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肤记之重生|第三章 大雨
大二下学期,李亚楠的男友张君晓拿到了芝加哥大学的offer,并诚邀李亚楠本科转学和他一起去芝加哥。李亚楠因为这件事和家里吵了好几架,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她爹妈说的是,家里不是没有这个钱,在美国读两年本科再读两年研究生也无非是200万的事情,但最近她们市新开了个楼盘,位置好,风水佳,她爸妈打算再投资一个三室两厅,给她弟弟结婚时用。“那到时候,就算嘉耀出息了不回老家,我们这买房子钱不也得给他备着么!弟弟嘛,家里的根,你要是结婚了老公欺负你,弟弟不还可以替你出头嘛!晚去两年美国又能怎样,我和你老爸肯定会给你拿读研究生的钱的,那100万就当你的嫁妆哈,你和弟弟一样。”李亚楠的妈跟她讲。无奈,李亚楠只能趁张君晓出国前几个月每日和他粘在一起,恨不得要他每天发一遍誓,要他去了美国之后绝对不能被黑白灰蓝红任何颜色的妹子吸引,放假乖乖回国,等她过去。她说,那边很多妹子壮得都跟我们宿舍那一大只(她在外人面前从来都管杨慧叫“那一大只”)似的,你喜欢啊?此时张君晓就讪笑着说,喜欢啊,杨慧要是在你之前跟我表白了,那我现在女朋友可就是她了。那一身汹涌澎湃的大肥肉,抱在手里多扎实!哈哈哈哈哈!这话把李亚楠听得直翻白眼儿,使劲掐张君晓那个肌肉遒劲的右胳膊,说:“你谁都不许喜欢!只能喜欢我!”
在李亚楠每日里和张君晓你侬我侬、厮守缠绵的时候,杨慧已经把自己大一上不怎么想学习时落下的GPA补上来了一些。按照往年的经验,年级前8名可以保研,后面的就不可以了,而到了大二上出期末成绩时,苏心圆年级第一,杨慧年级第九,不过她也并不是特别在意,毕竟以她的聪明机敏和勤学苦读,大二下学期期末追到年级前八名问题应该不大。“如果我保上研了,我妈能不能回来呢?”她虽理智认为不可能,但感情上还是忍不住地这样想,期待着自己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春夏交际,又高又瘦的她挺着和李红玲一模一样的高鼻梁,像李亚楠那般轻盈地走在已经全部建上了高楼的平房区,李红玲就站在她家单元楼门口,笑眯眯地等着她,说:“好宝已经长这么大了,还读了研究生,还是保送的,我这些年的苦没白吃,我真是太高兴了。”
虽然杨慧在大二下学期对自己的保研规划还充满信心,而且大二下学期的成绩也不负她所望,靠着一水儿的全90以上的“裸分”,直接把她的加权平均分抬到了年级第七,如果大四不出意外,杨慧将妥妥保研。想到这儿,她还蛮开心的。可没想到大三一开学,由于学校换了校长,一系列规章制度全发生了变化,尽管在杨慧她们系的保研名额和比例没有变,但院长听了校长的新指令,加上了六级必须过520而且需要有一项社会活动成绩,足站0.5个学分。年级前八名除了杨慧之外,六级全都过了,而且在大一时早就参加了支教等活动拿到了那0.5个学分,只有杨慧大一上在懊恼李红玲为什么不回来和思念母亲中度过,从大一下开始追成绩一直追到大二下,完全忽视了英语六级和社会服务这两码事,现在她面临的情况是,要么放弃保研,要么在一学期内把这两件事全办了。
怎么办呢?大三她一开学,就陷入了这样一个窘境——考研的话还来得及,但当她想起李亚楠那副斜眼瞧不起人的嘴脸时,又不大甘心去考,但如果要保研的话,那社会实践去哪里找?六级又该怎么过?本来杨慧英语还挺好的,但上了大学之后,一方面在大一上就过了四级之后没有接着学,另外一方面,在她心里某个隐秘的角落,她也隐隐地恨着她相信就在国外但就是不回来的李红玲,这种情感在她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上了大学之后,她似乎再也学不好英语了,公共英语擦着优秀线过的,四级也是勉强过500——完全不是她高考英语140+的水准。那么,现在六级该怎么办?
