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磨金石教育分享|《荒野生存》——自然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一)

2023-03-01 11:01 作者:磨金石教育  | 我要投稿

西恩·潘的新电影《荒野生存》改编自著名作家乔恩·科莱考尔的散文集,是一个真实事件;小说讲述了一名大学毕业生饱受原生家庭的桎梏,厌恶现代社会的虚伪,与是前往荒野,追寻内心的自由与人生意义,体验回归自然的生活。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一惊世骇俗的自我放逐过程中,克里斯托弗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如流浪的吉普赛女郎、南达寇塔州种玉米的农民、欧洲旅行者等等,也见识了各种闻所未闻的生活,这当中的艰辛与考验,堪称克里斯托弗对自己生存方式的一次严峻挑战,但是在此过程中的见闻与收获,却成为其之后或受益匪浅或无法自拔的体验与记忆。

《荒野生存》算是生态主题电影的一部分(《机器人总动员》、《阿凡达》、《灭顶之灾》、《难以忽视的真相》、《灰熊人》、、《地球停转之日》、《反基督者》、《后天》、《快乐的大脚》等)。("Wall-E", "Avatar", "The Happening", "An Inconvenient Truth", "Grizzly Man",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Antichrist", "Day After Tomorrow", "Happy Feet" etc)),这些电影大多敦促观众去“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生活”或“

有趣的是,除了《反基督者》、《灰熊人》和《荒野生存》这些电影中的自然总是被描绘成某种神秘的、平衡的系统。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大多数群体都呼吁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也有部分群体的导演,如维纳·赫尔佐格、拉斯·冯·提尔的观念似乎相反,他们认为自然是无情与残酷的。

在他们的作品中大自然仍然被描绘成雄伟壮丽,但却与窒息、死亡和腐烂联系在一起。正如维纳·赫尔佐格曾经说过的:唯一的和谐是势不可挡的集体谋杀。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因此,“生存”才是《灰熊人》和《荒野求生》的中心主题。像西德尼·波拉克的《杰里迈亚·约翰逊》一样,这两部电影都是关于年轻人与文明隔绝,冒险进入荒野生存。

当然,导演们都把主角的旅行与观念进行了浪漫化处理,主角他们在这个旅程中看到了自然的美和一种充实的内在力量(克里斯托弗拒绝乏味的唯物主义、朝九晚五的日常生活,并将现代词汇视为萎缩人性和良知的障碍),不过两位导演都小心翼翼地用最残酷的自然现状去对抗这种浪漫的理想主义。

克里斯托弗和崔德威尔都被描绘成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把自己与一个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立、不再信任、不再相信的世界隔绝开来。但是,真实的现实会冲击克里斯托弗“荒野生存”的理想主义梦想:克里斯托弗想要储存足够的食物,但是蛆与炎热使食物变质;克里斯托弗试图过河,但积雪融化后的水流湍急;克里斯托弗搜寻可使用的浆果,但只吃最终杀死他的毒物。

这里是磨金石教育,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你带来足够的帮助,喜欢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相关的干货内容!


磨金石教育分享|《荒野生存》——自然并不如想象中美好(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