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时尚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2021-12-08 23:32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中国时尚文化如何影响世界?

参与:冷芸时尚8群群友
时间:2021年11月20日
庄主:禹璞-西安-微粒时尚

▼ 本文章的语音版可在喜马拉雅APP上,“冷芸时尚博士”中的“时尚商业问题深度讨论”中找到。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中国传统服饰的热度逐步在升温,但为什么无法突破圈子消费,影响力始终在小范围内。如何突破壁垒,提高中国文化中的时尚元素的时尚影响力,是中国时尚业值得思考的方向。



|一|
如何开启中国服饰时尚文化的自信?

1.当下世界的服装服饰时尚文化格局

庄主:
当下时局,国际上能够具备自己服装时尚文化和特点的城市或区域有哪些?纽约,香港、伦敦、巴黎和洛杉矶位居其后,排在前十位的其它几个城市还包括米兰、悉尼、迈阿密、巴塞罗那和马德里。

芸友生姜:
在我的认识里,当下世界的时尚文化潮流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一些亚洲国家包括我国正在发展阶段。另外小众文化风格潮流也变得丰富起来了。

芸友张丙涛:
关于开启自信这方面,按照时间序列而言,我分析过美妆和服装,实际上是随国力而浮沉,日韩亦如此,真正的自信还得看文化自信。发达国家中,我认为新加坡得加进去。虽然他们地盘看起来小,但集中了很多跨境电商,也可能是未来SHEIN的大本营。

芸友叶志丹:
当下世界时尚的话语权还是在欧美的几个国家,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

芸友Ms KK:
瑞士这两年也有蛮出众的小众品牌。


2.时尚文化当下的影响力金字塔

庄主:
虽然每个时尚之都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按金字塔原理可能排名也有先后顺序。大家觉得每一季或者每一年对大家理解时尚行业最有帮助的是哪个时尚之都呢?

芸友张丙涛:
时尚之都内部也有鄙视链。

芸友MsKK:
商业设计中的话,趋势还是得看米兰和纽约。

芸友张丙涛:
认可,米兰算是金字塔顶尖。

冷芸博士:
为什么是米兰,而不是巴黎和伦敦?

芸友张丙涛:
我以为顺序是米兰,巴黎、伦敦,纽约。因为米兰是意大利文化自信开始,文艺复兴为源头。


3.从历史看时尚影响力金字塔以及文化的影响力

庄主:
米兰和纽约的趋势是领头羊,依据是什么?

芸友张丙涛:
意大利时尚早期兴起于佛罗伦萨,后面到米兰,直到法兰西帝国的崛起。最后才有英国时尚的崛起,纽约的外来文化灌输,当然这是我一孔之见。

庄主:
欧洲也是在中世纪之后逐步开始建立体系,文艺复兴达到一个阶段的高度。

那么大家觉得现在的西方时尚有多少比例是在吃自己的老本呢?我想听听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

芸友张丙涛:
香奈儿之前是吃老本。香奈儿之后工业化量产,商业价值凸显。后面几次工业革命带来国家国力的上升,我认为影响了后期老牌时尚之都的地位。

芸友殷辉: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品牌,跟朋友聊过,中国刚富裕,还没有起到引领的地位和作用,我认为还需要时间。文化自信还需要慢慢来,并且向外渗透。中国的市场规范性还不够。

芸友Ms KK:
我工作时会先看米兰的时尚。在米兰会看到一个总的趋势,因为顶级奢侈品汇聚得最多。比如主题灵感源于哪里?纽约的话可能对于设计落地有一个提示,比如色彩、廓形和工艺细节。

芸友叶志丹:
我个人是认可米兰,巴黎、伦敦的影响力的,至于纽约还是弱一些,这个当地的时尚起源基因有关。

芸友生姜:
西方时尚发展到现在基本的服装形制是一以贯之的,很多服装基本形态没有变化,但是创新一直在进行。

芸友张丙涛:
这个观点我不太认同,分开来看,论成就是做奢侈品这种需要沉淀的,是随着经济的膨胀而爆发的。我认为这是螺旋式上升,并非瀑布流式发展。经济的高度繁荣,政治环境的宽松会带来文化的爆发。

庄主:
是。我问了一些时尚行业内和其它艺术领域的从业者,一个不完全准确的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们所能够表现和展示的文化体系和艺术,时尚这些显性条件,还远远未达到我们老祖先的水平。这也是我非常看好中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和基于中国传统的时尚影响力的原因,因为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芸友殷辉:
对,前两天我还在想中国风和新中式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在设计领域如何区分?

