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康复器械行业报告:需求与供给共振,业绩与估值双击

2023-07-25 09:19 作者:报告派  | 我要投稿

报告出品方:德邦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一、千亿市场需求+低渗透率,康复行业蓝海市场

康复医疗价值凸显,受众群体规模可达4.6亿

• 康复医疗为四大医学之一,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机构运营效率。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并称现代“四大医学”,对比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临床医疗,康复医疗以疗愈功能障碍为中心,通过改善、代偿,提高功能质量,康复医疗的及时、正确干预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多维度发展价值。
• 康复医疗覆盖全生命周期、多类不同疾病,受众体量庞大。康复医疗广泛覆盖老年康复、慢性病康复、残疾人康复、重疾康复、儿童康复、烧伤康复、脑卒中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多治疗领域,各细分领域均拥有庞大的受众体量,孕育广阔市场规模。




居民康复意识弱叠加基础设施供给有限,当前康复治疗渗透率低

• 受限于患者康复治疗意识弱、康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当前我国康复医疗渗透率有限。一方面,由于“生病后静养”、“伤筋动骨一百天”等观念根深蒂固,而当前临床医生也缺乏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引导,居民自主接受康复治疗的意识薄弱;截至2020年,中国医院康复医学科床位24.7万张,占床位总数的3.5%,与《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要求的5%标准仍存在缺口尚待补齐(差距10.6万张),距离《北京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中的2030年人均康复床位目标(即每千人0.5张)估算差距45.9万张。多因素影响下,我国康复医疗渗透率较低,2018年康复科出院患者占比仅为1%,对比庞大康复需求群体,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比发达国家成熟的康复医疗体系,我国康复医疗供给缺口明显、介入时机较晚

• 总体来看,对比美国、欧洲等完善的三级康复体系,我国康复转诊体系尚在建设初期,康复医疗机构、技师、辅具等基础设施配备率均存在较大差距,人均康复费用显著低于美国。




对比发达国家成熟的康复医疗体系,我国康复医疗供给缺口明显、介入时机较晚

• 分结构来看,我国康复科室更集中于收治神经康复及骨关节康复患者,感觉系统障碍、精神障碍等病种仍存在大量需求未得到满足;

• 分期限来看,当前我国的康复需求大多数在康复科室、康复专科医院完成,但除术后康复等常规需求外,骨科、脑卒中等手术在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至关重要,在我国仍存在较大空白区间,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较晚,影响患者手术预后。




多维度政策陆续出台支持康复医疗发展,基层康复治疗大有可为

• 政策鼓励下,康复治疗建设日益完善,民营康复医院和康复执业医师数量快速增加。政府及有关部门逐步加强康复服务试点,促进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优化医疗器械审批,鼓励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民营康复医院和康复执业医师数量快速增加,加速提高我国康复服务质量与发达国家水平拉齐。
• 医院端看,盈利能力促进医院康复科发展。康复项目按照服务单次收费,不受集采影响,是医院很好的收入来源。
• 基层康复医疗投入产出比高,有望在国家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大背景下释放增量需求空间。根据亿欧智库,相对于等级医院内康复,基层/社区康复是一种费用低、受益人群广的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姚建红曾提及,国外医院的康复人均费用100美元仅覆盖20%康复对象,而社区康复人均费用仅9美元却覆盖80%康复对象,基层康复医疗具备高性价比,为康复医疗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着力点。




康复治疗逐步纳入医保,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 康复医疗陆续纳入国家级、省级医保体系,为行业发展奠定支付基础。1)国家层面,原卫生部/卫健委、人社部联合多部门于2010年和2016年分别颁布《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和《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先后将多个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带动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正式走向规范化、快速发展阶段;2)地方层面,各省市自2010年以来,持续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持续拓宽康复医疗的医保报销范围,减轻康复患者经济负担。随着各层级医保政策的覆盖面持续加大,康复行业也将迎来新发展。




