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据统计:去年听完薛神这堂课的同学,能平均提高30分

2019-10-17 21:42 作者:MBA大师  | 我要投稿


不让考研人孤独地备考

昨天薛老师主题为“20年逻辑必考考点预测”的直播,观看人数爆满,不少同学没赶上直播,迫不及待想看回放!强烈推荐大家去APP看直播回放,看完后,你就能心中有数,做题不慌了。

小编特地为大家总结了薛神直播的重点,并附上了直播干货供大家学习。


大家现阶段备考的高频问题


最后70天,还有救吗?

当然有救!

为啥?联考想过国家线,只需要达到满分60%的分数,这对于MBA、MPA的考生就足够了。60%的分数是什么概念?就是你只需要会做二分之一的题,再蒙猜个10%,就可以过国家线。这对于大家的要求其实并不高。

所以说,即使时间再紧张,也要拼一把,不要等明年。今年只剩2个月,把你往热水锅里一扔你都不想跳,你确定明年给你1年的时间温水煮青蛙,你就能学的进去?

其实高效备考的方法,与做事的“道”和“术” 概念相似。

  • 备考的道——心态(心态不能炸)、方法、时间规划(速度很重要,战略性放弃某些考点)、战略

  • 备考的术——解题技巧、秒杀方法、作文模板、蒙猜大法

根据去年我们接触的几十万考生的不完全统计:目标明确、保持心态,控制节奏,采取正确备考方法的同学,比心态杂乱,没有目标,没有节奏的备考的同学平均能多提高30分。

所以,大家在备考中,也一定要先有正确的“道”,然后在追求细节层面的“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更有效的备考,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

 

2  不负责任的预测出现,同学心态炸裂


最近市场上上出现了一些别有用心不负责任的预测,很多同学纷纷跟我们反馈,心态炸了,非常慌。

薛老师在直播中提醒大家,预测最重要的是要负责任,不要轻易相信不负责任、没有任何逻辑的预测。

 

【别家预测1:考生数量增多20%,题目难度就会大幅上升20%!】


转化为有效性分析例句是这样:

由于2020考研人数预计新增20%,在其他因素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数学难度会在2019年基础上也提升20%。

 

我们分析一下逻辑错误的地方:

不仅是今年,其实从15年开始考生数量就连年递增,每年都会增加20%左右。如果这个逻辑是真的,人数增多就会带来考试难度的增加,那20年比19年难度高出20%,19年是不是比18年难度高出20%,18年是不是也比17年难度高出20%。2016年的考研人数只有177万,难道20年的题目难度会比16年难度要高出100%?


从职业考研人的犀利眼光看,这合理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下表为历年考生人数、考试难度及国家线线的统计。



2013年是公认的逻辑题目偏难的年份,但是当年的考生其实只有176万。

2017年是公认的数学题目简单的年份,但是相比上一年,考生其实增加了近30万。

2018年和2016年相比,考研人数增加了35%,但是题目难度和录取分数线均没有变化。

2019年和2017年考研人数激增近45%,但是试题难度反而有所下降,录取分数线没有改变。


实际上虽然考研人数增加,但是新增的并不都是学霸,也有很多打酱油的考生。近10年来,除了英语增加了“一带一路”的相关词汇,逻辑数学大纲一字未变题目难度和录取国家分数线均保持相对稳定,这也是国家教育局的要求和目标。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节奏和心态,不要听信这种毫无逻辑的鬼故事吓自己。

 

【别家预测2:因为英语二受众面广,而逻辑写作英语难度达到了上限,因为数学是初数,所以数学难度还没达到上限!所以只有数学的难度会大幅上升】


转化为有效性分析例句是这样:

英语受众广,难度不能变,逻辑写作难度达到上限,难度没法变,而数学考的是初数,没有达到上限,所以数学难度会增大。


我们分析一下其中逻辑错误的地方:

第一:考研人数增多,不仅是专硕的考生增多,所有专业考生数量都在增加。明明学硕的考生数量也在增加,为什么英语难度就不能变,就只有专硕的数学难度增加?

 

第二:逻辑写作的难度远远没有到上限,只要写过16年 真题《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统一》的同学,就知道写作难度的顶峰在16年,实际上17、18、19年的写作难度均在逐渐降低;逻辑的题目也是17年最难,18、19年的难度比17年要低一点点。何来的逻辑、写作难度已经达到上限之说?逻辑和写作并不是不能出的难,而是考官刻意在控制难度趋于稳定。

 

第三:因为数学考初数,没到上限,就会更难,这也是无稽之谈。是多么没逻辑的思维,才会把数学考初数,跟数学的难度没有达上限联系在一起!联考考的是初数,再怎么出它也是初数,难不成今年能全部替换成高数?何来数学难度会大幅上升之说?