她也跟苏心圆借了六级考试的书,打开一看都觉得头疼,翻了两页又还回去了,心想,两年没碰英语竟退步如此!然后她又看了看李亚楠桌子上摆着的、大堆的托福、GRE材料,内心惶惶然,也不知道那些题有没有六级难。她又想,心里又不由自主地羡慕起李亚楠来——她不用保研,她能去美国。其实在那晚李亚楠嘲笑完她之后,她就上网看了看美国大学的申请录取情况,虽然搞不太清楚SOP和PS到底有什么区别,但大体上弄清楚一个人只要有钱拿得起足够多的申请费,可以想申几所学校就申几所学校,基数大录取的可能性必然高,而且她们学校和专业本身也是国内数一数二,每年听说被美国好学校录取的硕士也不是少数,张君晓去了芝加哥,但他同宿舍的同学还有去耶鲁和哥大的。
哎,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杨慧怅然地想,家里的平房又出现在她眼前。暑假回家,看到奶奶已经缩成了小小的一团,已经根本摆不动地摊儿了,杨建军虽然还在床上躺着,但他的身体情况也没有太恶化,似乎在通过互联网做着一些什么事情补贴家用。但杨慧也已经好久没有跟家里要过钱了;当年高考省市区给她的奖学金、学校的助学贷款和各项奖金以及她给出高中生的补课倒也可以完全支付她的学费和生活费,只不过需要过得比较节省罢了。
她也曾和苏心圆讨论过考六级的事儿,苏心圆说,她六级能考580是因为当时她在网上找了个老师辅导的,是她们学校英文系的研究生,一次辅导一个半小时,10次课给了她3000。“如果你需要,我可以把她介绍给你。”苏心圆一脸诚恳地说。
“3000?这么贵!我可给不起,我还是自己看吧。”杨慧讪讪地说。她对苏心圆没有保留,家里和母亲的情况全都告诉过她,当时苏心圆听罢,小小的姑娘却像个长辈一样摸了摸她的头发,对她说:“果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忧愁。”杨慧问苏心圆:“你也有吗?”苏心圆说:“我当然有,以后再慢慢告诉你吧。”杨慧又问:“那李亚楠也有吗?我看她可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哦。”
苏心圆忽然眼睛一闪,对杨慧说:“你没觉得李亚楠从大一开始就一直针对你吗?”
杨慧说:“发现了,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似乎对谁都蛮好的,但就是处处找我麻烦,事事针对我。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对不起她过。”
苏心圆说:“我其实也不知道你俩在我来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你没发现了,李亚楠其实也有自己的隐痛。”
杨慧说:“她弟弟?感觉她爸妈对她弟弟远比对她上心啊!不过她们家那么有钱,我家要是那样,我爸妈对弟弟上心我觉得也可以接受。”
苏心圆说:“哎,不患寡而患不均啊!我也发现李亚楠她弟弟就是她的死穴,她似乎一直在争取父母的爱,但这么挣也挣不过她弟弟,而且……嗯,我跟你说件事你不要生气哦。关于张君晓的。”
杨慧说:“都过去那么久啦!他人都在美国了。什么事?”
苏心圆说:“我有个同一高中的师兄,就是那个申请到耶鲁的,和张君晓一个宿舍,有一次他跟我说,张君晓以前根本就没想追李亚楠,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李亚楠,也就没动那个心思。结果,就在咱俩绕着操场跑圈儿的那个月的某天,李亚楠忽然就加了张君晓的微信,就开始和他聊天,第二天就表白了。张君晓一听系花儿表白,二话不说就从了。”
杨慧一愣,说:“啊?我根本没想到是李亚楠追的张君晓,不过看起来张君晓长得确实有点矬啊!”
