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植赏析】5 第一章(四)·石井字体赏析(哥特体系列·下)

(接续上篇)
1982 年,石井裕子根据 10 年前开发“石井明朝”系列的比例字模的经验,照葫芦画瓢设计出了“石井ゴシック”系列的比例字模【包含詰め E 欧文(比例英文)、詰め G 欧文(比例希腊文)、詰め R 欧文(比例俄文)、詰め仮名(比例假名)、詰め約物(比例标点)五大区块】。比例字模使英文、标点符号等排版更加自然,也能使假名的排版“面目全非”。与“石井明朝”系列类似,“石井ゴシック”系列的比例字模同样被承载在文字盘 28 ~ 33 中,命名方式也与“石井明朝”系列相同(参考 Chapter 3)——例如:“詰め石井太ゴシック改訂大仮名(比例石井大黑改定大假名)”,呼号“TBGAKL (Tight BGAKL)”。

【PS:“あずにゃん”就是“梓喵”(中野梓),日本动画《けいおん!(轻音少女)》的主角之一。追过这部番的人应该都是“老二次元”了罢……】
1985 年,伴随着“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达到全盛时期,电算写植取代了以往的手动/自动写植,字体的储存介质由磨砂玻璃文字盘转为文字光盘,字体文件以 SHX 向量图封装在光盘中。SHX 格式的字体只有写研电算写植系统或 CAD 制图软件可以正常调用。
1986 年,为照顾报刊等出版物的“扁平文字”排版习惯,“欣喜堂”的今田欣一(いまだ よしかず)模仿 DGL 的架构,设计了一套专用于新闻类刊物组版的字体——“石井中太ゴシック大字面新聞扁平仮名(石井中粗黑大字模报刊扁平假名)”,呼号“KDGLNP (Kana DGL Newspaper)”。这款字体自带“黑科技”——与其它的 SHX 字体不同,由于 KDGLNP 使用 SVG 字体格式封装,其可以像 OTF 字体一样在特定条件下触发 fallback(回落)信令——例如横排字符缩放 ≥ 120%或竖排字符缩放 ≤ 80%,且设定字体为 DGL 时,假名会自动回落到 KDGLNP 字体上(字体呼号仍然显示为 DGL,可以通过设置手动关闭这一效果)。SVG 格式的字体应用范围比 SHX 更加狭隘,只能在写研电算写植系统中调用。该字体推出首日立即被“朝日新聞”钦定为“新闻标题专用字体”,次日正式服役;数日之内又相继被“讀賣新聞”、“日本経済新聞”等媒体选中。(“毎日新聞”使用的是自行研发的“毎日新聞明朝”字体,而“産経新聞”使用的是“イワタ新聞明朝”字体)


1989 年,因部分杂志的封面标题需要“纵长文字”增加视觉冲击力,今田欣一仿照 KDGLNP 的字符缩放原理,设计出了“仮名石井中太ゴシック大字面長体仮名(假名石井中粗黑大字面瘦长假名)”字体,呼号“KDGLVK (Kana DGL Vertical Kana)”。与 KDGLNP 字体类似,由于 KDGLVK 同样使用 SVG 字体格式封装,在横排字符缩放 ≥ 125%或竖排字符缩放 ≤ 75%,且设定字体为 DGL 时,假名会自动回落到 KDGLVK 字体上(字体呼号仍然显示为 DGL)。伴随着“タショニム(多字体处理系统)”的更新换代,写研在 1995 年开发的“タショニム v3”中增加了“UI”选项——该选项可以使假名与半角英数自动回落到 KDGLVK 字体而汉字继续驻留在 DGL 字体,且不触发字符缩放。



