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作词作曲——怎么做词格1:段落划分
每个人做词格的习惯都不一样,所以做词格这事是没有标准答案。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怎么做词格的。
以《一点萤》的词格为例:
A1
1234 123456
1234 123456
1234 12 34 567
123
A2
1234 123456
1234 123456
1234 12 34 567
123
B1
12
1234
12 3456
12 3456789--
12
1234 123456 789
123
C1
12 34
12345
12 3456
123456 789
123 4567
12 3456789
12 34
12345
12 3456
123456 78
123 456
123 456
123
因为有点长,所以只截了一半贴出来,后面还有A3 B2 C2 C3。
其中A、B是主歌,C是副歌。A1表示第一段主歌A,B2表示第二段主歌B。数字表示字数,空格表示停顿,换行表示换句。
划重点:段落划分、字数、空格与换行。

(1)段落划分
词格里的段落划分只需标出人声部分,不需要标前、间、尾奏。
下面要介绍的ABC、Bri等名称是我自己的惯用称呼。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叫法,这个没有标准。
·主歌AB,副歌C
上面的《一点萤》是典型的ABC段结构,作曲只写了ABC三段旋律,重复排列后得到整首歌。大部分作曲都有ABC段。有些作曲没有B段,A段唱完直接就进副歌C了,比如忘川的《洛阳怀》、ilem的《勾指起誓》。
·Bri与Pre
有些歌除了ABC段以外,还会在C2和C3之间插Bri、Pre,比如=LOVE的《青春_サブリミナル》(青春浅意识),3:10进Bri,3:40进Pre。Bri和Pre在功能上是近似的,都是作为C2和C3之间的过渡,我区分它们的标准是,Bri的编曲更热闹,Pre编曲更安静。
在作词里,那些既不适合放进主歌,也不适合放进副歌的话,就可以考虑放进Bri。我自己的理解,Bri的歌词是全篇里感情/立意最明显的地方。
·创新的D段
有许多歌除了经典的ABC、Bri外,会在段落设计上做一些创新。有些段落,在情绪上相当于主歌A,但功能上又不是主歌A,我就把它叫做D段。比如忘川的《千秋梦》,开头的第一段,就是D段。

(2)段落的基本规律
·主歌A与B的区别
主歌为什么要分成A和B呢?因为在作曲上,A段和B段的色彩不一样。通常主歌A段是人声演唱的第一段,整体情绪比较舒缓,而主歌B段相比A段,通常更压抑、紧张。曲子由B段进入C段后,情绪由紧张转变为爆发、释放。
作曲方面,主歌B的节奏型、句式要明显区别于A段,听感上有明显的转折。B段情绪会比A段高一些。
作词方面,主歌B段力度要稍微强于A段,并且口吻上有明显的改变。
·情绪递进
作曲的基本规律是,从A段到C段,情绪需要逐渐的变强,作词也是如此。标出ABC段,方便词作检查段落间的情绪递进。通常一首歌词会在A段“小声地”讲故事,在C段“大声地”讲道理。
如果写完歌词,发现A段在猛的抒情:
人生在世
能几回有幸
长夜遇一点萤
寥落天涯终遇 一知己
(取自《一点萤》C1段)
而C段却在写景、叙事:
孤灯闲步
湖畔花细细数
风吹蒹葭
三两星落夜幕
(取自《一点萤》A1段)
A段的情绪高过了C段,那就说明有问题。
如果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别怕全部推倒重写。
ABC段的情绪/力度应当像台阶一样,一段比一段高。A段是平稳的开头。B段情绪呈上升状,快要爆发,但又还没爆发。最终情绪在C段爆开。
就像一个人在说话,越说越激动,越说越大声。

(3)从哪段开始写
·从副歌C1开始写
我自己作词都是从C1(副歌段)开始写,写完C段才回头写A。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先把情绪最高的部分写完了,再回头写A段,就能以C段的力度为参考,降低AB段的情绪。
新手写词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从A段开始写,一起笔就把情绪写的太高了,导致后面BC段无法进一步推高情绪了。也就是“写完第一段主歌,就把所有的话说完了”。这个错误其实作编曲也会犯,在主歌把情绪写得过高,到了副歌就写不出来了。
但这样写也有缺点,由于是先写C后写AB,BC段之间的衔接可能会接不好。
我之所以从C开始,是因为我作曲、混音也是从C开始的。我认为对于作词、作曲和混音,C段都是整首歌最重要、最值得花时间打磨的一个段落。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主歌平淡副歌精彩”,是胜过“主歌精彩副歌平淡”。
·从主歌A1开始写
据我了解,大部分人都是从A1开始写词,就像写作文一样,从头写到尾。这样写下来思路会比较顺,也不容易出现段落间的拼接感。
总之这事没有标准,从哪开始写,按自己的想法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