老龄化深化叠加政策支持,康复医疗产业规模超千亿

• 按照潜在床位缺口测算,康复医疗的潜在总投资规模缺口超1000亿。人口老龄化趋势叠加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康复医疗受重视程度有望持续提升,带动国家及民营资本加速推进康复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补齐床位缺口。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试行)》所确定的2030年康复床位为目标,根据民营康复医院披露的建设成本估算平均每张床位投资额,测算得康复医疗的潜在投入空间有望超1000亿级别。
• 按照公立医院康复科室缺口测算,仅综合医院康复科室新建所对应的器械投入市场规模已达500-1000亿。根据《2019年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全报告》披露的我国三级、二级医院康复科室配备率,未来综合医院设立康复科仍存在较大建设缺口。在康复医疗器械投入方面,根据翔宇医疗公司招股书,估算二级综合医院建设康复科大约需要500-1,000万元,三级综合医院需要2,000万元。按照平均每家医院需购置康复医疗器械费用500万-1,000万计算,仅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新增康复医疗科室的总市场规模投入将达到537亿-933亿元(按照2019年康复科室配置缺口为基准),康复器械发展空间广阔。




二、康复器械: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国产持续发力高潜力赛道

器械为康复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市场规模近千亿

• 器械是康复治疗的重要辅助工具,疗法丰富、受众多元。康复器械特指在康复医疗中用于康复训练与治疗、辅助人体功能提高或代偿的医疗器具。器械治疗作为非侵入式疗法,因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康复治疗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康复器械的的疗法、种类也复杂多样,其下游受众既包括公立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也包括家庭、个人等轻型康复器械受众。
• 政策支持下,需求端持续增长孕育广阔器械市场空间。需求加速刚性化,叠加政策支持,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至2021年市场规模从225.0亿元增长至450.3亿元,对应CAGR为18.9%,预计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将有望达941.5亿元,对应CAGR为15.9%,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认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项目推出如生殖抗衰、失眠/抑郁治疗等,相关公司预计将持续受益。




数年更新迭代,走向智能化、精准化和远程化

•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与行业供需格局的演变,康复器械经历了电刺激、磁刺激、电生理、康复机器人的技术升级迭代,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和远程化发展。我国康复器械产业在政策支持下自2011年来步入快速发展期,国产企业正加速追赶。




康复疾病需求具有复杂性,技术融合+智能化生态方案为关键发展趋势

• 以盆底康复领域为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涉及多种不同的问题,需采取多类融合治疗方案。由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往往涉及复杂的盆底解剖结构及功能机制,导致医生对于疾病检测诊断经验要求高。而盆底组织结构损伤更是涉及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血管多个不同的生理组织结构,对应电刺激、磁刺激、高频、超声等不同的康复疗法,技术融合+智能化生态方案成为必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 在创新进展上,随着深度学习、语音交互、计算机视觉、物联网等技术正不断发展及融合,持续赋能康复产业升级发展。




国产加速布局,康复器械公司近年业绩表现亮眼

• 在康复器械赛道,各厂商采用差异化的策略争先布局康复的不同高潜力赛道,推动各个产品技术持续迭代升级,形成百花齐放的竞争格局:

伟思医疗:以磁刺激产品为主体,以康复机器人和医美能量源产品为 “两翼”,跨科室布局神经电生理产品

麦澜德:垂直深耕女性盆底及产后康复,外延拓展生殖、运动康复等产品线

诚益通:深耕五大康复专科,产品组合丰富度高,重点发力基层大市场

翔宇医疗:产品广度竞争优势明显,疼痛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中医康复等多领域布局,已形成20大系列、500多种自有产品的丰富产品结构




---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医疗 / 健康 / 养老 /

医疗器械 | 体外诊断 | IVD | POCT | 医疗影像 | 医药产业 | 生物医药 | 医药电商 | 康复医疗 | 医疗信息化 | 智慧医疗 | 互联网医疗 | 远程医疗 |医疗机器人 | 医疗大数据 | 医疗耗材 | 医疗设备 | 儿科医疗 | 高端医疗 | 海外医疗 | 医疗租赁 | 眼科医疗 | 医疗租赁 | HMO美国医疗 | 大健康 | 健康体检 | 运动健康 | 女性健康 | 保健品 | 医疗美容 | 整形 | 美容仪器 | 连锁医院 | 民办诊所医院 | 宠物医院 | 互联网医院 | 医生人群 | 养老产业 | 养老地产 | 银发人群 | 人口老龄化 |

康复器械行业报告:需求与供给共振,业绩与估值双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