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二】【AI玩家名称来源】15条顿

本篇为条顿AI玩家名称来源介绍

洛泰尔一世皇帝(Emperor Lothair)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中法兰克王国国王,817~855年在位,被父亲虔诚者路易册封于中法兰克王国,但之后洛泰尔一世的兄弟之间就爆发了剧烈的内斗,最终导致了法兰克王国的彻底分裂。战争一直持续到843年,三个法兰克王国均已无力再战,便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洛泰尔一世最后得到了法兰克王国的中部(今天的德国西部和法国东部)、普罗旺斯和意大利北部。

海因里希国王(King Heinrich)
即萨克森的亨利一世,萨克森公爵,912~936年在位,919年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在位期间在东萨克森建立了诸多防御工事来抵御马扎尔人,虽然一度战败,但在后来反败为胜。928年向北攻下了勃兰登堡,933年在图林根成功击败了马扎尔人。
奥托大帝(Otto the Great)
萨克森公爵、德国国王,936~973年在位,962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期间利用自己的威望逐步统一了德国,950年使得波西米亚加入了神圣罗马帝国,955年,在莱希费尔德战役中,与波西米亚军队一同彻底击败了马扎尔人。961年,意大利爆发城市贵族叛乱,罗马教皇向奥托大帝求援,于是奥托大帝带兵攻下了伦巴第王国和意大利城市,并在962年被封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那之后,每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都要带军队前往意大利兜风。之后奥托大帝还向南进入南意大利挑战拜占庭帝国,但是失败了。

撒尼族人康拉德(Conrad the Salian)
即康拉德二世,法兰克尼亚公爵,1024~1039年在位,1027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28年向东击败了波兰人,1034年入侵勃艮第,夺取了瑞士。
亨利三世(Heinrich III)
法兰克尼亚公爵,1039~1056年在位,1046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并多次废黜不服从自己的教皇,之后压服了波西米亚公爵符拉迪斯拉夫和波兰大公卡西米尔,形成了现代捷克和波兰之间的边界。之后迫使马扎尔人定居于匈牙利,结束了马扎尔人多年来对德国的袭击。亨利三世去世后,神圣罗马帝国对教皇的控制力一落千丈。

斯瓦比亚的鲁道夫(Rudolph of Swabia)
施瓦本公爵,1057~1080年在位,因为亨利四世与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之间的剧烈冲突,格里高利七世让德国人重新选举皇帝,而亨利四世则以废黜教皇为回应,鲁道夫在1077年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后与亨利四世之间爆发战争,但是最后鲁道夫被杀。尽管如此,亨利四世依然处于众叛亲离的局面,被迫进行了卡诺莎之行,在大雪交加的夜晚跪在教皇居所门外冻了一夜来请罪。

洛泰尔二世(Lothair II)
萨克森公爵,西西里战役的角色之一,1106~1137年在位,1125年被选为德国国王,1133年被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088年曾起兵反对亨利四世,1112年又起兵反对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去世后无嗣,洛泰尔二世于是被选为德国国王,1132年应教皇英诺森二世邀请出兵意大利而被加冕为皇帝,1136年再次出兵来攻打南意大利的诺曼人,但没有成功。
腓特烈·巴巴罗萨(Frederick Barbarossa)
施瓦本公爵,巴巴罗萨战役的主角,1147~1190年在位,1152年被选为德国国王,1155年强迫教皇为自己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位期间6次入侵意大利,最初攻克了米兰,但是每当巴巴罗萨回到德国,意大利城市就开始造反,最终巴巴罗萨也没能彻底打服意大利。1174年,巴巴罗萨击败了猛狮亨利,1178年加冕了勃艮第国王。1189年,因为意大利反复造反,巴巴罗萨决定参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来获取人心,结果在即将进入叙利亚时,在一条小河中淹死,巴巴罗萨所带领的十字军也迅速溃败了。
猛狮亨利(Henry the Lion)
萨克森公爵,巴巴罗萨战役的主角之一,1142~1180年在位,1159年带兵向东攻下了吕贝克地区,赶走了这个区域的斯拉夫人。1176年,猛狮亨利与巴巴罗萨翻脸,1180年被巴巴罗萨击败后没收了所有领地,并被流放。1190年,巴巴罗萨去世后,猛狮亨利试图回国取回之前的领地,但是失败了,最终于1195年去世。

大熊亚尔伯(Albert the Bear)
即阿尔伯特,勃兰登堡侯爵,1150~1170年在位,1150年利用斯拉夫波雅尔去世后无嗣,夺取了勃兰登堡侯爵的位置,并于1157年在巴巴罗萨的支持下击败了波兰人,1162年出兵支持了巴巴罗萨对米兰的洗劫,1168年还与猛狮亨利作战,1170年去世后,勃兰登堡形成了条顿骑士团的雏形。

鲁伯特国王(King Rupert)
普法尔兹公爵,1398~1410年在位,1400年被选为德国国王,但教皇拒绝为其加冕,于是鲁伯特带兵进入意大利,结果被击败。这引起了德国境内的混战,直到鲁伯特去世之前,他才稍稍控制了德国的局势。

哈布斯堡的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 of Hapsburg)
奥地利大公,哈布斯堡王朝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86~1519年在位,1490年夺取了匈牙利王位和波西米亚继承权,1494年参与了意大利战争,和西班牙(阿拉贡)联姻,使得哈布斯堡王朝获得了西班牙的继承权,1495年联合教皇国、西班牙、威尼斯和米兰,赶走了入侵意大利的法国军队。1499年与瑞士邦联作战,但是失败了。1508年被教皇朱利乌斯二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那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再也不用接受教皇的加冕了。之后马克西米利安带兵吞并了威尼斯共和国,获得了意大利东北部和克罗地亚沿海。但在1515年的马里尼亚诺战役中被法国击败,失去了米兰和威尼斯。马克西米利安去世后,欧洲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哈布斯堡王朝的血统,这使得后来哈布斯堡王朝和平地接管了西班牙、尼德兰、匈牙利、西里西亚、波西米亚等国。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1619年在位,在位期间推动了新教的发展,在位期间试图成为波兰国王,将波兰纳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但是失败了。

利奥波德一世(Emperor Leopold I)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658~1705年在位,1660年击败了瑞典,之后转头对付奥斯曼帝国。1683年,奥斯曼帝国围攻维也纳,利奥波德一世召集起一支大军,在波兰国王的舍身突击中,击败了土耳其军队,1686年,与波兰、威尼斯、俄罗斯组成了“神圣同盟”,进入巴尔干半岛,击败了土耳其军队,彻底扭转了土耳其对欧洲的攻势。在那之后,利奥波德再次转头,对付法国的路易十四,这引起了1688~1697年的大同盟战争,但是收获不大。1702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但在战争进行过程中,利奥波德一世就去世了。最后西班牙从哈布斯堡王朝中独立了出来,哈布斯堡王朝走上了下坡路。
卡尔国王(King Karl)
查理的德语叫法,神圣罗马帝国有很多皇帝名为卡尔,例如哈布斯堡王朝的卡尔五世(1519~1556年在位)。奥匈帝国的末代皇帝名字也是卡尔(1916~1918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