苏心圆双手一摊,说:“这你还没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么?李亚楠就是看你喜欢张君晓,就去找他表白了。我看啊,她大概谁都不喜欢,但就是想享受被人喜欢的感觉。一方面和张君晓表白了能气你,另一方面,大概张君晓个方面都不如她的条件让她感到安全吧。”
“她气我干嘛?”杨慧还是愣愣的想不清楚。
“因为你没有兄弟姐妹、你是独生子女啊!”苏心圆说完这句话,电话忽然响了,她冲杨慧做了个抱歉的表情,接起了电话,没几分钟就挂了,笑眯眯地对杨慧说:“你社会实践的事情我帮你搞定了。我们下一集这学期有个周末去打工子弟小学看周末班的项目,你要是全勤参加了,可以算0.5的社会实践分。看班就是坐在前面看着小孩儿写作业,你自己也可以看书学习,这活儿好吧。你爱不爱我?”
被这好消息冲昏头脑的杨慧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等她反应过来时,她欢天喜地地抱着苏心圆喊,说:“好爱你呀圆圆!好爱你呀!我最爱你啦!”
俩人在宿舍嘻嘻哈哈时,李亚楠从外面带着一股风回来了,她看见杨慧抱着苏心圆俩人笑成一团时,幽幽地说:“圆圆你就那么被慧慧抱着,不怕被她那一身大肥肉压死啊!”
宿舍温度瞬间降到冰点,可恨的是,苏心圆又什么都没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嗖的一下就钻进自己上铺床帘里去了。但此时,不知道是解决了社会实践的问题让杨慧有了底气还是她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边缘,此时她忽然“哐当”一下把自己桌子上的一个马克杯掷到了地上,又踹了一脚,那被摔成两半的杯子又“哐当”一声撞在了李亚楠的桌腿上。虽然摔杯踹杯也没用几秒,但压抑在杨慧心中的怒火已经发泄了出来,一个想法电光火石般地闪现在杨慧的大脑中——
“对,就算我胖我一身大肥肉,我也是我爸我妈和我奶奶的唯一,他们给我百分之一百二的爱。你长得瘦,你长得好看,你天下最美,可你爹妈不也只向着你弟么?呵呵,你以后少来这一套,自己爹妈都不喜欢你,像谁瞧得起你似的。”
说罢,杨慧快速收拾了书包,出了宿舍,扬长而去,没走几步,就听见宿舍里传来一声尖利的哭嚎。李亚楠的。从那天起,她俩就不再主动和对方说话了,宿舍里那种维持了两年多的微妙平衡终于被打破了。杨慧倒觉得没什么,反正李亚楠也不跟她说话了,倒也没人再针对她了。
解决了李亚楠的问题之后,杨慧按照苏心圆的指示加了她们下一级社会实践组织者葛予安的微信,被安排每周六和周日去子弟小学五年二班看自习。这活儿其实蛮轻松的,本来也没用几个小孩儿周末到学校写作业,她也可以在讲台上看自己的书,大学里的功课也没有耽误。小孩子们很质朴,有时候也喜欢和这位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姐姐一起聊天,问问大学生活什么样的,姐姐平时都怎么学习的等等。杨慧看着眼前的小孩,想到李红玲也是五年级时扔下她出国务工的,内心有些凄楚,但这凄楚也只不过转瞬即逝——她发现,随着时光的流逝,自己这几年似乎对李红玲这件事并没有那么执着了,有些小情小绪也渐渐放下了,虽然李红玲离去那天的身影依然还深深地烙在她的记忆里,她也十分地想念她。
“周小童,你觉得慧慧姐长得像不像向老师?”在参加社会实践的第三周课间,一个叫刘婷婷的小女孩当着杨慧的面问她的好朋友。这位长得又黑又瘦、但眼睛亮亮的周小童仔细端详了一下杨慧说,“确实很像诶!尤其是鼻子,和向老师一模一样,慧慧姐,向老师的鼻子也像你这么挺。”
杨慧问刘婷婷和周小童:“那谁是向老师呀?”
