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七章:庖丁解牛——来自平行世界的你

2023-02-14 14:16 作者:跟着诸葛学交易  | 我要投稿

一种米养百样人,在投资市场也一样,有人赚钱,有人赔钱。每个人都想做投资获取财富,但是要在投资之前,必须认清自己。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更进一步认识投资市场。只有熟悉自己的内心,才能调整好投资行为。

 

第一课我讲到了投资市场的各种投资主体和参与的人,其中主体有证券、银行和基金等,人的方面之前讲到了研究员和交易员,这些主体和参与人构成了整个投资市场——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研究员和交易员在“牌局”里面“玩牌”,这其中稍大一点的、玩家比较多的“牌局”就是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等。

 

我开始讲的第二课,是关于我们投资人自己的。前面我们了解了市场主体和人,那么对于我们自己,应该有一番“庖丁解牛”的分析,我们要想在投资市场中赚到钱,在认识财富之前,就必须先认清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投资欲望、兴趣爱好、特长,在价值观和性格方面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有的人就天生是做投资的,情绪管理、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等都做的比较好,而有的人在某些方面,比如说在控制情绪方面就有所不足,容易冲动交易,不能在短期内获得投资收益等等。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特质,才能扬长避短,这样在做投资时更加得心应手,也只有在了解自己以后,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准确把握投资的方向和目标,才能长久的坚持下去。

 

我不知道在这个世界是否存在一个平行世界,但不管怎么样,就在这个世界,让我们在开启投资之路前,先熟悉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的性格,深度剖析我们的优缺点,将自己调整到最佳投资状态,如此才能在投资市场中游刃有余,获得投资收益。

 

以下将针对抗压能力、风险偏好、成长环境、思维习惯,四个方面来深度剖析我们自己,尝试解读我们在进入投资市场前,到底有哪些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

 

抗压能力

 

我们想要做投资赚钱来获取收益,这个无可厚非,天职所在。不管我们计划投资多少钱来做这个事情,资金量是大、是小,是融来的资金还是自有资金,是客户的钱还是公司团队中的钱,我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压力。如果是客户的钱,那么我们要给客户赚到收益;如果是自己的钱,那就让自己的资金实现增值,甚至实现财务自由;如果是公司的钱,那么也承担着业绩考核压力,等等。这诸多种种事项,考验的是我们的承受压力的能力。我们做投资的需要一颗强大的、执拗的心灵,当我们在做投资之前,我们先就要了解抗压能力。

 

什么是抗压能力呢?现代社会有一个很传神的词叫“人来疯”,男生这种的比较多,尤其见到女孩的时候更是“人来疯”,不管被女孩子拒绝多少次,都是始终保持自信心,心里毫无负担,仍然可以做到在女孩子面前嬉笑如初,这就是典型的抗压能力比较强的性格,我特别喜欢有这种性格的人。这种人在军队里面的俗称是“不掉链子”,不管什么事情安排给他都比较放心,因为他做什么事情都很有信心,碰到钉子也不会在心态上起变化。

 

中国古语也有一句话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说的就是不管遭受什么样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泰山倒在面前,都能做到不惊不怂,面不改色,心如止水。

 

抗压能力是一个人能否做好投资的重要因素,它预示着你在压力之下心态是不变形的,这非常关键,我们首先不要求压力下做得比平时要好,在压力之下,你只要能够完成一模一样的行动就可以了,但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公司家庭条件好的交易员要比家庭条件差的交易员容易脱颖而出,为什么呢?你们想象一下,今天交易亏了500元,对于家庭条件好的交易员来说,500元只是听一场演唱会的门票钱,或者一顿丰盛的晚餐钱,但对于另外一个家庭条件差的交易员,可能意味着父母小半月的生活费。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考方式。如果你带着后者的心态,患得患失做交易,心态怎么可能不变形呢?

