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战研发组?空战抄袭组!
空战研发组,B站知名2万粉丝up主,空战研发组现居加利福尼亚,英文名Adam Liu(这些都是空战研发组本人公开的)。
空战研发组于近日放弃了战雷视频的制作,转而走向了“科普”的转型道路,但纵观他为数不多与科普有关的视频,却能发现其视频不仅粗制滥造,而且数据来源错误百出,经过本人与空战研发组数月的探讨,最终我才发现,空战研发组的所谓“科普”,实际上就是抄、再抄、无尽的抄。

能够****的同志可以进入油管,关注Greg’s Airplanes and Automobiles这位频道主,我在无意中关注了他的视频后,惊讶地发现空战研发组的视频内容竟惊人的与他相似:


左为Greg的视频,右为空战研发组的第一个科普视频,两篇视频的内容不仅几乎完全一样,而且连时长都差不多,但是Greg开篇就开始讲述视频的内容,而空战研发组则在自己的视频前面塞进去了3分钟的默片开头
可见早期空战研发组还在完全抄袭的路上走着,完全没有如今他的缝合技巧

这四篇视频是Greg的作品,内容被空战研发组提取缝合成为了自己的两篇视频:

可喜可贺,空战研发组在自己的第一篇科普视频结束后,潜心钻研出了自己的缝合技巧,限于篇幅本人并不打算罗列这些视频的相似之处,其实空战研发组令人恶心的并非抄袭视频,

无耻如空战研发组,甚至会把自己完全照抄的视频写在自己视频下面的Source里,然而他的粉丝里却没有一个人****查看过Greg’s Airplanes and Automobiles的频道
空战研发组真正恶心的是无脑吹水:
1.空战研发组版本的压缩比疑云
例如在他的视频“政治宣传还是确有其事?中期BF109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中的评论区,空战研发组表示:

首先我们暂且不论空战研发组的这句话完全抄袭自Greg的视频,其实Greg本身就是个航空半瓶水的水准,然而只上过社区大学的空战研发组并不能了解,而是将Greg的话奉为真理,空战研发组在评论区说DB605A的有效压缩比为8.9:1,然而在稍早一点时间的另一个评论区,他又表示有效压缩比为7.5:1: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让空战研发组说话如此口是心非前后不一?原来,在视频中空战研发组说的灰背隼有效压缩比9.5:1是抄袭自Greg的视频的数据,但Greg却没有计算出DB605的有效压缩比,空战研发组在刚开始制作视频的时候随手谷歌了一下DB605的静态压缩比是7.5:1就随手写了上去。
恰巧本人在看到视频之后询问空战研发组为何用静态压缩比和有效压缩比进行比较,空战研发组在一通犟嘴之后恐怕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截止目前,空战研发组已经将视频内的数据修改了过来,并且删除了本人的询问评论
2.空战研发组的C3油标号疑云

在视频下的回复中,空战研发组坚持认为C3油料的标号不到100

请注意,最好玩的东西来了,空战研发组在宣称C3的标号只有100-104之后,发了一条文件的链接,让我们点进去看看:

这份文件十分清楚的指出了C3标号有高达125、124号,原来空战研发组不仅英语水平堪忧,实际上对航空的认知完全就是一知半解,打肿脸充胖子

前文已经叙述过,Adam Liu就是空战研发组本人,实际上由于空战研发组的水平十分有限,他常常不能回答对于他的提问,于是他就跑到wwiiaircraft forum,一个外国论坛上询问外国网友,接着把外国网友的回复翻译成中文回复在B站

空战研发组根本不知道kurfurst涉嫌ps的图到底是指哪张,只能先抛出一个wwiiap网站屁股歪了的烟雾弹拖延时间,同时去论坛求助

甚至本人在和他争论海盗4的发动机性能时也一样如此,

图为被空战研发组全篇抄袭的外国网友回复,很可惜这个外国网友的水平也是极其一般,并不能帮助空战研发组解答疑问,反而是他一错再错,至于F4U的马力问题,鉴于空战研发组已经把我拉黑,下面我把我的论证发在下面:

F4U-4手册

出版于1947年4月15日,修订于1952年12月1日


R-2800-42W于1946年8月16日开始装机,-42W与之前F4U-4的-18W发动机基本相同,但计划中-42W可以使用115/145燃料跑出比-18W更高的动力,也就是说直到这份手册出版的1947年4月15日,F4U-4都不能跑出超过60in进气压级别的动力档,而到了1952年的修订,这句话也仍然没有删去


这份手册后面的动力表也跟着指出-18W是不能使用115/145油料的,115/145油料是专门给-42W使用的

在这份完整的表格中我们发现,它明确表示使用了115/145油料的-42W在WEP动力下进气压仍然限制60in,而MIL动力下则是升级到了58.5in进气压对应约2300马力,如果使用100/130油料下MIL动力下进气压约54.5in对应2100马力,由此我们看得出来,MIL动力2100马力就一定是使用100/130油料的结果,MIL动力2300马力就一定是使用115/145油料的结果,而同时如果要跑出超过60in进气压对应2450马力的话,同样也必须使用115/145油料
实际上,美国海军可能根本没就没有解锁过F4U-4的60in进气压动力限制开放到70in进气压,究其原因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飞机发动机都普及了145级别的燃料,但为了发动机的寿命考虑,将进气压反而锁死在了100/130油料的级别,就拿最知名的来说,朝鲜战争时期的P-51野马的V-1650发动机限制进气压67in,而在二战末期它可以跑到72in进气压
也就是说,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得出结论F4U-4使用过70in进气压的动力,同时也否决了-18W发动机能使用115/145油料跑出超过60in进气压的动力档的可能,而唯一有这种可能性的-42W发动机也没有任何证据表示跑过70in级别的动力档

这张图来自F8F-1的SAC手册,SAC手册本身就错误百出,蟹老板早在几年前的帖子里就进行过批判,例如图中Fuel Grade是100/130,但Fuel Spec却是表示115/145的AN-F-48,同时MIL动力2100马力和WEP动力2750马力也是完全冲突的
R-2800-34W和-18W、-42W同为R-2800发动机C系,但-34W仅仅只有一级增压,在70in动力下SL马力为2750马力,这么乍一看似乎-42W在Neutral增压器档位时切掉辅助级增压器,在70in进气压下确实能跑到接近2800马力的数值,但很多人都忘记考虑了一点,那就是冲压效应,在F8F-1上的R-2800-34W只有在高速冲压时才能跑到约2750马力,而静态空气下动力约为2400马力左右,这点可以在F4U-5的资料中证实

在测试中F4U-5的E系列R-2800-32W发动机跑出了海平面72.5in进气压下2540马力的成绩

而在钱斯沃特的官方手册中,R-2800-32W的动力为海平面70in进气压下2760马力,那这多出来的220hp依靠的正是冲压效应带来的提升,众所周知,速度越快,冲压效应越强,既然是比较海平面极速,我们可以来对比看看以上提到的三款机型的海平面速度都是约多少:
F4U-5:648km/h(70in)
F8F-1:678km/h(70in)
F4U-4:约620kph不到
实际上,F4U-4根本不能够提供够强的冲压效应,使得发动机的马力提升到2800马力的级别,实际上仔细看还会发现,R-2800-32W这款E系列的发动机上辅助级增压已经不能切断了,因为只靠主级增压器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发动机的进气需求,这个道理对C系的18W和42W都是通用的,如果要使用70in级别的动力,切断辅助级增压无法满足发动机的进气要求,而且在70in如果切掉辅助级增压,Neutral档的FTH会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几乎紧贴着海平面,这样一来就算真的能跑到2800马力,这个马力的实战意义也是低的吓人的
至于空战研发组的奇葩行为还有多少,我觉得还有必要列举一下他在德国空军吧吹ta-152的时候被蟹老板的资料吊打,转头就跑到B站上和他的粉丝说德国空军吧扣他帽子,空战研发组本人在德国空军吧被吊打的记录还在,希望大家都能过去看看https://tieba.baidu.com/p/6776043246?pid=136061827318&cid=0#13606182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