芸友生姜:
我对于欧美历史文化进行一些补充: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时尚主权紧跟海上争霸更替。先是荷兰成为海上霸主,流行荷兰风,紧接着是德意志,然后又是西班牙。

17世纪下半叶,随着法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宫廷对文化艺术建设的重视,使得法国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以及世界时尚的中心,并一直保持到20世纪中叶。


4.中国的时尚要展望未来,也要回顾过去

庄主:
所以就我的理解,多看历史,读懂历史,理解社会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与核心尤其重要。西方的时尚为什么觉得容易理解,好上手,原因是更容易学会以及读懂,但是眼下的问题是出现了很多无法被大众审美理解的新时尚风向。我们很难静下心认真的从文化层面去深究,大多数是照猫画虎的显性学习(类似版型,纹样等)。没有一个有价值的核心文化或价值观支撑的国风,都是伪国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看很多国潮国风会觉得有些奇怪。

芸友Ms KK:
我感觉现在的国风都是回顾过去。

芸友殷辉:
中国需要的是创新的新中式。

芸友婷仔:
过去中国的教育体系过分注重技能的培养,美育起步晚,导致大部分人缺乏对美的追求。

芸友叶志丹:
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再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自省基础上,再造中国经典时尚设计文化。

芸友殷辉:
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中国市场营商环境不够好。

庄主:
对,造物思想的基础是需求,而产生需求的基础是社会性。所以我们回顾过去究竟是回顾什么?仅仅是将当时的服装款式复原吗?

芸友张丙涛:
大家有文化寻根的执念否?我以为描述的这个现象是螺旋式上升的必经阶段。

芸友生姜: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符合当下时尚文化发展需要的部分,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庄主:
这一点我的感觉是一个阶段的螺旋上升,然后是断崖式下跌再上升。中国历史上文化断代的节点太多了,多元的文化也让我们探索难度增加。

芸友张丙涛:
日本1980年代的爆发和膨胀,韩国1990年代的腾飞,泥沙俱下,现在有时尚否?

芸友叶志丹:
任何当下的时尚都是适合当下的时代的风格。

庄主:
个人感觉唐宋明分别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高点,之后便再也没有到达那个点。其实唐、宋、明的艺术发展也是基于强大的国力,才有文化发展的基础。

芸友张丙涛:
汉唐盛景,我从《妖猫传》里面的场景引发了憧憬,这些传统艺术的延袭真的可以让我们内心文化有根。我以为现在就是最合适时尚发展的时代。

庄主:
第四个问题中的展望未来,其实也是因为国家仍在成长期,所以文化体系的建设和发达程度,和国力发展肯定是同步的,所以未来还是值得展望的。我更多的困扰其实是,我们是不是有更好或更高效的方法能够让我们回顾过去和发掘历史上的体系核心?

芸友叶志丹:
经济的鼎盛才有可能带动文化思潮的繁荣。时尚的文化属性一定会随着国力的增强,形成我们独特的标签。

庄主:
时尚是轮回的,我做IT行业的时候就认同这一点,创新不是凭空的,一定是欣赏的量激活了创新的质。

芸友张丙涛:
我认同时尚是轮回的,但我以为不应该反复去追溯,企划的缘起可以这么讲,但轮回更多是提炼亮点复苏。

庄主:
目前市场上很多的汉制,宋制和明制作的汉服,其实做到高还原度复原都是很难的,那么不好还原的原因除了历史不清,还有时代需求和审美的差异。那么现在的人为什么会觉得汉服美?这是民族同情还是真的因为美观呢?

芸友殷辉:
我觉得是因为文化自信开始萌发,但很模糊?

庄主:
对的,所以即便回顾过去,我们要的也不是复原,毕竟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但是不搞清楚历史,我们就无法知道制式,纹样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这样用?又会导致用错地方导致不伦不类。现在的国风空洞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只是形似,没有原因,没有文化。

芸友叶志丹:
追溯是为了汲取精华,得意传承创新,形成适合我们新时代的时尚文化。


5.时尚的背后是文化,时尚文化的自信为何取自历史?