刘婷婷说:“向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呀,她长得可漂亮了,又高又瘦——哦,不过她有宝宝了,现在不像以前那么瘦了,但还是可漂亮了。她教我们语文和英语。她英语可好可好了,我觉得和外国人说得一样。反正我们都可喜欢她了。姐姐你虽然和向老师长得不是一模一样,但表情和鼻子特别像,特别特别像,其实你来的第一天我就想说了。”
杨慧笑笑,觉得这群小孩儿真可爱,虽然家里也像她家里那样,经济不甚如意,父母忙于生计,但这似乎也并不耽误她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向往。杨慧本不太相信这样一所简陋、破旧、并不追求升学率的子弟小学能有什么好老师,但听小孩儿们这样一夸,她忽然对这位向老师产生了些许好奇。而且,处于对李红玲的思念,杨慧特别在意自己身上所剩无几的和高高瘦瘦的李红玲的相似之处——从小别人就说,她的鼻子随李红玲,长得又高又挺,将来一定是美女,而且这种鼻子她从小到大都没在别人身上看到过。在对李红玲那夹杂着爱与恨、思念与怨毒的情绪的折磨下,杨慧似乎把母亲留在她身体里的样貌驱逐了大部分,但就保留了她那让人见之倾心的鼻子。这世上如果还有人能长这样的鼻子,会不会是李红玲呢?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在杨慧的脑袋里盘旋不去,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她无时无刻地不想着那位在子弟学校教语文和英语的向老师。她真的长了我这样的鼻子吗?她也确实又高又瘦吗?她……杨慧对向老师产生了千百个好奇和疑问,并在周五时下定决心,一定让刘婷婷和周小童为她牵个线搭个桥,让她见见那位长着和李红玲一样鼻子的向老师。
其实,她根本不需要让刘婷婷和周小童为她引荐,周六她一进教室,就发现一个高挑白净、留着披肩长发的女性在教室门口等着她。这位女性大概三十出头,鹅蛋脸,雪花腮,乌发如瀑,鼻梁高挺,杏眼含笑,在萧瑟的秋风里,她里面穿了一件高领宽松毛衫、下面穿一条牛仔裤配运动鞋,外面套了一件深蓝色的呢子大衣,肚腹处明显彭出,显然已是怀孕六七个月的样子。
她一看见杨慧进来了,忙上前拉住她的手说:“是杨慧吧,我都听我们班孩子说了,她们说咱们俩特别像,尤其是鼻子。我说,那我得认识一下,长这样鼻子的还真不多见。我家就住附近,下午没什么事儿我就过来看看,希望你不要介意。我叫向非声,方向的向,是非的非,声音的声,十分高兴认识你呀!”
她这一番话说得亲切温婉,像春天里的太阳一样照得杨慧全身暖洋洋的。杨慧在想怎么回答她的那几秒钟里,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果然,虽然她长得比小麦色皮肤的李红玲要白皙得多,而且眉眼五官也比有些英气硬朗的李红玲柔媚动人得多,但她的鼻子确实和李红玲一模一样,而且,让杨慧感到又开心又难过的是,她在向老师的眼睛里,看到李红玲带她吃肯德基那天一样对她关切无比又忧心忡忡的目光。“她经历了什么?”杨慧深深陷入自己的想法中,无法自拔,而向老师却也似乎读懂了她的心思,眉目含笑地看着她,也不急要她回答。
过了不知多久,也可能只是一瞬,杨慧终于把那种欣喜或悲伤到想哭的情感压了下去,握了握向老师的手,磕磕巴巴地说:“向老师,我……我见到你也,也很高兴。我,我真是高兴。”向老师的手温暖柔细,轻轻拂过杨慧的手心,离开的刹那像带走了杨慧的一缕魂,让杨慧恨不得就随了这温暖而去,管他什么社会实践,什么保研六级。但此时,向老师又笑吟吟地看着班级里的学生,说,孩子们,杨老师都来了,快回去坐好,乖乖写作业,我周一还要收呢。然后又转过来对杨慧说:“那麻烦你了,我先回家了,晚一些我再来。”
“她晚一些还要来?”杨慧猛地一惊,“她来做什么呢?来看我吗?不会吧?她一孕妇不应该在这么冷的天里来回走啊。可她说晚一点再来又是什么意思呢?”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杨慧一边维持着“作业班”的秩序,一边在讲台上做六级英语题,但她心思完全没在做题上,身体里的魂恨不得都跟向老师走了,哪还能分出一丝一毫心智在题上。
