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罗:二战转折点----1941年上半年美国对日贸易态度
辱罗:二战转折点
精罗群里,有人发了一张图,说日常辱法
图里是问一个路人二战转折点是什么,他回答滑铁卢,旁边是一个看似漂亮的妹子
这个男生是个史盲,有个漂亮妹子
而群里的人,就算不说个个都是人才,至少作为一个精罗群,对水桶那些旗帜都是一眼秒认
基本都是P社欧陆风云和维多利亚加起来200个小时,近代史真的不错的了
那为什么这些人基本都是单身,而那个不读史,而且看来也是基本不读书的家伙,有那么漂亮的女朋友了
这里删除一段
断水流大师兄那句在座的各位,诚不虚言
为什么你们都不如他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什么珍珠港、中途岛、斯大林格勒,甚至平安格勒都不重要
以美国的工业能力,轴心国战役的胜败已经无法挽救,美国的工业能力始终压着日本,就算珍珠港惨败的是美国,东海岸饺子一样下航母,美国照样晚一两年也能赢
日本在开国之后经验很少,对清国、俄国这种大国都是宣战一下奇袭。因为海军大战舰建造时间很慢,而且很耗费国力,所以日本小国对体量十几倍的大国往往是偷袭打垮对方海军建立优势,但是美国饺子量产航母,日本是没法用过去的同样手法
主要是美国参战,就决定了
美国也不是突然参战的,美国是逐渐逼迫日本人
就算日本人不参战,美国可能收拾完德国之后,转头再收拾日本人,而到时候的条款可能更苛刻
那么如果说近卫内阁谈判失败,东条内阁上台,日本决定打,我觉得可以算,毕竟美国只要想打,借口随便找,不行就碰瓷一下,美西战争和东京湾,美国又不是不会碰瓷。
但是很多人都说,日本没石油会自己崩溃,必须宣美国,我认为,日本就算没石油,蒋介石也没有,搞蒋介石还是勉强可以,甚至在中国大陆不进攻了,就赖着,但是他们都不认同,那么继续
美国对日本一直是道义禁运,就是禁运辛烷值高于某个值的航空汽油,因为那是用来给战斗机用的,但是日本自己研究出来替代品了
1941年7月,日本夺取了法属越南,美国才开始对日本禁运
后来日本求美国说见个面就归还越南,其他的好说,美国都不答应
最后近卫文磨没办法,只能让东条打
那么现在发现日美开战参战是日本没有石油要崩溃不得不宣美国,而日本偷袭是因为美国禁运
那么再回溯美国禁运的原因
引用此地址 https://www.sohu.com/a/251312350_774205
美国一开始是逐步加强军备,以应付可能与日本的冲突
而南方盛产石油、锡、铝矾土、橡胶、大米和奎宁等。这些物资都是日本维持战争经济必不可少的。据东条在战后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上供称,日本在德苏战争爆发前就已决定进攻荷属东印度。6月21日,松冈对德国驻日大使奥特说,日本不准备同荷属东印度恢复谈判,日本将使用武力。日最高统率部认为,作为进攻荷属东印度的第一步,必须先得到印 支南部的海空军基地,以便给远征军提供足够的掩护。6月25日起召开的大本营——政府联席会上,首先批准了进驻法属印支南部的《关于促进南进施策的方案》,7月2日的御前会议上又作出《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决定:“无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将坚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首先,根据《关于促进南方施策的方案》,贯彻执行对法属印度支 那和泰国的各项措施,借以加强向南方扩展的态势。帝国为达此目的,不惜对英美一战”。
尽管东京在事前一再否认日本有占领印支南部的意图。但美国已截获了日本7月2日御前会议的讨论摘要,7月19日又破译了日本驻广州总领事发给外务省的一份电报,其中透露日军占领印支南部是为了进攻荷属东印度和新加坡铺平道路。这份电报对正在进行的美日谈判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好比一副清醒剂,使美国决策层一下子明白过来,日本在对美国玩弄把戏,一面假心假意地进行日美和平谈判,一面又悄悄地加紧推行向东南亚的侵略计划。美国从中看到了妥协与绥靖根本无法遏制日本的扩张野心。罗斯福以此为契机,基本中止了对日本的绥靖政策。他决心通过各种各样的禁运,以对付日本企图控制东南亚的新要求。罗斯福认为,如果日军占领印支北部还是为了切断滇越铁路,为了战胜中国,那么日军再占领印支南部就绝对是为了进军东南亚而准备跳板。
当维希政府接受日本要求的消息传来时,罗斯福只是下令冻结日本资产,对所有同日本的贸易实行许可证。至于石油的许可证是否签发将视情况而定。可见罗斯福还不打算马上禁运石油。罗斯福解释说,向日本出口石油是为了美英自身的利益,可以使日本人不入侵荷属东印度,从而防止一场南太平洋的战争,以免中断重要的供应线。同时,罗斯福还建议日本撤出印支,由几个大国保证该地区的中立化。7月24日晚间,罗斯福在批准冻结令之后接见了日本大使野村,表示倘若日本接受他的建议,美国将许可对日本输出某些物资,包括石油在内。企图以此来避免同日本的正面冲突。虽然总统对他的建议不抱什么希望,但还是把它看作“防止日本向南太平洋扩张而作的又一次努力”。
然而罗斯福的克制态度并没能劝阻日本南进的步伐。日本当局对罗斯福的印支中立化计划不屑一顾,1941年7月28日,日军按预定时间开进印支南部。同时还冻结英美荷在日本的资产。这样,罗斯福希望避免冲突的努力破产了。
经美国国务院、财政部讨论后,8月1日罗斯福发布命令,禁止向日本出口若干种物资,包括所有可作为飞机燃料使用的石油产品在内。但低级燃料和原油仍准许出口,只是须经批准。这显然表明,日本仍可重新申请除飞机燃料油以外的石油产品出口许可证。但自总统命令发布后,政府各主管机关都拒绝这类申请,造成事实上对日石油禁运。
------------
在上面我认为日本没石油不会崩溃的分支下:
日本有一种做法就是卑微猥琐苟到一定时间,美国换一个政府上台,和平解决东亚危机,但是日本会吃大亏,因为美国历来谈判是最贪婪的,而且美国自己要同意要经过自己参院批准,而不像苏联德国日本,让步条约老大签个字就行。
美国一开始就不太能上轴心国的船,而且1941年3月租借法案通过之后,如果最终美国不参战,那么美国很难参与世界秩序重构,按自己的意愿建立国际秩序,所以租借法案通过之后,大概率美国是要参战的,早点晚点而已,其实美国本来想自己少死点人,像一战一样快打完了自己来捡漏补人头,罗斯福骗美国选民说不卷入战争,但他会逼日本人动手,禁运石油,冻结日本资产。
所以日本很有可能海军偷袭,甚至有日本愤青以为海军老样子偷袭就可以击败一个强国,因为过去日本参与的战争都是一两年结束的,没想到会和美国打这么持久,打到自己全面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