庄主:
曾经我们的自信是来自历史。但是现在随着国家强盛,慢慢的我们到了需要强大自信的阶段。

芸友叶志丹:
我觉得现在很多所谓的国风根本搭不上边,有的甚至在T恤上印几个汉字就叫国风。

芸友张丙涛:
我以为螺旋式上升时当不拘一格,没有谁可以一家之言,遍地商人下夕阳烟的意义在于此。

芸友婷仔:
玩汉服的人很多都是学生,是不是由于精良制作的汉服成本太高,而选择了比较廉价的,从而直接造成美感低呢?

芸友Ms KK:
这是其中一个,还有一个是汉服圈大部分人没有追溯过汉服的历史,而是受市场导向影响。

庄主:
复原的成本肯定会高,但是创意国潮是时尚的款式承载着悠久的文化,从我个人来看接受程度更高。

芸友张丙涛:
到底何为国风呢?是汉唐盛景,还是乐府诗篇?寻根是为了找源头,让设计更有脉络和自信,只是我对这块一直存疑。

芸友生姜:
我认识大部分会穿汉服的人是能欣赏汉服的美的,因为对它的文化是认同的,受到了熏陶,对相应的美学体系也更容易理解。当然现在市场上的汉服复原款和各种改良款都有,看大家自己的需要。

芸友殷辉:
我觉得是对儒家和道家的体系认识,认知要从中国哲学开始。

庄主:
汉唐盛景之下,是等级制度决定的制式,也是封建社会之下,民众和艺术家构建的社会体系和文化体系。

芸友婷仔:
对,款式创新的话,我觉得对人的现代时尚以及我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要求更高。



|二|
服饰时尚文化对世界观影响的重要性

1.服饰时尚的文化是否会影响人的世界观

庄主:
刚才我们讨论到,追古其实是在挖掘古时的文化,那么从服装的时尚流行的表象上,是不是又会影响到世界观呢?虽然说衣食住行,智人通过解决工具的使用,实现了从生食到熟食的演化,紧接着便出现了遮体的需求,从而可见世界观塑造的根本是来自需求,那么对时尚的需求和理解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世界观的建立。这个是句大话,但是其实也说明每个时代的主流时尚趋势实际是代表了时代的意识需求。

芸友张丙涛:
会,比方以前法国人对女性的束缚,那种衣服是当时时尚,但也是病态的美。而那个时代,肺结核也能够成为一种富贵病和贵族病,潮红的脸,虚弱的身体也是一时流行病态美,其实影响了人的世界观。这在我看来只有相关关系,没有因果关系。

芸友Ms KK:
时尚不是流行,时尚应该是个体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芸友婷仔:
是世界观影响服饰,还是服饰与世界观相互影响呢?或者说这是不是更准确地归为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呢?

芸友张丙涛:
也许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

庄主:
是的,一小部分人的世界观影响了时尚,同时时尚又影响了另一群人。

芸友叶志丹:
是的,我认为是世界观的多元影响了服饰文化。

庄主:
每个行业都有意见领袖,包括个人和品牌,所以这些领袖的世界观,也是每一年的趋势引导。

芸友生姜:
我认为世界观对服饰的影响更大,也不能忽视相反的作用。

芸友婷仔:
拥有话语权的人创造时尚,时尚反过来影响所有人的观念,可以这么理解吗?

庄主:
是的,角度不同影响不同,层级不同方向不同。一定程度上,这就是影响力。

芸友张丙涛:
世界观的变化是隐性的深刻影响,影响了显性的服饰潮流,审美。

芸友殷辉:
世界观是指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用什么样的时间段的眼光去看待与分析事物,它是人对事物的判断的反应。它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芸友叶志丹:
任何一种服装风格的大变化,背后基本和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就比如女装从洛可可风格转化为短裙。

庄主:
对,所以世界观承载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需求以及责任的认识。这也是之所以时尚为什么也称之为宗教。


2.时尚文化对世界观的建设的帮助

庄主:
你觉得宗教的目的就是控制,控制思想,控制行为。那么对于时尚,我们是不是被西方的时尚观点控制了思想,控制了设计行为,以致于影响了出发点和结果?

