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我原本可以救更多人

----观《辛德勒的名单》有感
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利标志。二战时期,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其专制统治都是法西斯。
在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的法西斯的统治下,德国开始了罪恶的对外侵略掠夺活动,而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德国纳粹党实施妄图灭族犹太人罪恶行动的过程中。二战中,德国占领了波兰,并把犹太人进行了集中管理,被限制行动的犹太人很多生活用品都没有办法去满足。德国商人辛德勒就看到了这么一个商机,他利用金钱和德国军官打好关系,然后借助犹太投资商的钱,开自己的工厂,雇佣廉价劳动力——犹太人,做着一本万利的生意,甚至连本钱也是犹太人的,很短的时间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本来只要安心的发自己的战争财就好的辛德勒随着战争越演越烈,无数犹太生命惨遭屠杀:向他表示感谢的独臂老人、为阿蒙干活的男孩、在行刑队中游走的红衣女孩……漫天死亡的气息里,犹太人生命消逝的声音,狠狠戳中了他的良知。他开始对无辜的生命产生同情和怜悯,他决定救下这个无辜的民族。他记得住工厂里所有犹太雇工的名字,不惜散尽家财,用巨额资产与纳粹军官做交换,换来一份新建工厂的雇佣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1200名犹太人的名字。
这份价值千金的雇佣名单,被人们称作辛德勒的名单,一份代表生命的名单。

在德国投降后,成群结队、被辛德勒救过的犹太人用一颗侥幸逃过被德国纳粹拔下的金牙铸造了一枚质朴的指环,上面篆刻着一句希伯来语写就的经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看着来为自己送行的充满感激的犹太人,看着手上那闪着金光的指环,辛德勒终于难掩泪水,这个高大英俊的男人,当着一千多名工人的面,孩子似的不知所措,然后惭愧地泣不成声:“我原本可以救更多人,如果我一开始不那么挥金如土,如果我把胸前的这枚徽章卖了,如果我把这辆汽车卖了换钱……”他竟深深感愧于自己曾经的挥霍,那些风流场上流水的账单,如今都成了压在心头的条条人命。电影原小说作者,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在那些时代,圣人已经完全无能为力,对你已经没有任何好处,唯有那些讲求实际的无赖才能担当起拯救灵魂的重任。”毫无疑问,辛德勒做到了。

无疑,辛德勒是一位圣人,但是如果没有法西斯的统治,世界上本不用死那么多人,辛德勒也不用救那么多人,就现实意义来说,战争一旦打响,人人都是受害者,这个时候就要有人去补救被战争破坏的残碎的世界,我们敬仰他们的同时,也要想一下,他们本来不用救这么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