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233开始学日麻【2-2】——(别人的)进攻(思路)是(你)最好的防守(思路)


标题看不看括号其实是两部分内容,这里当然讲带括号的版本。
首先是接2-1,讲一个非常有用的技巧:筋壁结合判断。其实这应该放在上一篇讲,但一个是我当时懒了,一个是这真的不太初级。
设想一个情况,如果4张3s被打出,同时立直家打过7s,那么这里4s的安全度如何?答案是非常安全,甚至比一般的筋19更安全。为什么?
在没有3s壁时,打过7s的半筋4s仍然会输23s好形,35s嵌张,4s的单骑和对碰。而在有了3s壁后,前两种可能性就消失了。至于单骑、对碰4s的可能性,显然更低于19数牌(除非4s是宝牌),这也是为什么说在这个例子中,4s的安全度高于筋19。

一般情况下,5678需要切出一张时打8是常识,因为8的危险度基本总是低于5。但壁牌的出现往往会改变牌的安全顺序,上图中我自己的一个随手就导致了整局苦战。随着牌局推进,456的中张牌也有可能变得比123、789更安全。时刻根据最新场况做出判断而不是依据习惯打牌,是提高成绩的有力一步。
在筋、壁之外,最有效的防守理论毫无疑问是早巡外侧。如果防守目标在早巡切出2、3、4,那么其外侧的牌(2的1、3的12、4的23)就比其它的牌更安全一些。和筋牌类似,越早的「早巡」,其对应的早巡外侧也就越安全。
现物、筋是利用振听规则进行防守,壁是利用和牌原理进行防守,那么早巡外侧所应用的思路,则是「如果这个人不太菜绝对不会这么打」——其他三家的进攻思路。早巡外侧本身是一个值得新手牢记和应用的理论,但了解其背后的工作原理,是进阶玩家的必经之路。

如果对牌效率部分稍有掌握的话,这里切1m是第一感吧,之后2p、3s是可能的顺序,因为这些牌是牌效率较低的部分。假如按照以上顺序切出,若干巡之后这家立直,你没有现物、筋、壁可依赖,那么哪些牌是相对安全的呢?1p、12s是比较显然的答案。为什么?因为在切出2p后,牌效率的原理决定了你很难以1p对碰、1p单骑、23p两面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和牌了,3s对12s的保护同理。
换个角度,我们不妨看看它可能的听牌——78s听69s是一个不错的两面选择,立直平和并且有可能的断幺九;24m听3m嵌张差一些,没有宝牌的话默听断幺是个选择,有宝牌立直也无可厚非;如果抓的牌奇特,8p和其它某个对子的对碰也是有可能的。
那么这些例子中你有没有可能:
1、在处理1m2p3s之前,先打8s等之后的69s两面。
2、不是打1m等24m嵌张,而是打4m等12m边张。
3、先打掉6p,等一个8p对碰。
如果进攻效率合格的话,以上这三手都是无法考虑的吧。那么反过来说,早巡外侧正是利用这样的思路,构建了一个新的「不那么安全的安全牌」池。通常的起手不可能在早巡就拆掉688、788这样的复合型,也不可能有打4留1这样的情况——所以早巡打这些牌,基本意味着没有这些复合型——他们外侧的牌就更安全(里侧则显然是不成立的,因为还有其它的搭子可以保留这个进张)。
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在于「早巡外侧,什么才是早巡?」
我自己在打牌时,如果能保持全神贯注,使用的标准一般是「立直牌前再数两张手切牌,再之前的都算早巡」;更多的情况下其实我可能还会同时在做些别的事,不可能关注其他家到每张牌是摸切还是手切那么细,那么我会粗略定为「立直牌巡数-6」,也就是立直牌上面的那张牌开始,之前的算早巡。前一个标准的原理是对于这些复合搭子的处理通常是在一向听或二向听时才开始,那么再之前的足以成为早巡的保护。后一个标准一方面是估算,另一方面的显然好处是省事,对于新人而言,我觉得使用后一个标准即可。
揣测进攻思路这件事是非常具体和细节化的。一个相对还常见的例子比如立直家在立直前连续手切出31s,那么这里2s的安全度相对其他无筋牌就更好一些;如果这个手切反过来是13s,就没有这一层保护——在1334s这个牌型中,先切1s可以保留更好的牌效率;但如果只有13s,那么先切3s再切1s的「好牌先打」有助于之后的防守,这些关系往往是很微妙的。新手没必要去强求自己揣测其它家的意图,但从开始就保有类似这样的概念,对之后的成长应该是有益的。
跟本篇相关一个非常简单的思考题:为什么宝牌、宝牌边张会比其它同类型的牌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