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第三个凸笋——还是原厂加的

刷到这个视频:

注意第10分30秒起,他指出这支打.30-06全威力弹的Vepr,相比军标x39口径版AK / RPK增加了一个闭锁凸笋,对应膛压的增加。
当然,Saiga还有9x53R口径版,所以毛子 / 东欧正经军工厂出品AK里面,这.30-06的肯定不是最大。不过这些不提,本文只说增加的第三个凸笋。
——先来一张标准的7.62x39枪机做对比(可能是罗马尼亚造):

我以前有一支.308口径的Saiga,还是拇指洞托的Ver 21版,进口商是印第安纳州的RAA(Russian American Armory)。

记得很清楚它也是三闭锁突笋。网上搜搜图,居然也就是我当年拍的最明显:
http://forum.saiga-12.com/index.php?/topic/43027-3rd-lug-saiga-vs-psl-bolt/&do=findComment&comment=394453
这四张图正是我当年在saiga-12论坛其他贴里求助的,但图源是msn space早就完蛋。好在此贴的楼主当时给存下来上传到他自己这贴里——我老人家自己现在手头都没有……




继续看那贴,往后看几楼,多人把这东西的缺点说的非常到位——
来一句沈霍伊的梗吧:“修改原始设计要慎之又慎”
——它位置实在是尴尬。看上面最后一张图,擦痕明显。枪机框复进、机头推弹上膛的时候,这第三个凸笋给匣里下一发弹的压迫可以做到下图这样……

第一发手动拉栓上膛是没问题,手拉怎么也没有燃气推动的那么猛烈。一旦开火就FTF,上膛故障;更严重的时候如上——对,上图也是我当年拍的,发射药粒粒撒满机匣。
依然如上面saiga-12论坛贴大家在后面的总结,这个凸笋一定要小心打磨,伊兹玛什出厂是管杀不管埋的(Saiga 12霰弹枪,导气孔也有著名的质控问题。用户们甚至苦中作乐,来彼此嘲笑谁买到的可能是周五或者周一造——工人急着回家周末,或者是依然沉浸于周末的伏特加宿醉中……)。磨少了没用,依然牵阻下一发;磨多了……它剩下的部分就只是个样子货,和节套里对应的闭锁面无接触喽。我当时找了个枪匠给弄的,自此平滑如镜非常可靠。
这也回答了那贴楼主的疑问:为什么像罗马尼亚PSL、南修M76等等全威力口径大AK都是原始设计的双凸笋。他自己后面回复里也有比较的图,Saiga 308的两个传统位置凸笋已经比x39版粗壮了许多,足够可靠了。其实你把第三个磨过头是不怕的(当然,伊兹玛什官方言论说,这画蛇添足的第三个凸笋还起到了保证闭锁一致性,增加精度的作用……)。
回到全威力弹口径Vepr,除了最开始的视频以外,它的枪机细节图倒是不太多,比如:
https://welikeshooting.com/reviews/vepr-ii-308/

看出来莫洛(Molot)与伊兹玛什设计的区别了吧。
另外跑个题,莫洛的Vepr还有7.62x54R口径的,也是原厂出品。然而这个型号的用户就郁闷大了。搜vepr + 54r + fail:
https://www.ar15.com/forums/ak-47/VEPR_Failure_after_481_rounds/80-143954/
这简直就是另一个经典的“修改原始设计要慎之又慎”的例子。看下图,很多基于标准5.56口径AR,直接改成7.62x39,枪机就会是这样:
(图来自RECOIL杂志:https://www.recoilweb.com/best-7-62x39-ar-15-uppers-180100.html)

这里拍了一堆各种类似的7.62x39口径AR的枪机,可以看看被削到了什么地步:
https://www.gunownersofcanada.ca/showthread.php/26043-NEA15-in-7-62x39-my-Overview-Range-update-in-post-26-27-28/page2
再看看CMMG的Mk47,它的枪机与上述5.56基础上改7.62x39的枪机对比:
(图来自:https://www.ar15.com/forums/AR-15/Looking-at-putting-together-a-7-62x39-AR-advice-on-building-for-durability/121-747336/)

所以在大多数7.62x39口径AR上,至少抓壳钩是耗材易损件。但CMMG这个从.308改来的则要粗壮很多。下图来自:https://www.ar15.com/forums/ar-15/-ARCHIVED-THREAD----7-62x39-AR-15-bolt-/121-320403/&page=3
直观看看.308和.223机头的大小区别:

那么回到Vepr,想一想54R这个底缘弹的大屁股,就明白此枪为什么那么多问题了。单就这第三个凸笋而言,莫洛厂也在2014年末改过样式,如下面这个第三方做弹匣的作坊所总结的。旧式的能直接装他家大弹匣,新式的只能用原厂匣,或者自己动手磨掉一些……
https://stores.csspecs.com/vepr-54r-bolt-issues/


又,在网上搜来搜去的时候,还看到一个有趣的如下。就和各种.308的AR之间通用性很差一样,5.56的AK们也是百花齐放,各搞各的:
https://thinlineweapons.com/wiki/index.php/5.56_AK_Bolt_Comparison



不过说实话,找枪匠打磨了第三凸笋以后,我的Saiga 308还是很好玩的,从此也非常可靠,如AK般可靠。当时军剩NATO弹还货源充足,装个6倍POSP,轻松打到2~3个MOA。可惜犯傻觉得它有点长,给卖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