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之《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林耀华)

2023-03-30 10:30 作者:藏乡江南客  | 我要投稿

    《金翼》的小说体形式并不影响其属于人类学著作的本质。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它是真实的,是东方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同时,这部书又汇集了社会学研究所必须的种种资料,展示了种种人际关系的网络——它是运用社会人类学调查研究方法的结果。”“这部书所叙述的故事及其人物,活动的年代是自辛亥革命到日本入侵中国的30年;活动的场景是中国南方闽江中游的农村,从村落到乡镇乃至都市;活动的舞台是从农业到商业,从经济、文化乃至地方政治。”

    黄张两家的兴衰变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青年时代的东林和芬洲都遭受了贫穷和居无定所之苦。只是在他们偶然相遇并彼此谈论起在湖口开一个店铺时,通向成功的机会才来到了。第二阶段,黄家和张家开始遭遇麻烦和不幸。第三阶段,张家已经走向完全衰败,只有黄家仍然奋斗下去并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但政治和社会发展之快使黄家难以跟上潮流,最后,巨大的民族危机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促使黄家又回到他们最初的状态中去。

      “人类行为的平衡,也是由类似这种人际关系的网络所组成。每一点都代表着单一的个体,而每个个体的变动都在这个体系中发生影响,反之他也受其他个体变动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领域中也有类似的均衡状态存在。但这种均衡状态是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的。变化是继之而来的过程。人类生活就是摇摆于平衡与纷扰之间,摇摆于均衡与非均衡之间。当这个体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持常态,均衡就能保持下来。”

    我们除了了解人们为了保持均衡,通过不断调整内部关系以便彼此联系之外,还应该看到这种调整适应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各种技术、行为、符号及习惯的影响,这些总和称为“文化”。这些技术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及环境不同而异,它们制约着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人必须与其他哪种人往来,因而也就为他的体系和结构的组成提供了基本的规则。在我们研究人际关系时,自然不能只看到那些处于均衡状态的人们及其相互关系,还应注意到影响和干预了人们交往联系的文化环境(时时变化)。

    是什么力量能导致变迁产生,即破坏存在着的体系的均衡?

    第一,物质环境的变迁促使适应于它的技术变迁,结果带来了这个体系内人际关系的变迁。第二,由于一种技术上的原因所产生的技术上的变迁,也会导致人们日常关系的变迁。第三,人物及班底的变换也会促使人际关系的变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交往方式和不同的适应能力。一群人中一个新人物的替换或者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增减都会暂时影响到体系的均衡,直到这个群体内部成员之间重新调整以使彼此相适应。第四,一个体系之外在因素的改变时也会促使这一体系之中成员间关系的变迁,并波及这一体系的所有人员。

    从我们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由个人所组成的各个体系是如何互相联系的,又是按照哪些原则发生变化的。这些体系的均衡和不均衡的变迁并非没有原因。一个个体或个人同时是许多体系中的成员,并且与许多其他个体相关联这样的事实,使得一个体系中的变化就影响到其他体系的变化。许多体系之间存在着内部的相互关系,无论是像店铺与家庭那样具有共同的成员而同时并列共存的体系,或者是像家庭、世系和宗族那样具有从纵面联系起来的体系,都能表明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内在的相互关系。

    有句老话叫做“穷/富不过三代”。一个家庭或家族总是会在岁月的默默流逝中发生着不断的变迁,演绎着兴衰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太多、太普遍了,由此使人们得出了“世事无常”的结论。读完《金翼》使我想起了伯父曾给我讲过的民国时期发生在我们村的一个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在短短的20余年的变迁中真的可谓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主人公吴某从十六岁成为一家之主,由此开始了其快速发家的历程,但不到四十便落得个完全破败的结局。当其鼎盛时,大半个村子的土地都是他的,在其他邻近的村子也有其土地,可谓是当地名副其实的“首富”;当他完全衰败时,背井离乡,尽管离祖业故土不太远,只能靠租借他人的一点土地艰苦维持生计。后人谈起,多将他及他的家庭的兴衰归结于个人的“运气”。(这运气个人的命运、风水的作用所共同导致的)但读完《金翼》,使我找到了真正的答案。变迁是自然常理,无论是事物的内部还是外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就个人或一个由成员组成的体系来说,我们能做的是要尽己所能,认真、努力地适应和改变!


读书笔记之《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林耀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