该预测能把没有任何逻辑的话说的如此认真,小编都要醉了。

 

【别家预测3:核心考点最近5年考烂了,以前考的都不考了,要考新题型。】


转化为有效性分析例句是这样:

19年、18年、17年、16年、15年考过的考点,都已经考烂了,20年不会再考。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话:

18年、17年、16年、15年、14年考过的考点,都已经考烂了,19年不会再考。

17年、16年、15年、14年、13年考过的考点,都已经考烂了,18年不会再考。

 

可是实际上, 15年—18年 “考烂了”的考点,19年还是继续在考。考官出题的依据是考试大纲,出题的目标是为了考察学生是否对核心考点有正确的理解。所以考核考生是否掌握核心考点、核心思维永远是出题人的目标,可能会因为不同出题人的思维角度不同而导致题目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核心考点是绝对不会大变的。

 

在临考不到70天的关健时间点,说出这些不负责任、毫无逻辑的碰瓷式的预测,真的让小编难以理解。


薛老师也提到,到临考前同学们还会听到各种机构的,各种不靠谱的所谓的预测。

最典型的就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吓唬你,制造焦虑,搞炸你的心态


①出特别诡异特别难的模拟题,吓死你。

②传播考试难度将大幅提升的谣言,吓死你。

③各种不靠谱的预测押题,押考点,吓死你。

 

目的是什么?再此就不必多说了,大家都懂。

 

薛老师说过,我们是老师,我们不是商人。


而老师和商人的区别就在于:

商人:用不责任的话吓唬你,制造焦虑,把你的心态搞炸,达到目的——赚钱。

老师:用负责的话安慰你,缓解焦虑,让你心态平稳,达到目的——让同学考出该有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


实际上考研出题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性,而且,要难是大家一起难,不是你一个人难,所以大家的心态一定要稳,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保持好自己该有的复习节奏。稳定的心态,合理的计划才是制胜关键,不要轻信那些不责任“博眼球”的言论,打乱了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心态。


 

3  2020考试出题趋势


考点不变,灵活性会增加,要求更深刻的理解考点,不能生搬硬套,只能秒杀一道题的方法没用。考生要学会的是普适性的秒杀方法。



4  如何稳定自己的节奏和心态



1.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要一错就慌;(根据你的目标分数,是有一定的容错率的)

2.保证自己会的题全做对,适当放弃一些难题、低频考点;3.听完系统课的同学,稳稳刷真题(2遍以上),刷完真题之前,不要乱刷模拟题;4.参加模考,重视时间分配,不要太纠结分数。(会做的做,不会的猜)


 

5  我们该如何规划剩下的备考时间


各科的时间分配

哪一科最重要,取决于你现在的水平,逻辑46分,数学48分,写作40分,英语46分是很容易达到的分数。哪一门不到这个线就学哪一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的分数上岸就足够了!

 

 考试做题顺序

①逻辑、写作、数学,

②数学、写作、逻辑,

先做哪一科目取决于你的强势科目是哪一科,逻辑学的好,就先做逻辑;数学学的好,就先做数学。将写作放在中间,是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你有充足的时间能把写作写完!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我现在无比焦虑,担心这担心那。小编建议:不必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忧,与其有时间焦虑,不如把这个时间放在多看几位老师讲几道真题上面。

 那对于不同复习阶段的同学该如何备考?用哪些资料?看什么课?

1.时间非常有限的同学(每天学习时间小于3小时):上岸包、5年真题、练习4篇写作、有余力再做综合8套卷;

2.时间充裕的同学:
①目标230+的同学
:专注于最近15年真题,八套卷,押题、写作;

目标180+的同学:真题包课程,最近10-15年真题含写作,八套卷,押题卷,练习6篇写作;

最后最重要的是:心态、节奏、明确目标、方法正确、战略性放弃非重点内容。


以上几点的详细内容建议大家去MBA大师APP听下薛老师直播视频,篇幅所限在此难以详尽全文。只能说小编听完真的感觉收获良多,心态稳了不少。



6  20年必考逻辑知识点和出题套路


2019逻辑真题考点分布:



20年必考逻辑知识点和出题套路:


薛老师往年的押题卷可是战绩斐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文章来看一看!

 

下面薛老师就用实例带你巩固强化这三个套路,为你今年的考试多加一道保险:




更多的套路例题和详细的套路讲解内容,可以查看薛老师直播的回放视频!


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薛老师考点预测直播PPT”即可获取本次直播的整套PPT内容。


查看地址:MBA大师APP首页“直播课堂”,↓↓↓

在此,小编也祝福大家都能顺利上岸!有任何备考问题,都可以及时召唤我们的小助手呦!



据统计:去年听完薛神这堂课的同学,能平均提高30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