果然,在花了一个小时做了20个语法填空题之后,她发现自己只对了俩,而且对也不知道为什么对,错也不知道为什么错,其实,那些题说了什么、考察哪个语法,杨慧统统都不知道,在她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向老师那高挺的鼻子和她那明明很悲伤却又挤出笑意的眼睛。就在这时,教室里忽然暗了下来,杨慧抬眼一看,发现外面本来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暗了下来,没几分钟豆大的雨点就从天而降,噼里啪啦地打在教室的窗户上。周小童走到前面,打开了教室里的灯,虽然室内明亮了许多,但小孩们都交头接耳,很焦虑地说,下雨了没带伞回不去家该怎么办。杨慧也感觉很奇怪,昨天确实下了一场雨,所以今天她出门前特意看了天气预报,天气预报说,今天虽然温度低,但完全没有雨,所以她来看自习也没有带雨伞。但外面的大雨就那样哗哗地下着,不像秋天下的那种凄风苦雨,反倒有点像夏天午后的那种瓢泼大雨——这是怎么回事?杨慧怔怔地想。
大雨从两点多就开始下,一直下到四点多,还没有止息的意思。就在此时,教室门开了——虽然五点放学,但今天突降大雨,想来也可以早些离开——进来的是周小童的妈妈。周妈妈跟杨慧打了个招呼,喊了一声,周小童!周小童就像个小燕子一样飞到妈妈身旁,周妈妈给她套上雨衣,又给她换了雨鞋,打了一把大伞,牵着她的手、有说有笑地走了。然后是顾宇家长,然后是唐小西家长,然后是刘婷婷……这些家长虽然平时对孩子学习并不怎么上心,但今天下了雨之后,却像商量好似的,齐齐来学校来接自家孩子,让杨慧大感惊奇。
最后一个陈轩轩在五点准时被他爸接走之后,大雨依旧没有停歇,杨慧开始在社会实践微信群里发消息,问一起来看自习的师弟师妹们谁带伞了,可否一起回去。但群里消息沸腾,下一级的师弟师妹们似乎在计划着今天看完自习去聚餐,完全没理杨慧那茬儿。杨慧值得在教室的讲桌里翻翻,看有没有塑料袋一类的东西可以保证她的书和手机不被淋湿,至于她自己么,哎,从李红玲离开的那天起,就没人在这样的大雨天里给她送过伞了,淋就淋吧,都淋习惯了。
就在此时,教室的门又打开了,向老师挺着肚子走了进来。她依然穿着那件深蓝色的毛呢大衣,但脚上穿了一双雨靴,手里拎着两把花伞,柔声对杨慧说:“我就知道你没有伞,我来给你送伞了!还有,你晚上有事吗?如果没事,可以去我家里坐坐,我今晚炖的排骨,特别香,正好也可以等雨小一点再回学校。你看怎么样?外面的风还蛮刺骨的,我也可以借你一件衣服穿,你穿得太少啦!”
其实,就算向老师不邀请她,杨慧也想和这位有着李红玲鼻子和目光的人多待上一会儿,既然她开口邀请,杨慧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她把书装进书包,从向老师手中接过她的花伞,和向老师一起走进了雨里。
向老师家其实就在子弟学校对面的平房区里。和杨慧家一样,这片区域似乎早就说要拆迁但一直也没拆,故而里面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基础设施,路也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向老师虽然怀孕了,但她并没有受到日渐沉重的身体影响,在泥地上走得又稳又快,遇到陡坡还伸手去拉杨慧,好像生怕杨慧不小心摔倒一样。二人走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向老师家院子门前,杨慧忽然想到,她先生会不会在家,自己就这样进去会不会不礼貌。向老师像是看穿杨慧心思了一样,微微一笑说,家里就我自己,你不用赶到拘束,我们进去吧,这会儿排骨已经炖好啦!
杨慧就随着向老师穿过她家那和外面一样泥泞的小院儿,进到屋子里——一进到屋子里,她心里咯噔一下,这哪里是向老师家,分明就是李红玲离开之前,她在东北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