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无限内耗自己的反刍思维

2023-07-18 10:08 作者:福州台江心理科  | 我要投稿

01

什么是反刍思维

反刍思维(rumination)是一种反复关注自身消极情绪及相应事件的思维方式。比如:

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一遍遍回想导师对你说的那句“你的论文写的很糟糕”,以及老师失望的眼神……你开始觉得自己好像确实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陷入内耗的漩涡中。

很多人在经历过负性事件之后,反复思考事件本身与造成的后果,沉浸在负面的胡思乱想中无法自拔,却把如何解决抛在了脑后。就像反刍类食草动物一样,把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退回口中咀嚼,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反刍思维”。

02

反刍思维会产生什么影响

01

【身体影响】

反刍思维会影响我们的内分泌平衡,处于反刍思维中的个体不仅会导致饮食失调,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妇科疾病的风险。

02

【心理影响】

①消耗精神能量:反刍思维容易引发忧伤、愤怒等情绪,消耗我们的精神能量,削弱我们的注意力、精力、积极性等。

②加重抑郁情绪:反刍思维会加重负性情绪及抑郁症状,它促使个体将注意力聚焦在负面感受上,使其将自己封闭起来,并不断沉溺于所烦恼的问题,而不尝试采取任何解决问题的行动。

③产生社交焦虑:个体不断回想自己过去在社交情境中发生的负向事件,并增加负向自我关注,形成负向循环,变得越来越焦虑,对未来所接触的社交情境做出负向预期。

④疏离与破坏人际关系:长期的反刍思维会让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情感需求,如果我们不停地向亲朋好友抱怨我们的境遇,时间长了,他们也许会厌烦成为负能量的垃圾桶。

03

如何应对思维反刍

1、解决问题:将困扰自己的问题写下来,最好可以分点有条理的写下来。然后根据纸上总结的内容一一去思考方案措施,方法总比问题多。而这一过程还可以给本就不堪重负的大脑减负。

2、转移注意:思维反刍会困于负面情绪的牢笼,这时,可以做一些分散注意的事情,最好是自己平时比较感兴趣、可以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例如:放一首喜欢的歌、出门散步、看一场电影等。

3、独处思考:设置一个特定的时间用于独处思考。在这个特定时间之外,告诫自己:停止你的发散思维,我会给你特定的时间认真思考,但绝不是现在。现在请先做好你手上的事情。设置特定的时间后,时刻坚持成为习惯

福州台江心理医院:无限内耗自己的反刍思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