 

我招聘交易员喜欢选择爱打游戏的孩子,因为他们可以把交易当成游戏,可以把资金账号里面的资金余额当成游戏币,他认为这是假的,如果你赚了、亏了都拿真金白银来衡量,你怎么可能把它当成假的呢?所以抗压能力就体现在这里。还有一些人家庭条件不好,每天都在为明天的早饭发愁,但是没关系,今天过去就过去了,亏500元过去了,亏5000元也过去了,明天我再来,这种人抗压能力强,他做投资交易一定有前途。抗压能力好的人,不但精神强大,他的身体应该是更强大的,否则精神没事,肉体撑不住了,这也没有任何意义。从2009年开始,股市行情不好了,我的白头发就开始冒出来,以前确实没压力,从资本市场赚钱很容易,现在虽然赚的也很多,但是总觉得身体相比之前差了一些,虽然我的抗压能力还是很强,但是我现在也意识到精神力量需要跟肉体相结合,我要锻炼好身体,始终让自己的抗压能力处于最佳状态,而不能让自己的肉体因素影响它。

 

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通俗的讲,就是你愿承受的赌注是多大的。风险偏好就像我们去参与牌局,我们是喜欢玩大筹码的,还是玩小筹码的,如果你喜欢玩大的,觉得玩的小没意思,那么你的风险偏好就是“偏高”;如果你只想小赌怡情,随便玩几把,输赢就是当个娱乐,不愿意承受大的输赢波动,那么你的风险偏好就是“偏低”。

 

每一个渴望做投资的人的风险偏高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一个参与投资市场的人,对于投资的目标各不相同,有的人只想赚一些收益冲抵通货膨胀的影响即可,有的人就想投机几把,捞点钱就赶紧溜,而有的人希望长期在投资市场“活”下去,渴望做一个“寿星”。

 

公司团队中的交易员,我是这样判断他们的风险偏好的:我给他们两万元,让他们去投资?尽管有很多种投资方法,但有的人一次就亏光了,有的人最终可能翻倍了,不管是亏光了还是翻倍了,这样的人,他的风险偏好一定是高的,这种人做投资可能风险就比较大,因为长久来看,他一定会亏光的。

 

有一个很著名的“赌徒输光”原理就是在讲这个道理。你这样去赌,实际上你的预期收益是零,早晚有一天你输一次就清零了。还有一种人开始只是用一毛钱去赌,两个小时之后等到我们都要走了,他还有一大堆钱没用,这种人也不行,他的风险偏好太低了,胆子太小了。比较好的做法是什么呢?你不妨先通过观察投100块钱试探一下,如果连着试几次都对了,那么你再投200块,无论是输是赚,这一定是个特别好的投资方法。

 

想做投资的人,风险偏好并不重要,但是赌性与你的风险偏好一定要匹配。你的赌性大,那么风险偏好也应该相应的高,同时,你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风险偏好。一个人最怕的是活了一辈子都没有认识自己。我们最担心的是一个交易员在交易这条路上走了很远,然而很长时间还不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这里所谓的风险偏好,就是你到底是愿意去赌股票、赌期货、赌外汇,还是愿意去做债权?有很多很科学的问卷可以测试风险偏好。风险偏好高低都没关系,都不是你成为交易员的障碍,但是前提是你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只有认识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才能在交易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交易方法,这是整个交易体系搭建最根本的地基。

 

我带交易员这么多年,就遇到过两个这样的人,他们非常棒。首先他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其次他善于动脑子总结规律,最后他是有风险偏好的,而且他的风险偏好是略高的。所以,了解你自己的风险偏好是什么很重要,如果你是高风险偏好,可以去投资一些风险系数比较大的产品,比如期货、期权、外汇等等,你可以动用更多的资金去投资;如果你是低风险偏好,那么你就要控制自己的投资资金了,留存较多的后手资金,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可以投资一些风险系数较低的产品,比如股票、基金、理财等等。

 

风险偏好也存在一些误区,并不是年纪越大,风险偏好就越低。虽然从概率上讲,风险偏好一定是跟年龄相关的,比如日本,日本是一个风险偏好极低的国家,他的初婚年龄都已经到30多岁了,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会。你想想老年人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只想安稳过日子。而且日本现在这种风险偏好无法改变,因为政府中把持投票的人是平均年龄在65岁左右的人,怎么可能会颁布有利于年轻人的政策呢?年轻人跟年纪大的人风险偏好完全不同,年轻人想要的是机会,是未来;年纪大的人想要的是踏踏实实、太太平平的安度晚年,所以这是风险偏好的问题。然而这里面也有误区,虽然大概率是这样,但并不是说所有年纪大的人风险偏好一定是偏低的。

