液中促炎因子白介素8(IL-8)的水平,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抗炎因子白介素10(IL-10)的降低,并促进ALX受体的表达。另一方面,柚皮苷通过调节一氧化氮的释放和促氧化剂高半胱氨酸的代谢,减轻肺部炎症和对肺组织的损害。减轻肺纤维化:柚皮苷可以显着降低TNF-α,TGF-β1,MMP-9,TIMP-1,HYP和MDA的含量,并显着提高几种抗氧化酶(SOD,GSH-Px,HO-1)的活性。增强抗病毒免疫反应:3-(4'-羟基苯基)丙酸(HPPA)是肠道菌群分解代谢的类黄酮的主要代谢物。HPPA可以增强I型干扰素信号,增强巨噬细胞的免疫反应,调节抗原呈递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抗病毒免疫反应可以增强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从而在感染前预防流感感染。柚皮素在肠道菌群的介导下最终降解为HPPA。因此,摄入柚皮苷可能可以增强抗病毒免疫反应。




08


新闻:“三药三方”

4月14日中国国务院宣布中医药通过临床实践筛选出治疗新冠状病毒新肺炎有效的方剂“三药三方”。有学者认为中药在轻型、普通型和恢复期及早介入治疗,可能降低轻型到重型、危重型转变的机率,也有一些数据提示中西医结合抢救重症、危重症或许能降低致死率。

“三药”即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血必净注射液。鉴于此中国国家药监局近期批准将治疗新冠肺炎纳入到“三药”的新的药品适应症中,成为全球第一批新冠适应症药物。

Cite this article:
Zhang YL, Zhang WY, Zhao XZ, Xiong JM, Zhang GW. Treating COVID-19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charming strategy?. Tradit Med Res. 2020;5(4):178–181. doi:10.12032/TMR20200515179

tmrjournals.com/article



09


在偏远印度村庄探索群体免疫


印度农村地区的牧羊人Bheenaveni Rajaiah(左)和他的儿子Bheenaveni Laxman(右)正在对牲畜进行群体免疫(potthi kattu),以防止病毒流行病。这张照片是在印度Telangana邦Siddipet区Urumadla-Ramchandrapur村拍摄的,拍摄时间为2020年5月。


根据印度民间传说和传统智慧,当牧羊人从一个未知的卖家或遥远的地方购买几只新羊时,他会让它们远离他的老羊群15天。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独特的畜群检疫做法。只有在规定的检疫期结束后,才允许新的羊群与旧的羊群混在一起。

虽然牧羊人没有接触到“病毒”一词,但他们意识到,这种“外来物(病毒)”会损害他们的羊群的健康。所以他们特意进化出一种典型的治疗方法,名为 potthi kattu,称为羊群免疫,直到今天,偏远的印度村庄仍可以看到这种免疫方法。

在现代医学中,群体免疫的概念最初是在1923年被采纳的,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group immunity)是指人群或牲畜群体对传染的抵抗力。群体免疫水平高,表示群体中对传染具有抵抗力的动物百分比高。因为,疾病发生流行的可能性不仅取决于动物群体中有抵抗力的个体数,而且与动物群体中个体间接触的频率有关。如果群体中有70%-80%的动物有抵抗力,就不会发生大规模的爆发流行,研究承认群体免疫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现象。

与现代科学相反,群体免疫的最初想法不是一个自然过程,因为接种是必须的,在天然物质的帮助下,如草药和植物,衰减的病毒将被接种到更健康的动物体内,经过牧羊人的干预,最终会感染全部羊群。通过这种方法,感染的过程变得温和,而不像自然攻击,而动物可以被免疫。

牧羊人的领袖,他们通常广泛接触土著的医学知识,并拥有决定权,他们调查栖息在不同村庄的羊群受到病毒感染的攻击的情况,定位严重感染的羊群。接下来,他确定了这群动物中的一只严重感染的动物(幸存者),把受感染的羊带到一个未受感染的羊群附近,同时提取了一棵名为Amma Talli Chettu 的树的叶汁。收集的叶汁与感染动物的血液中血清/血浆混合,用金属器械一个接一个的在健康的羊耳缘上造成一个小切口,注入叶汁与感染动物的血液中血清/血浆的混合物。此后,整个羊群将在15至21天内进行严格的检疫。


