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惹怒父亲把6岁儿子按水塘里呛水,儿子气愤离家出走,20年流浪

故事梗概:6岁的男孩不听话,被父亲按在水塘里呛水,儿子一气之下决然离家出走,捡垃圾吃,冬天睡在火炉旁,假扮成残疾人乞讨,被黑帮团伙利用,20多年的流浪之路。
今天的事件发生在1989年的夏天,重庆大山里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男人姓濮,是村里手艺出名的竹篾匠。夫妻两人拉扯着两个男孩,大儿子10岁,小儿子刚刚6岁。这家人平日就靠竹子编织来生活,一家人住在一间普通的土屋里,屋子的前面不远处有个堰塘。

那一年,妻子突然得了重病被送到了县医院,在医院里进行了几个月的住院治疗。
家里只留下老濮和两个儿子,老濮对待儿子的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有一次,小儿子不听话做错了事,他为了教育孩子,不仅打了小儿子,还把小儿子按在屋前的堰塘里呛水,他本以为这样可以吓唬吓唬儿子,儿子会从此听话,可是第二天儿子就消失在了深山里。

小儿子走丢了之后,老濮便扔下手里的活,没日没夜地寻找儿子。先是把周围的邻居亲戚家都跑了一遍,没有打听到儿子的下落。之后的那几年,他几乎找遍了周围所有的村子和县城,还是没有小儿子的消息。

老濮那留在医院病房里住院的妻子,大半年以后才回家,这个时候她才知道了小儿子走丢了的消息。她虽然是捡回了一条命,但却丢了儿子。这个病痛缠身的母亲一直在家里苦苦地盼着儿子能够回来,每天以泪洗面。想出去找儿子又无从找起,经常站在村口的那座旧石桥上,盼着她的儿子,不久之后这孩子的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她在过世的时候还是非常想念儿子,喊着小儿子的名字,喊了好多声才遗憾地离去。

时间到了2013年,那个找儿子找了20多年的老濮做了个决定,要将这20多年毫无结果的寻找,做一个了结。那天老濮走进了当地的派出所,颤抖的手在儿子的档案上签了字,开出了儿子的死亡证明。
漫山遍野的桔子树又红了,濮家的日子看似已经回到了正轨,大儿子几年前娶了媳妇。已经有了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的老濮把多年前竹编的手艺也重拾了回来。

表面上时间可以冲淡过往的伤痛和变故,可是老濮心里比谁都清楚,他对小儿子的愧疚,恐怕要随他一起进坟墓了。
时间又到了2016年,有几个妈妈在互联网上组建起来的一个寻家平台“宝贝回家网站”。“宝贝回家网站”上有很多热心人在奉献他们的力量,为了帮助那些骨肉离散的人可以破镜重圆。
这时网站上出现了一个名为符捷寻家的帖子,寻亲的人叫符捷(化名),说自己当年是因为家暴才离家出走的,当年父亲的打骂是他离家的直接原因,他没有想到,年少时那个冲动的决定,带来的是他接下来20多年的流浪生涯。年少的他饿了就捡别人丢了的盒饭吃;冬天的时候就在别人做早点,通宵不熄灭的炉子旁,找个暖和一点的位置睡。
15岁之前的符捷,曾在黑帮老大的监视下,假扮成残疾人进行乞讨,被人控制贴小广告、发传单。黑帮团伙通过小孩子们为他们赚钱,如果每天回来上交的钱少了,就会受到老大的打骂,经常会被打得鼻青脸肿、血流不止。
长大后的符捷也曾试图摆脱过去,尝试去打零工、找工作,但总是因为身份问题被人拒绝,由于身上没有任何证件,使他根本无法找到工作。
一直过着流浪生活的符捷,开始有了想家的念头,想找回家里的亲人,回到少时的那个家里,以后可以好好的生活。但是年少离家的他,对自己的家和亲人的记忆已经是非常模糊了,根本无法记起自家的情况,只依稀记得自己的名字好像是叫符捷。在好心人的帮助下,符捷寻家的信息得以登上了宝贝回家的网站。
这天正在地里干活的老濮,接到了在镇政府工作郭大姐的电话。在老濮见到了郭大姐后,郭大姐把符捷的照片给他看,他也把自己大儿子的照片拿出来一对照,就非常确定地说这个就是他的儿子。当时眼睛流着泪水的老濮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第一时间采集了DNA信息,为将来可能的相认做好了准备。

当老濮与符捷的DNA比对结果出来之后,比对结果显示,支持老濮为符捷的生物学父亲,两人为亲父子关系。老濮激动得泪流满面。
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符捷终于见到了父亲老濮和哥哥,三人相拥而泣,离家二十多年的符捷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家与家人。

我的观点:首先,在子女的教育上,暴力真的无法解决问题,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还会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家长在一时气头上的行为,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与后果。另一方面,无论如何,血浓于水。不管与亲人分离多少年,生活经历了多少坎坷,亲人能够再次相见总是幸福的。希望每一个走失的孩子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家,也希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多尽一分力,为那些迷途的孩子找到可以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