芸友殷辉:
宗教有存在的意义,并不见得是为了统治,曾经被用于统治。

庄主:
只要是有体系的文化就会起到控制的作用,那么时尚必然也可以,但是一种文化体系只会影响一部分人,幸而我们还是生存在多元的世界。所以,我想问一下大家,现在能否认同时尚文化其实会影响一部分人的世界观形成呢?

芸友殷辉:
这跟控制没有关系,是一个发展的必然。

芸友婷仔:
我认为会,不是显性的,而是潜移默化的。我觉得时尚有很大程度上的非功利性,但也不排除被用作统治的工具。

芸友张丙涛:
也许是看我们现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它影响了时尚文化的发展。


3.头部品牌的营销是对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营销与塑造

庄主:
这是文化的可怕也是追古的难点所在,需要的知识太驳杂和全面。

芸友殷辉:
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多在于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最后被时尚某些价值征服或者吸引。

芸友Ms KK:
但是品牌的理念的确是找到一部分的价值认同感。

芸友张丙涛:
貌似这点一直都在分拆,就是影响力方面其实一直在分流。

庄主:
是的,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参与到文化体系构建中的从业者都需要建立的一种端正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

芸友叶志丹:
时尚针对的也不是社会所有人群。

庄主:
影响力一直在降维,艺术也是,学术也是。

芸友殷辉:
顶级品牌还是有一些引领作用的,不能所有的引领都是不好的或者为了控制。

庄主:
但是作为每个人必须接触的文化,时尚文化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要重要得多。你觉得顶级品牌是在制造需求还是在满足需求呢?

芸友生姜:
头部品牌的影响范围大,吸引具有相同世界观的消费者,也可能对接收到这种价值观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说使人潜意识里原有的不清晰地价值观盲目显形。

芸友叶志丹:
顶级品牌的影响力没有错,我们探讨的是世界时尚的影响力和中国时尚的未来之路。

庄主:
是的,价值观的组成其实很复杂,但是是各路影响力的堆积。

芸友殷辉:
其实崇尚奢侈品的问题是亚洲国家的共性,并不是欧洲国家的共性,这是跟亚洲文化有关。在整个时代内卷的情况下,实际是影响力的掠夺,也就是流量的掠夺。而且亚洲文化就是重视社交、合群这些,在意别人的看法。

庄主:
是的,有国力发展的原因,但是影响选择的都会有引导。

芸友婷仔:
我同意,我觉得制造需求其实可以理解为挖掘需求,因为需求一直在那里。

庄主:
有目的就会有引导,而引导的手段是制造需求。


4.一家小的设计师定制店和时尚文化有关系吗

庄主:
以后有越来越多的这种小的设计师品牌或者设计师店,买手店,他们该如何参与时尚文化的共建呢?或者他们如何参与我们时尚文化自信的建立呢?

芸友婷仔:
文化的定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以此推导是有关系的。

芸友殷辉:
多看历史,多学哲学,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人文修养,设计能力,对客户都能产生影响。

芸友生姜:
小的设计师定制店可能是主流时尚风格,也可能是小众文化风格。小众时尚也是时尚文化,有些甚至比主流文化调性更浓郁。

庄主:
经济是物质需求,文化是精神需求。历史是故事,我真的希望从业很久的时尚领域专家能够多理解历史中的文化,再分享给新人,这个是传承,也是自信的基础。

芸友张丙涛:
若是我做定制店,若有主线可能走“窄精深”的路。若是扛不住,大约是算法制,望风而动,随时调整,抓热点。

庄主:
要用对的方法去建立自信,自信了之后的影响力也会扩大。现在国际的头部品牌都有自己的文化体系,基于文化体系不断地讲故事,营造需求,创造价值。

芸友殷辉:
你有没有觉得有些难度?建立文化自信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还需要教育和环境的配合。

庄主:
难才有机会,不是靠一个人去完成的,但是要去做,也是基于自信和自信的返璞。

芸友叶志丹:
现在有不少公司和买手,包括时装周愿意推出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这就是好的现象。

芸友Ms KK:
品牌是不是就是讲好故事,深耕理念呢?

庄主:
对,所以行业需要开放,这种自信是整个行业的努力。

芸友殷辉:
国内的服装定价体系,是出厂价*10是吗?

