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阳、四象这种框架分析问题的思路
不知道标题是不是正确,大概那么一个想法……
可以参考下这个思路。
它的核心用现代的词讲就是“分类、归纳、总结”…之后诞生的方法。
应该在某个/些投稿里强调过这个概念思路,跟学习有关系。
如果你进行了“总结”,它会诞生很多“私人化的思路”。
包括所谓“记忆宫殿”的“私人编码”!
——
拿一球来举例,没深想过这问题,可能它是‘中心对称’的吧……
随意从经过圆心的平面切一刀,就变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就是阴阳。
你要保证它经过圆心,这样才是在“逻辑上”对立的两部分。否则不是阴阳。
当然你可以用“随意切的一刀”去分析问题,但它的结论“不公平”,“逻辑上的不公平”!
如果从三维层面分析这个拆解的过程!只有两个“面”!
它包括了一个“面”(角度)的未拆解,一个“面”(角度)的二分拆解。
如果想均衡“立体”的继续拆解这个(球)问题。
垂直与刚才切面,过圆心,继续切一刀。变成了均等4部分。就是四象!
继续从三维层面分析后面这个拆解的过程!
一个“角度”的两部分拆解,另一个角度的两部分拆解!
继续换种方式重新切这个球。一个xyz轴坐标系,z轴垂直于xy坐标系。球心过原点。

按上图,切4刀,三刀是红色的,另外一刀是这个二维坐标轴所在平面(分成里外两个半球)。
这时候,分析这个拆解问题。
一部分的视角是2分法拆的(里外),一部分视角是3个颜色对立的六部分区域!
不可以直接用,但它可以当成中国人说的“6合、六腑、六爻”的思路……
标准“均等”的分法是,2层4个方向,3层9个区域,4个角度16个信息点……
也就是,
不同的分法, 有不同的“范畴”,不同的框架,诞生出不同的分析问题的“逻辑体系”!!!!!!!!
就是这个概念。
不同的“逻辑体系”使用的“公式”各不相同!!!!
至于使用什么分法,
就是不同角度该分多少部分。
看心情、看问题。
所谓的“思维导图”就这思路,但属于“毫无逻辑”的。
在其他地方回答过这问题。
比如一对情侣相处关系如何。
把他俩一起相处“状态”看成一个整体,
因为是两个人,某一角度分两部分。
另外一角度是对人的理解!
如果用星座,可以分成12部分;如果用八字,可以分成4部分、8部分……
拿《周易》来说,
它用到的几个范畴分别是,
2、3、6、8、64……可以忽略掉64……
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需要从内容里面去理解2、3、6、8这些概念的“逻辑”意义。
不理解么,你可能永远在那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大概就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