在检疫期间,牧羊人仔细观察每只羊的健康状况,以评估感染的严重程度。那些在绵羊中感染轻微的将被留在羊群中,而那些处于危急状态的,则在单独的环境中得到特殊的饲料,最终,全部的羊群将会获得免疫。

一般认为,疫苗的接种起源于中国,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这样的方法,杀死患病犬,用它的脑浆涂抹于被咬者的伤口,可以治疗狂犬病(恐水病)。这是最早的原始疫苗的记载。而在明代,《痘科金镜赋集解》明确说“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明朝末年瘟疫概况及防控措施


而Ram Shepherd Bheenaveni 在文章中介绍的印度土著疫苗接种的方法以及群体免疫的方法同样历史悠久,据作者介绍,这种群体免疫的方法仍局限于农村地区民间师徒相授,具体起源时间已不可考,并且用于免疫的植物Amma Talli (以印度神祗命名)拉丁名称未知(作者询问了多位植物学家,未得到确切认定)。所以,流传在印度农村地区牧羊人的土著医学仍然处于神秘状态,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Cite this article:

Bheenaveni RS. India’s indigenous idea of herd immunity: the solution for COVID-19?. Tradit Med Res. 2020;5(4):182–187. doi:10.12032/TMR20200519181tmrjournals.com/article


10


血必净注射液

在血必净注射液中发现的关键化合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占大多数,包括木犀草素、槲皮素、黄芩苷、丹参酮iia、杨梅酮;其次是鞣花酸、山奈酚,和丹参新醌d。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干扰NF-κB途径抑制TNF和白细胞介素(IL)等炎症因子,发挥解热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减轻急性肺损伤;槲皮素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降低NF-κB和ICAM-1的产生,达到抗炎作用;鞣花酸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病毒和抗癌的特性


主要靶点包括DPP4、AR、ESR1、CALM1、AKT1、CASP3、NOS3、VEGF-A、TP53、BCL2、TNF、JUN、CDKN1A、FOS和BAX。Zhou P 等人发现SARS-CoV-2主要通过利用S蛋白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而感染靶细胞,ACE2是由805个氨基酸组成的I型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肺、肾、睾丸、心脏等组织。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目标与ACE2能有效结合。


研究发现,作为COVID-19潜在治疗手段的相关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细胞凋亡、缺氧反应、血管形态发生、大自噬调节和TNF反应。这些过程可能调节了COVID-19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Cite this article:
Zhang YL, Cui Q, Zhang D, Ma X, Zhang GW. Efficacy of Xuebijing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via network pharmacology. Tradit Med Res. 2020;5(4):201–215. doi:10.12032/TMR20200507178

tmrjournals.com/article


11复方苦参注射液

苦参注射液中的生物碱能阻断病毒复制,并能阻断病毒与冠状病毒2和ACE2受体的结合。它们调节il -6介导的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从而启动针对新冠的治疗反应。



Cite this article:

Zhang WY, Chen Y, Zhang MM, Zhang GW. Molecular mechanism prediction analysis of 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radit Med Res. 2020;5(5):413–424. doi:10.12032/TMR20200518180

tmrjournals.com/article



12


六字诀气功缓解焦虑



接受过12周以六字诀气功作为肺康复锻炼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状态有明显缓解(F = 9.539, P = 0.004)。完成干预后,研究者通过电话问卷的形式对该群患者进行疫情期间影响焦虑的相关信息采集,发现与现有肺康复报道相比,六字诀气功的依从性相对较高(80.9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OPD评估测试得分和基线SAS焦虑评分越高的患者,或居住在农村的患者,都会导致疫情期间焦虑增加。分组的不同也会影响疫情期间的焦虑得分,即接受六字诀的患者在疫情期间产生焦虑的风险会降低。