进入 1990 年代,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早教。石井裕子接受了 NHK 低学年番組部(低年级节目组)的提案,参考 BG 的字形架构,于 1994 年特别设计了四套“幼儿用”黑体:“仮名石井中ゴシック改訂幼児用大仮名(假名石井中黑改订幼儿用大假名)”、“仮名石井中太ゴシック大字面幼児用仮名(假名石井中粗黑大字模幼儿用假名)”、“仮名石井中太ゴシック幼児用大仮名(假名石井中粗黑幼儿用大假名)”、“仮名石井太ゴシック改訂幼児用大仮名(假名石井中黑改订幼儿用大假名)”,对应的呼号分别为“KMGAKLE”、“KDGLE”、“KDGKLE”、“KBGAKLE”(“E” = Enhanced,增强版)。与以往的黑体不同,这几款字体只保留常用假名、半角数字、比例英文区块。由于这类字体主要是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服务,故不再为假名单独设置比例字模。至此,“石井ゴシック”系列字体所有风格全部出炉。




三、“石井ゴシック”系列之光辉与哥特体“金字塔”
如同“石井ゴシック”这样具备多字重、多风格的系列字体在实际生活中得意广泛运用。换言之,不论小到书籍正文,亦或大至店铺招牌,1970 年代的日本处处都可以看见“石井ゴシック”的身影。由于“石井ゴシック”激发了日式哥特体活字的多样化,众多的黑体字遍地开花,这段时期也被称作哥特体的“金字塔”。
关于日式哥特体,“亮月写植室”管理人桂光亮月(かつらひ りょうげつ)作出了如下点评:
ゴシック体は従来、本文に対する強調の役割りで使われる者でしたが、軈て本文用にも使われる様に成った。昭和五十一年、詰まり 1976 年に創刊された雑誌「ポパイ」は本文に自動写植機で DGKS を初採用して、雑誌作り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たと云います。其の後ゴシック体に依る本文は浸透して、現在は他社の書体も含め、雑誌に於いて極一般的に用いられる様に迄成った。(以往黑体字只用作强调正文内容,不久也开始正式地应用于正文排版。1976 年创刊的杂志《ポパイ》首次利用自动写植机在正文中採用了 DGKS 字体,这一举措被称作是对杂志编集带来了较大影响。此後用黑体字排版的正文逐渐浸透,包含其他公司的字体在内,现在用于杂志组版已经非常普遍了。)
四、“石井ゴシック”周边字体及其展望
1973 年,为解决传统的铅排印刷油墨过浓导致报纸正文难以阅读的问题,在“FontWorks”工作的香港字体设计师 Francis Chow 模仿“仮作ゴシック體”与 DGKL 的字形架构,为报社设计了一套“新式香港活字黑體”以供新式手动写植机利用。这款字体後来也伴随着《麦兜》系列作品的推广而家喻户晓(《麦兜》系列作品曾经的御用字幕体,2007 年替换为 Mac 黑体)。(很不幸,这套字体已经失传)

1981 年,石井裕子为我国的印刷系统设计了两套符合 GB2312 汉字规范字形(国标汉字)的文字盘——该字体以 BGKL 为模板,参照“仮作ゴシック體”重构了汉字的架构,增加了许多简体字、生僻字,命名为“石井太ゴシック中国語簡体字(石井大黑汉语简体字)”,呼号“PRCBGB (PRC Bold Gothic Big)”。(编者按:这个呼号比 CLMNKL 略长寿,现在也被废除。)
1985 年,写研将 BGAKL 字体的封装格式由 SHX 封装改为 SVG 封装。SVG 版本多了一项 SHX 不具备的“黑科技”——半角英数字符不再局限于半宽,而可以在“標準的な半角(严格半宽字)”、“デフォルト(默认宽度字)”、“全角取り字面(全宽渐近字)”三种组版状态下改变字符的宽度甚至形状。具体的组版效果如下图:(三种字形差异太大了,一眼看上去难以置信是一个字体的三种形态)

【PS:上述的 PRCBGB 採用的是第二种样式;我所居住的“物资时代广场”及“南宁市储备局宿舍”两个社区都用过第三种样式作为楼栋编号字体,对门的“区人民政府一期宿舍”及“南宁空港机关宿舍群”使用的则是同一系列的 DGL 字体;Windows 7 开始的“中易黑体”也採用第三种样式作为全角英数字形】
1991 年,韩国教育部以 KMGAKSB 的日文、韩文字形作为“(韩国)教育标准字形”,委托 Microsoft(微软)设计了 Dotum, DotumChe, Gulim, GulimChe 四款“教育黑体”(Gulim 为 Dotum 的圆角假名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的字形并没有直接照搬 KMGAKSB 的设计,看上去更像是 KMGAKL 的微缩版。



