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概论》9.6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4)

2022-10-21 09:4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如前所述,一个国家的公民、企业、机关、团体为了偿还国外债务,必须用本国货币购买外币支付凭证        外汇,这就需要有一个两国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这种两国货币间的兑换比率或比价,就叫做汇率,亦称汇价或外汇行市。

  在使用金属铸币的条件下,两国的货币单位所含的纯金量或纯银量的比率是外汇行市的基础。这种比率叫做铸币平价。例如,在1929—1933年以前,每一英镑的含金量是7.32238克,每一美元的含金量是1.504631克,前者比后者大4.86656倍,这样,英镑和美元之间的铸币平价就是1英镑等于4.86656美元。如果两国的铸币不是同种金属,则根据国际市场上的金银比价进行折算。

  但是,铸币平价只是外汇行市的基础,至于每一时刻的外汇行市并不完全与铸币平价相一致,而是有时高于铸币平价,有时低于铸币平价。这是因为外汇行市受外汇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外汇的供求关系又以一定时刻的国际收支状况为转移。如果国际收支是顺差,则外汇就供过于求,从而外汇行市就下跌;反之,如果国际收支是逆差,则外汇就求过于供,从而外汇行市就上涨。

  在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外汇行市虽然经常发生波动并与铸币平价不相一致,但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因而外汇行市与铸币平价的差距终究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债务国输送黄金到债权国所需要的费用。这是因为当外汇行市与铸币平价的差距超过这个限度的时候,资本家就宁愿直接输出黄金去偿还债务,而不愿去购买外汇。可见,外汇行市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上运送黄金的费用。如果外汇行市超过这个界限,则发生黄金输出,所以,这一界限又叫做黄金输出点。外汇行市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运送黄金的费用。如果外汇行市低于这一界限,则发生黄金输入,所以这一界限又叫做黄金输入点。由于运送黄金的费用只占黄金价值的极小部分[1],因此,外汇行市只能在极其狭小的范围内        与铸币平价的差距不到1%        波动。在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外汇行市是比较稳定的,平均的外汇行市大体上等于铸币平价。

  在金本位制崩溃以后,纸币流通代替了金币流通,这时外汇行市就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不兑现的纸币,并不能稳定地代表一定数量的黄金,这时,外汇行市当然不能以两国纸币票面价值的比率为基础,而必须以两国纸币在一定时期内所实际代表的黄金量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资本主义世界货币流通和信用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战前,英镑曾经是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支柱,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把英镑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绝大部分国际贸易和债权债务的结算,都用英镑来进行。大战期间,英国的实力遭到极大的削弱,英镑的地位急剧下降,与此同时,美国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战后,美国倚仗它在战争期间取得的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和积累的大量黄金储备,极力向外扩张,一心独霸世界。它利用当时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极端虚弱、货币金融十分混乱的机会,通过它所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迅速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内容是:(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元保持同黄金的直接联系,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按照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用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2)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必须同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并以此来同黄金建立间接的联系。资本主义国家不仅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和国际支付的手段,而且还把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有些国家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金。这样一来,美元就成了等同于黄金的“世界货币”,取得了凌驾于其他各国货币之上的特权地位。美国利用美元的这种特权地位,把美元作为它操纵国际金融、实行经济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元帝国”。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激化,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日益衰落,美元的霸权地位逐渐发生了动摇。进入六十年代以后,美元便陷入了危机的深渊之中。资本主义各国对美元普遍产生了不信任,它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美元,出现了接二连三地抢购黄金的风潮。黄金价格猛烈上涨,美元汇价一跌再跌。在美元危机加重的情况下,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从1971年8月起,对外停止美元兑换黄金。接着,在1971年12月,又宣布将美元贬值7.89%,即从原来35美元贬低到38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这是从1934年以来美元的第一次正式贬值。1973年2月,再一次宣布美元贬值10%。这深刻地表明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垮台和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


注:

[1] 0.5-0.7%。

《政治经济学概论》9.6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