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苦与乐交织,绘画出我的实践生活。

2023-07-25 12:47 作者:湖二师梓玮志愿服务队  | 我要投稿

“看窗外,看窗外!”在一声声惊叹中醒来的我,抬头看向窗外。绵延的绿色映入眼帘,倒影染绿的河流顺其而蜿蜒盘旋,傍水而居,山谷间自然和谐的村庄风景图卷在我眼前展开。图卷的展开也意味着,这一场充满挑战的未知旅程即将开启。挑战与未知,或许源于我初次参与实践,或许源于我初次从平原深入山区,更或许源于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

到达目的地后,当地负责人组织开展了一场会议,将各年级教学任务分配于每位志愿者。接手一年级语文任务的我,连夜开始复习基础拼音知识,在宿舍一遍遍纠正这发音、声调、语调,只希望第一堂课就能够将学生带入充满魅力的文学之中。

图为志愿者为学生辅导学生拼音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怡渟 摄

阳光透过窗帘洒入房间,支教生活就此开启。支教第一日,我们早早就餐完毕于班内等待学生的到来。“7:48”“7:53”“7:55”…… 我频繁的查看时间,却始终不见教室内的学生增多。我决定走出教室到引导台看看,发现还有几位与我一样的志愿者在焦急的等待学生的到来,我不禁询问负责人。“有的地方距离我们这里太过于遥远,山路崎岖,不免有些学生来的比较晚”话音刚落,只见一位家长提着孩子的行李箱缓缓上楼。

山间造就了美丽的峡谷风光,却困扰着这里求学的少年。大山为少年求学出行设障,为设备运输设阻,为人才运输设题…… 一项项的因素阻碍着这里的少年享受与城市孩童同样的优质教育,这正是我们此次前往的意义。我们无法完全平衡教育,但可尽自己绵薄之力将课本之外的知识带进大山,深入每一位少年的内心。


图为志愿者讲述数学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怡渟 摄

在和小学生一起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很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特别是碰到自己有能力回答的知识,他们就会信心满满的大声回答,并且会把注意力瞬间集中起来。如果这时候老师再来一句表扬,他们会显得更加的开心。这让我回忆起我小时候,也是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努力博得老师的赞美。我开始在课堂上慢慢引导他们,在他们学会一个新知识后,开启我的夸夸模式。慢慢他们上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渴望新知识的学习,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给学生的表扬会增加他们的自信,会鼓励他们做得更好。进步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在一次次的课堂实践中,我慢慢摸索出讲课的方式,用接近生活的例子把知识慢慢传递给他们。

身处讲台的我看着底下的学生,从眼神迷茫到恍然大悟,从不敢上黑板写题到主动举手,课堂也从鸦片无声到积极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大会上指出,“希望青年教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身为师范生的我此刻才切身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才明白为何教师能够成为筑梦人。教师将所见所闻所学在课堂上传递给每一位少年,让一代又一代的少年体会知识的力量,建设的意义,让教育不断传递。十二年求学之路中遇见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对我的教育也许于此时才真正实现闭环。我将他们授予于我的知识传递至这些少年,用我的见闻让这些少年领略不同的风采。

图为志愿者照顾学生午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冯怡渟 摄

看着作业课时每一位少年低头写字的侧颜,午休时轻轻贴合的眼眸,课间休息时飞奔的背影,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师行业的想法。接着我又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课堂内容,这段旅程有点苦,有点累,但一声声的“老师好”使我又乐在其中。(通讯员 冯怡渟)


苦与乐交织,绘画出我的实践生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