 

我希望大家在风险偏好上有自己的认识,大家需要记得一点,不是风险偏好越高越好,也不是风险偏好越低越好,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偏好,找准了之后,选择与自己风险偏好相对应的投资方法。

 

成长环境

 

在做投资之前,我们也要剖析自己的成长环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成长环境都不会太复杂,而且搞职业投资的成长环境更不应该太复杂,否则会导致这个人想法太多、太敏感。职业的投资人需要在精神上放得开,大条一些,这与成长环境确实是相关的。在当代社会,家境的因素是无法完全忽视的。大概在2013年,网上有一篇非常有名的帖子叫“寒门再难出贵子”,说的是穷人家里出生的孩子并不如有钱人的孩子聪明。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也是这样的态度,其实我也是个穷小子,我家都是农民,我也干过各类农活。大部分城市里面长大的孩子,可能都分不清韭菜跟小麦。1998年寒假,我带着妹妹坐火车从河南到上海,路过农田,她就问我,为什么种这么多的韭菜,其实那是冬小麦。整个成长环境对于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还是拿公司的交易员举例子。我和一个交易员的父母很熟,他父亲是这么和我说的:“我没指望他在你这能挣钱,他就是太自闭了,在家一个月都不下楼,甚至每天吃饭都是网上订餐。我只希望他能在你这儿变得开朗点就行。”其实,他成长得很快,大概三个月就稳定赚钱了,现在一点自闭的倾向都没有。这就是成长环境。他为什么能够很轻松地脱颖而出?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给了他的充足的信心,他对自己的父母是充分信任的。他可能在心目中很佩服他的父亲,因此,他父亲让他从事某个行业,他就觉得父亲一定是有道理的。再比如,我的另外一个学生曾跟我说:“陈老师,我想去做这个,但是我父母说想让我去做那个,他们觉得做那个更好。”我就问他,你觉得你父母的水平在同龄人里怎么样呢?如果你父母在同龄人里算是成功的,那你应该听他们的,如果你的父母是个普通人,那你为什么要去听他们的,你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毕竟你已经28岁了。如果你只有18岁,你可以听父母的,但你已经28岁并且已经工作五年了,你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但是,如果家庭成长环境比较好的,那么父母提供的意见和建议,通常比较靠谱。随着年龄增大,你越发会觉得所谓“门当户对”这四个字真的挺有道理的,否则也不会几千年流传。

 

另外,做投资是需要家庭支持的,因为大多数的人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很多人在前面是不赚钱的,都是在学习。我就以自己的团队举例,我对待公司内的投资交易员是从来不主张发底薪的。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给你那一点点底薪,你满足于依靠这个底薪生活,对你来讲,在投资这条路上你就走不远了。对于一个投资人、交易员而言,在市场上赚到钱拿提成才是最根本的,要对自己的赚钱能力有信心,对长期盈利能力有信心。有人会觉得太残酷了,为什么不能提供一点生活费?因为只有在这种机制下,你仍然能脱颖而出,你才能够在这一行具备生存下来的能力。

 

现在公司的交易员,工作时间最长的有三年多,年收入大概在100万以上,即便工作的时间比较短的,比如一年左右,最差的也都稳定盈利了,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两三万块钱。我身边的交易员的单日盈利记录是将近40万,单日亏损纪录是将近二十几万吧。所以当他有这样的提成收入时,还会在意那点底薪么?现在公司员工化管理之后,员工是有底薪的。但是我的底薪是上海市最低生活标准。我把你录用了,你是我的交易员,那我就按照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给你发底薪,我帮你纳税。但是你指望着靠底薪去生存,是绝对不行的。交易这一行赚的一定是对手的钱,而不是老板发的薪水。

 

思维习惯

 

