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四年纪事5
诸葛亮派邓芝接见孙权,孙权表现出犹疑不决的态度。邓芝自己上表说,“我这次出使,不仅是为了我们,也为了你们。”孙权看见表文后接见了邓芝。
孙权先是表达自己的担忧:“我也想和你们和亲,但恐怕你们难以抵御魏国,所以我才犹豫。”邓芝安抚说,“诸葛亮是一时豪杰,您是命世之才,占据险要之地,进可以兼具天下,退可以鼎足而立。如果大王派人质去魏国,魏国一定会拿捏住你,我们也不一定会帮助你,到时,你还能安稳吗?”孙权想了很久,肯定了邓芝的说法,和曹魏断交,恢复与蜀汉的外交关系。
《三国志·邓芝传》:(孙)权果狐疑,不时见(邓)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

这是黄初五年的事情,简略说一下,之后会展开:
邓芝第二次出访东吴,孙权对他的实诚感到佩服:
吴王【孙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
辛毗劝魏文帝暂缓进攻东吴,魏文帝不听,让司马懿镇守许昌。后来长江暴涨,魏文帝对此无可奈何。魏文帝曾料想孙权会亲征,但刘晔分析孙权一定不会来。后来孙权真的就没有亲征。
曹休发现孙权在濡须口,卫臻分析后得出结论,这是孙权方面放出的假消息。
(魏文)帝曰:「如卿意,更当以虏遗子孙邪﹖」 (辛毗)对曰:「昔周文王以纣遗武王,惟知时也。」帝不从,留尚书仆射司马懿镇许昌。
帝临望,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之,未可图也。」
大驾停住积日,吴王不至,帝乃旋师。
考核降者,果守将所作也。
出使蜀汉的使者张温后来被孙权排挤,死在家中。当初,余姚人虞俊分析他的性格特征,就知道张温的结局不是很好。
(张)温素与艳、彪同意,亦坐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卒于家。始,温方盛用事,余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无几何而败。
这些是《通鉴》黄初五年(224)记载的事情,作为接下来下一篇的提纲来写。所以引文全部来自《通鉴》,之后会补充原始史料出处。等待下一集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