1992 年,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方正字体公司)创立。1995 年,北大方正基于 1960 年代上海活字印刷厂设计的“黑一体”的基础上,对既有字符进行加工、规范字形架构,开发出“方正黑体简体”。其中,英数字符的字形来自 Monotype(蒙纳公司)的 Helvetica Regular 字体(设计者:Neue Haas Grotesk,瑞士著名的活字设计师),而假名区块的字形则来自写研的 BGAKL 字体。(不仅是“方正黑体”,方正早期的其它黑体、圆体,甚至“铃木体”系列的假名字形大多出自 BGAKL!“方正祖传黑体假名”确信)


1997 年,森泽公司参照“仮作ゴシック體”及 BGKS,对以往的“太ゴシック体 B1”(呼号 B1)进行了大幅调整。更新版字体沿用原有的名称和呼号,部分汉字的字形微调,旧 B1 的假名让渡给“太ゴシック体 B101”(呼号 B101),新 B1 的假名则採用 BGKS 的架构。(这套字体至今仍未公开)

1999 年,方正补完了上述方正字体的繁体版本、GBK 版本;同年,青鸟华光将“方正黑体”的汉字与 BGAKL 的第二种样式(デフォルト)杂糅形成“青鸟华光黑体”。(该字体不做展示)
2000 年,橋本和夫(はしもと かずお)与石井裕子连携,参照“石井ゴシック”系列字体及 1997 年开发的“本蘭超極太ゴシック(本兰超粗黑,呼号 UHG)”重新设计了改订版的“本蘭ゴシック”家族。翻新的“本蘭ゴシック”字体家族共计 8 种字重(細、中、少太、中太、太、特太、極太、超極太,苹果设备显示 L, M, D, DB, B, E, H, U)、9 种风格。(此处仅展示 LHGA)

2001 年,“文星黑体”初版诞生。这一版本的汉字、全角英数区块疑似抄袭“方正黑体_GBK”,半角英数、假名区块则是将 BGAKL 第二样式进一步挤压字距而成。然而这款字体的半角英文非常难看,甚至有些时候显示不全(设定的字高阈值太低了)。(该字体不做展示)
2016 年,为迎合 Windows 10 与 Microsoft Office 2016 的发布,微软公开了一款全新的正文排版字体:“等线 Light”。该字体的汉字部分由微软与方正联合设计,英数部分来自“游ゴシック L”字体,假名部分则是 LGN 的字面扩大版。

同年,某民间字体爱好组织将 PRCBGB 字体公开,对应的数字化字体得名“OldHeiGBK”(可商用)。这款字体在某些程度上保留了石井茂吉早期设计的“仮作ゴシック體”的部分特征。届时,PRCBGB 这一呼号完成了它的使命,且正式从写研的字体样本中移除。(经站内用户 @Basic低手 指正,字客网上的“天成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1 年收购该字体并联合北大方正将其公开”信息是错误的)




2018 年春节,石井裕子逝世。石井家族又缺失一位字体工匠……
2021 年 01 月 18 日,写研与森泽两社达成协议,写研以往的字体将在 2024 年以 OTF 格式顺次公开。
五、总评
正如上文所述,“石井ゴシック”系列字体的笔画是由笔写一般的柔软优美的曲线及狭窄的字面构成的。另外,对于现在的高性能电算写植机来说,手动写植时代的锐角化处理已经成为了“石井ゴシック”系列字体的独具一格的特色——这些特色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安定的感觉,且因其没有过多的狂放,这些字体的用途亦非常广泛。
参考来源:
株式会社写研(https://archive.sha-ken.comjp/)
亮月製作所(http://ryougetsu.net/shotai.html)
Taquet’s Diary(https://taquet.hatenablog.com/)
Lamp Lighters Label(https://l-l-l.jp/wp/?cat=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