Cite this article:

Zhang YX, Quan Y, Chen MH, Zhang D, Zhang Y, Zhu ZG. Does Liuzijue Qigong affect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ven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radit Med Res. 2020;5(4):216–228. doi:10.12032/TMR20200528183

tmrjournals.com/article


13


评论:临床实践和有限证据的差距

目前,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陆续发表于国内外学术期刊。通过全面系统地检索谷歌学术、Web of Science和PubMed,截至8月27日,共发现10篇发表于SCI期刊的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包括5项随机对照试验、4项回顾性研究和1项个案报告。


这些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SCI文章,涉及的干预措施包括连花清瘟胶囊、藿香正气滴丸、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汤、寒湿疫方、基于指南的中医治疗方案,以及真实世界中医药干预措施和自拟方等。采用的结局指标包括症状和CT影像改善、核酸阴转、住院时间、重症转化率、病死率等。2项随机对照试验在主要结局指标上报告了阴性结果;其他研究均报告了阳性结果。各研究均以指南规定的西医治疗措施作为基础治疗,采用开放式研究设计,没有研究应用安慰剂对照,因此也无法对医生和患者施盲。各随机对照试验均未报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方法。


总体而言,从目前已发表的SCI论文看,现有临床研究发现,连花清瘟、清肺排毒汤、宣肺败毒汤等方药对于轻型和普通型患者具有改善症状、降低向重症转化的比例等效果。但除连花清瘟有2项研究外,其他干预措施均仅有单个研究的结果,样本量偏小,缺乏安慰剂对照和盲法等,对结果的解释还需谨慎。


尽管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大量的临床试验注册,但目前的临床研究证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还比较有限。这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中国的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导致短期内集中上马的大量临床研究缺乏足够的病例来源,难以为继;二是研究设计的方法学不足,影响了证据的质量;三是中药临床研究自身的特殊性,如中药安慰剂制备困难,中药复方成分和药理研究的复杂性等,限制了中医临床研究在国际主流权威医学期刊发表。


Cite this article:
Luo H. The gap between clinical practice and limited evid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OVID-19. Tradit Med Res. 2020;5(6):428–432. doi:10.12032/TMR20200906197
tmrjournals.com/article



14


印度抗病毒草药



高良姜


研究表明,高良姜根茎中的1'S-1'-乙酰氧基chavicol醋酸酯通过阻碍逆转录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复制,从而抑制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的复制。高良姜对人巨细胞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是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的有效来源。

黄荆

黄荆在阿育吠陀中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被称为治疗所有疾病的药物。

黄荆具有外周和中枢镇痛作用,具有抗嗜酸性粒细胞活性。荆芥及其黄酮类成分能有效靶向HIV的逆转录酶活性,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由于黄荆多针对的是病毒感染的关键酶,因此也可以检测其对SARS-CoV-2的作用。

鸭嘴花

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鸭嘴花Adhatoda vasica Nees,以全株入药。研究表明,其具有抑制肥大细胞的作用。

姜黄

姜黄提取物和姜黄素通过抑制反转录活性来对抗病毒,并提供广泛的生物学益处。研究表明姜黄素及其含硼衍生物对HIV-1蛋白酶有效。由于姜黄中的化合物完全能够降低宿主的病毒载量,有助于减缓HIV病毒的传播,因此可以对其进行SARS-CoV-2感染的研究。

甘草

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根与根状茎粗壮,是一种补益中草药。甘草酸被证实具有抗过敏、保肝和抗炎的特性,还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毒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甘草甜素除了抑制病毒的复制外,还可以限制病毒抗原的吸附和穿孔,从而阻断早期感染,并可用于中和SARS-CoV-2。

心叶青牛胆

出自《纲目拾遗》,为青牛胆属常绿缠绕藤本。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解热作用,在传统阿育吠陀中被广泛使用。