芸友张丙涛:
我认为定价需要看品牌定位,零售业态决定了倍率和覆盖人群。国内服装品牌的标牌零售价平均在出厂价的4-6倍。

庄主:
我认为定价主要看成本结构和目标用户,细分品类倍数不同。



|三|
自信来自基础,品牌出自格局,结果得自责任

1.服饰时尚文化是更容易传播的文化载体

芸友张丙涛:
我认为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吧?品牌的确出自格局,结果来自责任。

芸友张丙涛:

不过延展下,我以为品牌是首先是品牌创始人性格,先抄袭,后续有了第一点的基础,才考虑做个性代表的品牌。比方你看到尔克,匹克,金莱克,九州奔克,美克,别克,他们都是做到一定程度才会思考到要做成361°。

芸友殷辉:
是的,我每次询问,从来没有人告诉我逻辑推演,只告诉我这就是行情。

庄主:
这是忽视体系野蛮发展的弊病,但是以后的从业者会逐步改善了。


2.现在服装行业比较大的机会在文化体系的逐步建立与成长

庄主:
目前服装行业比较大的机会是不是参与了时尚文化体系的建设呢?其实我们每个人,不要拍脑袋,有计划的一步步去做这个行业,都是在逐步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时尚文化体系。

芸友殷辉:
我认为需要靠设计师们建设,我对自己的定位只是架设桥梁。


3.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大背景下,小众多元的时尚文化是趋势

芸友殷辉:
我是做奢侈品平行进口转代理的,正在落地对接国外的时尚经纪人协会中国分会,我想要通过这个通道去影响国外设计师,并推出中国设计师。

庄主:
在当下的国内或国际的时尚文化背景下,小众多元化的文化和产品需求是不是趋势呢?换个说法,就是头部品牌的影响力其实在被掠夺,被小私域逐步蚕食。

芸友殷辉:
多元化是趋势,中国需要品牌的是百家争鸣。

芸友张丙涛:
多元化一定是趋势,而且我计划做一个依靠3D软件设计,数模打版,算法模型来做预测的店。

芸友Ms KK:
相比起大众,目前小众品牌的崛起,他们的文化似乎更能捆绑相同三观的群体。

庄主:
是的,世界观有好坏,价值观有对错,百家争鸣才有高效发展的机会,也是基于需求的多元化。

芸友张丙涛:
这是我一直很疑惑的点,问过很多设计师,我也没有见到什么特别的见解。

芸友生姜:
追求个性化,发现和展现自我是当今的主题,我比较认同这种趋势。

芸友叶志丹:
假设我们中国有了不少小众品牌,那么在世界时尚就有话语权了。

芸友殷辉:
需要到国际上产生影响力。

庄主:
大量品牌思维的积累才有机会形成中国自己的时尚文化体系。

芸友殷辉:
中国文化目前要被国际认可是有难度的,还是要推出中国文化里面的精髓,让外国人认识理解并认同。其实很多国外哲学家都研究中国道家文化,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是零。

芸友张丙涛:
我跟很多设计总监,资深设计师聊,都更在意的是产品本身,背后的载体反而一直是抓热点“恰饭”,你说深度思考的倒是那几个独立设计师讲缘起,但那个不能变现。

庄主:
是的,所以要有很多人愿意去深挖,很多人愿意去总结复盘,很多人愿意去推动,我们才有机会整备行业的基础体系。行业是需要市场的,也需要理想,也可能是两部分人,共同推动。

芸友殷辉:
我分析这是国内营商环境不好导致的,不是没有这样的设计师,而是土壤还不够好。中国市场利润空间不够。

芸友Ms KK:
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做商业设计不需要我们多有创造力,只要抓准热点。

芸友叶志丹:
所以我们需要的不单单是多元的小众品牌,我们还需要具有引领作用的顶级品牌。时尚也不单单限于服装,还有其他,比如被爱马仕收购的品牌上下就是我们的骄傲。

庄主:
行业的营商环境现状其实也因为大部分行业外的人群无法准确理解行业的需求。

芸友殷辉:
这些文化的东西需要精力、需要物力、需要能力,但是现在无法产出,而中国产品的利润又这么低。

芸友叶志丹:
除了实物产品,我们也需要在世界时尚圈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中国人。


4.服饰时尚文化的自信建立在社会责任上

庄主:
社会责任不是要求大家的共识统一,而是需要市场,需要生存,但是也要有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但是社会责任往往出力不讨好,所以就属于情怀了。品牌影响力只是靠量大形成的,其实我个人认为有的是对自己产品的价值定位有问题,需求面出问题,导致后续问题。

芸友殷辉:
首当其冲就是企业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企业家精神。急需重建的就是教育体系,何其重要。

芸友张丙涛:
也许有时快就是慢,所以我一直在想,貌似灰度空间很足的东西,我看有人用深度学习做出了知图,有3D设计软件直接可以做傻瓜式设计,连版师里面也有直接勾股定律来解决制版问题的数学教授,选址可以用热力图,顾客画像我可以抓取,为何我不试试极致刻意“恰饭”呢?


