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球及中国人造血管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2022-03-16 17:51 作者:恒州博智调研  | 我要投稿

人造血管是许多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血管的替代品,通常是以尼龙、涤纶(Dacron)、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等合成材料人工制造的,其中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的市场占比较高。人造血管适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转流术,目前在临床中已经使用的人造血管产品有复合壁人造血管、自体组织片移植型人造血管、Y型人造血管、锥型人造血管等。人造血管要为细胞的黏附、迁移、增值提供临时支撑环境,因此人造血管材料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等。

理想的人造血管需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及顺应性,移植入人体内需具备一定的抗血栓性及良好的远期通畅率。现阶段,全球已上市的人造血管产品均为聚四氟乙烯、涤纶等高分子材料,受材料本身应用局限,大量患者无法使用这类人造血管产品进行治疗。


2020年,全球人造血管市场规模达到了3426.85百万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4592.99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23%。


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0年市场规模为757.96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22.12%,预计2027年将达到1037.75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22.59%。


从产品类型及技术方面来看,主要包括膨体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氨酯等材料,其中以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为主,2020年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收入达2027.45百万美元,占比59.16%。


从产品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人造血管主要用于主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及血液透析。其中主动脉疾病是最大的应用领域,超过61.68%人造血管用于主动脉疾病治疗。


目前全球主要厂商包括Getinge(Maquet)、BD(Bard)、Terumo、W. L. Gore和Japan Lifeline等,2020年TOP9主要厂商份额占比超过95%,预计未来几年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在中国市场。


目前中国市场上人造血管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市场完全由国外厂商主导,目前,以迈柯唯、泰尔茂等为代表的国外人造血管企业凭借较为完整的产品线、技术领先、研发能力强等优势,占据国内市场较高的份额。


中国人造血管生产企业主要有上海契斯特医疗科技公司及上海索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国产人造血管市场占有度较低。中国人造血管行业国产化的进程已经开启。未来随着国产人造血管产量的扩大,国产占比将迅速提升,最终将实现进口替代。

全球及中国人造血管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