睡茄

睡茄是印度著名的药用植物。印度传统医学(Ayurvedic medicine)认为,睡茄根(ashwagandha root)有滋补强壮作用,是众多传统补益和延缓衰老复方的重要组成药物之一。睡茄根所含的睡茄内酯(withanolides)等甾体内酯类成分和睡茄硷(withanine)等生物硷类成分是其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睡茄根具有抗应激,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抗焦虑,抗抑郁,免疫调节,改善认知功能等多方面的作用。

儿茶

在古代阿育吠陀经文中描述了儿茶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最佳选择药物。儿茶是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宝贵来源,长期以来一直在药用。

儿茶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来发挥抗炎作用,成为抗病毒候选药物,以对抗单纯疱疹病毒和HIV-1感染。这可能是由于HIV1蛋白酶抑制作用,也可能干扰LTR-Tat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病毒载量的转录。

穿心莲

在印度医学中,穿心莲因其珍贵的药用价值而被用于治疗一系列疾病。四氢穿心莲内酯-A、四氢穿心莲内酯-B、四氢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14-脱氧-11,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是临床应用的活性成分。

据报道穿心莲内酯通过下调炎症性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具有抗炎作用,并且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方面也有效。穿心莲内酯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流感病毒表现出有效的活性。同样,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对埃博拉病毒具有杀灭病毒的活性,其EC50活性为10µM,并且能够抑制登革热病毒的生长,从而使病毒复制减少50%。


Cite this article:
Sumathi S, Swathi K, Suganya K, et al. A broad perspective on COVID-19: a global pandemic and a focus on preventive medicine. Tradit Med Res. 2021;6(2):12. doi:10.12032/TMR20201018202

tmrjournals.com/article

15


印度医学草药:紫锥菊

发现:Binding DB (P≥0.7)和swiss target forecast (P≥0.09)共鉴定出27个可能的蛋白靶标。对预测靶点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确定了31个蛋白靶点,可调控92个分子通路。其中,41条分子通路可能涉及COVID-19和其他病毒感染、炎症、免疫系统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复杂多基因疾病。绿原酸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主要蛋白酶3CLpro抑制剂,可抑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二聚化、病毒基因表达和肺上皮内复制。

Cite this article:
Patil RS, Khatib NA, Patil VS, Suryawanshi SS. Chlorogenic acid may be a potent inhibitor of dimeric SARS-CoV-2 main protease 3CLpro: an in silico study. Tradit Med Res. 2021;6(2):20. doi:10.12032/TMR20201208211

tmrjournals.com/article



16


传统古方生脉饮治疗新冠

生脉汤煎液中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与 caspase-8、 caspase-3、凋亡调节因子 Bcl-2、肿瘤坏死因子-α、 C-C 基序趋化因子3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

此外,GO富集获得31个生物学通路,主要与脂多糖反应和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 KEGG获得了71个生物学过程,主要与肺结核、乙型肝炎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有关。


Cite this article:
Su JT, Li XL, Huang YG, Lin HW, Luo H, Luo LX. Network analysis and molecular docking of the mechanism of Shengmai decoctio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sever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Tradit Med Res. 2021;6(4):33. doi:10.12032/TMR20201117207

tmrjournals.com/article



17皂苷抗新冠的潜力

约34种皂苷对COVID-19 Mpro的作用优于羟氯喹、氯喹和奈非那韦,皂苷对COVID-19 Mpro具有高效力。需要对所有有效皂苷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评价其抗COVID-19的真正药用潜力。


Cite this article:
Rehan M, Shafiullah. Medicinal plant-based saponins targeting COVID-19 Mpro in silico. Tradit Med Res. 2021;6(3):24. doi:10.12032/TMR20201130210
tmrjournals.com/article


传统医学研究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ISSN 2413-3973)已被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2020年中科院期刊分区, Embase, DOAJ 等数据库收录。特别欢迎具有明确历史记载、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医学研究和相关社会科学研究。官网:tmrjournals.com/tmr投稿地址:submission.tmrjournals.com


2021免版面费


新冠研究合集建议收藏|传统医学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