交易员的思维习惯与常人不太一样。要经过漫长的交易训练,让他养成一些反应,即所谓条件反射。举个例子,你走在马路上突然间下大雨,一个雷正好打在你面前,你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跑。但是,会有人坐在地上想雷为什么打在这儿,也会有人研究下一次打雷会打在哪。

 

在这个投资市场里,绝大多数人是后者,股票突然间暴跌,作为一个交易员,本能反应是什么呢?正确的做法是一刀砍掉,卖光离场。但是很多人会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跌?在这个市场里做同样动作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十个人做股票,只有一个人在赚钱呢?因为另外九个人没有经过交易训练,这是思维习惯的问题。

 

你不能指望这种思维习惯是与生俱来的。你需要克服贪婪和恐惧,与市场较劲,不懂得顺势而为,市场终会把你的钱没收,所以这是思维习惯的问题。这种思维习惯很少是先天的,我曾经认识一个年轻人,先天思维角度属于稍微一点拨就能通那种。当老师最大的乐趣是找到这样的学生,教他会很有成就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养成这种思维习惯的女孩子非常少。比如谈恋爱时候,女孩子会怎么样呢?我就是喜欢他,即使爸妈再不同意,我这辈子也要跟定他,吃糠咽菜我也乐意。女生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而大多男生是理性的,讲求逻辑,会选择分手。我很怕陪媳妇逛街。在我看来,陪她逛街就是在参加漫无休止的考试。这两件衣服哪件好看?这件不好看,为什么不好看?在交易工作中不是这样的思维习惯。因为A所以B,有可能出现C,这是一个顺畅的逻辑链条,交易员需要的思维是这样的。

 

交易员还有一个思维是及时放手。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不要跟交易员谈恋爱,因为他们对你的忍耐是有限的。交易员一个头寸拿着不舒服,他会立即止损或者斩仓。同理,跟你谈恋爱谈得不开心,也会果断斩仓。如果你是个感性的人,那你可以从事有一些创造力的东西。我希望大家能在思维习惯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要用一种做交易的态度去度过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人说话的时候是以“对”来开头的,另一类人说话是以“不对”来开头的。后一类人我们肯定很常见,你们身边肯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我说了十句话,他认为不对,然后他反驳了我其中的半句话,赞同了剩下的九句半。实际上,他并不是认为我说的不对,而是他习惯性地抬杠,这种心态在年轻人里很常见,但真的不可取,它会极大地束缚你成长的空间。

 

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学会“听劝”两个字。什么叫“听劝”呢?不管别人劝你的有没有道理,你不妨先听一听,听完了再做判断,而不要他还没开口,你就阻止他。这种抬杠的思维习惯会导致你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对你好的建议被你视而不见,对你来讲是一种损失;第二种情况是,因为你习惯性地反对,从而陷入了一种思维误区,你已经进到一个比较狭隘的死路里面。最终,你会发现这种思维误区会特别地耽误你的判断,所以我希望大家自觉培养一个习惯于认同别人的好习惯。当你与别人聊天的时候,当你有不同想法时,你不要立即反驳别人,否则大家聊得就很不愉快,会让人觉得你是来跟我抬杠的还是来跟我辩论的,因此,这种心态不要有。

 

另一种思维习惯是你究竟是怀疑还是信任。大家都知道,交易分两个流派,一个是价值投资派,一个是技术分析派。技术分析派认为市场是对的,而价值投资派认为市场是错的,市场对这只股票估值低了,所以我趁股价便宜的时候来买进,将来价格回归到市场正常水平的时候我再抛售就获利了。

 

这两种流派是没有优劣之分的,市场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不必争论,因为实际上市场有时候对也有时候错,而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市场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对与错经常相互交替,所以你要清楚自己是哪种思维习惯。如果你是怀疑一切的思维习惯,那么你就要用怀疑一切的思维去参与交易,然后用适合这种思维的交易方式来配合你的思维,这样的话你才能事半功倍。你不能思维上怀疑一切,但行动上你相信所有人,最后落得遍体鳞伤,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


第七章:庖丁解牛——来自平行世界的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