5.文化、时尚、品牌、文化、时尚的循环的核心是文化的积累与创新

芸友生姜:
现在倡导商业公司和公益企业之间的共益企业。系统结构没有改变,看能力做贡献。

庄主:
我个人认为这个是行业性的循环。

芸友婷仔:
个人浅见一种是大渠道铺量,抢占心智;一种是品牌高度+忠诚度完成的。

庄主:
需求产生文化,文化产生时尚这是表象,表象形成品牌,品牌构成新的、对自己有利的新文化和体系,基于这个再出现新的时尚。国内的品牌建设仍然更重视品牌熟知程度,并愿意为此放弃前期的品牌价值,导致后期成长有限。

芸友叶志丹:
我们去抄袭西方的作品,到底是因为我们做不出更好的?还是不愿意花精力试错?

庄主:
这个是传播形式,载体和工具的改变,更恐怖的是能够传播的文化内容其实更加驳杂但却更加浅显。大部分品牌应该是想做自己,但发现无从下手,源自深度不够。西方的时尚为什么觉得容易理解?原因是更容易学会以及读懂。我觉得因为西方把审美标准输出给了全世界。而我们现在就要学习历史学家,专一研究某一个领域、阶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芸友殷辉:
人类文明不断发展,降低了世界对个人生存能力的要求,必然会出现一些人不需要做太多事也能生存。我觉得大部分是后者,又造成了大环境,然后又把前者的小部分给淹没了。美国就是因为经济发达,创造出了所谓的牛仔和T恤,又竖立了一个所谓休闲的标准,现在轮到中国输出标准了。所以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一直发展下去,中国引领是迟早的事情。

庄主:
所以我们要使劲学习,向外输出需求,形成影响力核心。国力代表着未来,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很多关注源自好奇,并不是对审美的真正认可。

芸友叶志丹:
我们中国不是没有经典,也曾有过高光时刻。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我们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没有耐力去做自己的经典。现在我们都在反思,都在着急,都想中国的文化地位能匹配经济地位。

芸友殷辉:
对,不能是简单地把中国以前复原的东西拿出去,那是古董,不是时尚更不是创新。

芸友叶志丹:
所以刚开始的纽约时装周也经历了不少才立住了地位。期待中国时装周,中国时尚周在未来也能成为世界的独特风景。


庄主总结

一、如何开启中国服饰时尚文化的自信
多看历史,读懂历史,理解社会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点与核心尤其重要。眼下更是出现了很多无法被大众审美理解的新时尚风向。我们很难静下心认真的从文化层面去深究,大多数是照猫画虎的显性学习(类似版型,纹样等)。没有一个有价值的核心文化或价值观支撑的国风,都是伪国风,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看很多国潮国风会觉得有些奇怪。曾经我们的自信是来自历史。但是现在随着国家强盛,慢慢的我们到了需要强大自信的阶段。

二、服饰时尚文化对世界观影响的重要性
头部品牌的影响范围大,吸引具有相同世界观的消费者,也可能对接收到这种价值观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说使人潜意识里原有的不清晰地价值观盲目显形。

三、自信来自基础,品牌出自格局,结果得自责任
我们每个人一步步去做这个行业都是在逐步形成我们中国自己的时尚文化体系。需求产生文化,文化产生时尚这是表象,表象形成品牌,品牌构成新的、对自己有利的新文化和体系,基于这个再出现新的时尚。国内的品牌建设仍然更重视品牌熟知程度,并愿意为此放弃前期的品牌价值,导致后期成长有限。所以我们要使劲学习,向外输出需求,形成影响力核心。国力代表着未来,中国还有很大的空间。现在国际上对中国的很多关注源自好奇,并不是对审美的真正认可。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


中国时尚文化如何影响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