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夜无眠包盛思亲
包盛看到那僧人的僧袍末端有银光一闪,虽然他没有行走过江湖,但也知道那恐怕是一把尖刀。
他心里害怕,脸上可没带出来,装作没看到般与僧人擦肩而过,僧人走后,包盛透过窗户观察外面,并没有看到有监视的人,他拉上窗帘,对包拯、道:“三公子,我刚才见那僧人携带利刃,恐怕要对咱们不利,现在该如何是好?”包拯道:“许是你看错了吧?”
包兴插言:“仔细回忆,那和尚开门之时,我就闻到了他身上的酒气,恐怕的确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三人商讨一番,决定让包兴、包盛二人共同守夜,包拯先在房间内休息,许久,外面也没有什么怪异的事情发生。
包兴耐不住无聊,问道:“哥哥,我过去从未在包村见过您,您是哪家的子嗣?真是童言无忌,也幸好二人关系不差,换成别人这样问他,他早就生气了。
“贤弟,为兄年少时家庭衰败,我父亲和包员外是磕了头的把兄弟,所以我父亲才把为兄送到了包村。”
顿时,包兴八卦之心蠢蠢欲动:“哥哥,可以讲讲您那时的事情吗?”包盛有心拒绝,却听到身旁有脚步声,定睛一看,是包拯起来给他们倒了三杯茶,看起来包拯也想了解一下。
包盛喝了一口茶,道:“家里人说我过去姓罗,我的父亲是“铁枪将”罗慕罗易得,我母亲是童金花,十年前……
十年前,或者说是1435年,包盛的父亲老镖头“铁枪将”罗慕因病去世,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这笔钱包盛一家花三辈子也花不完,就这样,一家人在给罗慕下葬后度过了两个多月。
一日,包盛外出游玩,回家后竟看到自家的院子在冒烟,慌忙翻墙进院,一股血腥味扑面而来,只见他的弟弟罗辛、母亲童金花与十几个家仆护院一同倒在院内,包盛急忙拉起母亲和弟弟。一看,他们身下的血迹还未凝固,凶手恐怕还没走远,包盛正要去追,还没迈步就感到眼前一黑,昏死过去。
“四,罗成。四,罗成。四,罗成。”
“玉面银枪小罗成。”
不知为何,包盛在梦中这样说道。说完,他的眼前便出现了一员头戴白盔身穿素甲后披白袍骑着白马的将军,那将军从得胜钩、鸟翅环上摘下五钩神飞亮银抢,似乎没看见包盛般,练开了五虎断魂枪。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包盛昏倒后,有一中年男子看到罗家的房子在冒烟,他运轻功三五步赶到罗家院内,还未说话便先落泪,书中代言,此人姓潘名季字延年,在江湖上有个号是“金棍震四方”。
“铁枪将”罗慕有两个结义兄弟,他是大哥,包墉包致斋是二弟,潘季潘延年是老三,当年二人落难,机缘巧合下被包墉搭救,后来三人结拜,包墉在家经商,罗慕潘季二人共同闯荡江湖。
这次罗慕因病退隐,病重之时自知死后定有仇家来报复,所以写信托二弟来保护他的家眷,又在信中说见式不好,就让潘季保着罗慕一家去守戚郡鹜城包村投靠三弟包墉,潘季一收到信就日夜兼程的赶路,即使这样,也没救下罗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潘季哭的二目流血:“大哥在天之灵别散,待小弟为您一家报仇雪恨。”
罗潘二人当年结伴闯荡江湖,潘季自然知道罗慕的仇家都有谁,勉强起身要去报仇,走到门口了,潘季才想起自己还未给罗慕一家收尸,他去棺材铺订了十几口最好的棺材,棺材铺的伙计来帮忙搬运尸体时,一个叫陈广的伙计发现包盛还有呼吸,潘季给包盛锤前胸拍后背,包盛这才醒来。
二人相拥而泣,包盛先止住悲声,请街坊四邻帮忙把罗家的死者埋到祖坟旁,回去后又劝潘季不要过度伤心,潘季心想:“我哪能让一个孩子劝啊。”想到这里,他也擦了擦眼泪,带着金银细软和包盛赶奔包村。
到了包村,潘季对包墉讲明来意,包墉与罗慕许久未见,平常也很少有书信来往,所以对罗慕没什么感情,不过他还是看在那些金银的份上收包盛为义子并留下了他。潘季答应杀死仇人后再带包盛去父母坟前祭拜,但十年来,包盛再也没见到过潘季,在这些年中,包盛学会了当初梦中看到的那套枪法的第一式“蛟龙出洞”,但用起来也不是很熟练。
“这就是我从前的经历了。”
听完了包盛的话,包兴、包拯二人都感觉非常压抑,于是包拯命包盛留下看守包裹,他和包兴二人出去走走散心,按理说包盛该制止二人,但包盛此时已经无法思考,下意识的就答应了,二人离开房间,引出了一场杀身的大祸!
——————————————————————
对写打斗没什么把握,我打算去补一些动作片,这章就先写了一下包盛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