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配、就绝配?索尼WM1Z+Z1R、乐彼LP6+QDC VX混评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文中言论不代表乙迷观点。
作者:fenlu
内文:
咳咳,四款器材,全部都超了10000,然而我的工资还没过10000。近来烧得其实不算厉害,凑出WM1Z和Z1R也是零钱换整的结果,物价高企,唯有追求减法,走少而精路线。
一直以来都有说法:索尼配索尼有"加成"效果,此处不止是信仰,还在于"调音"。最大可能是索尼调音师使用自家播放器为主要设备,来调试耳机;或反过来,用自家耳机,来微调播放器,毕竟现在有能力同时做好顶级播放器和顶级耳机的,除了索尼,想不出第二家。
作为消费者,这种玩法自然是最省心的。原厂搭配,心理一定是舒服的,只是这俩放一起的视觉效果,会有些"不搭":一个金光闪闪、磨砂手感,一个银色抛光、满是指纹,共同点倒还是有的:相比同类型产品,它们的吨位都挺厚实。

从时间线来看,这样的结果也不意外,"金砖"WM1Z诞生于3年前,而IER-Z1R上市不到1年,对于技术驱动型的索尼而言,这样的"隔代差"已经足够改变很多、颠覆很多。从产品本身来看,"绝配"的说法却也合情合理:同属于传奇般的"1"系列、又是"One Signature Sound"系列的拳头产品,产品的定位完全契合(喂喂,直接看价格不更简单嘛!)。
厚实吨位的背后,也昭示着索尼开始越来越追求极致音质的思路:起码咱的料是堆得很足的。秤砣般沉重的金砖外壳,由OFC无氧铜外壳镀黄金构成;锆合金包裹下的Z1R厚腔体,里面塞了一大一小两枚动圈和一枚特质动铁。
总之,付出的代价是背离便携,得到的可能是突破便携。因此前者把"醇音"系列的"醇"做到了极致;后者则被我私人定义为索尼新世纪以来最毒的人声塞。

好吧,接下来应该脱帽致敬的换成了"中国创造"。小伙伴带来了他的国产天花板级的"金银配"组合:乐彼LP6镀黄金版和QDC Anole VX-S,或者可以说是最贵的量产国砖和第二贵的国产非定制耳塞的组合。
两个厂牌都来自深圳,一个专攻播放器、一个专攻IEM,和索尼这样软硬件兼有、资源优势极大的巨头相比,乐彼和QDC似乎只有"另辟蹊径"才能保持竞争力,于是一个搬出了3000美金一片的Intel工业级FPGA,配合两枚成本80多美刀的AD5790 R2R芯片,另一个堆了10个动铁单元外加8种调音开关。

做了功课才知道,乐彼LP6系列是和目前市面最贵"随身听"——索尼DMP-Z1对标的。作为索尼 "1"系王者,"索六万"的体积过于夸张,LP6相比下显得正常了许多:大小更接近金砖,重量略轻,算是勉强能随身携带的范畴。
黄铜镀金、磨砂镶以实木背板,让"乐三万"有了些许玩物的情调。金砖相比下更有科技感——无论是显示效果的精细度、触摸操作的丝滑感、还是蓝牙等功能的扩展性上。而LP6除了直插耳机听歌、加耳放听歌、加解码耳放一体机听歌之外,似乎只能...盘它?

耳塞细节的可谈之处并不比前端少。QDC的变色龙系列一直以多种调音为鲜明特色,通过改变不同频段阻抗来调整响应幅度,典型的硬件调音,作为数年来国内最大的娄氏单元进货商,QDC在动铁的调校上自然驾轻就熟;
索尼近来则是疯狂创新,研发全新驱动单元,动圈、动铁兼有,甚至每一代都有大幅进化,于是短短几年就从调音怪异的XBA一代到如今颇为成熟的IER-Monitor专业监听动铁系列和旗舰圈铁IER-Z1R。

Z1R采用改进版MMCX规格的插针,VX为常见的2PIN 0.78mm插针,都很牢固
声音上并不打算打打杀杀,本来就是和友人的二人小聚,与其"碰撞",不如"交合"。单说两套金银配,"近亲组合"的天生默契感一听即得,毕竟是自己的心头好,声音已较熟稔:暖声,低频却不算多;
人声近,空间却不拥挤,配乐依然能拉开;中频润,感情充沛——之前提到本人坚信Z1R是索尼21世纪目前为止最毒的人声塞,就是因为以它为基准后E888的散、EX90的薄、EX700的刺、EX1000的干和XBA-Z5的暗...甚至同期出的IER-M7/M9两大高端监听,比起Z1R也是寡淡,要保持水润听感的高素质人声,似乎很不容易。

Z1R虽然凸出一截,实际佩戴却并无明显异物感,而VX的佩戴贴合度已经接近定制耳塞
另一套"深圳老乡恋"没有索尼套那样水乳交融,倒是把个性都发挥得淋漓——LP6号称以台机的架构为耳塞来调校,于是听来有种奇妙的矛盾:迅猛的气势,大开大合,却不粗糙;明明有十足的力道,但只取三分来控制。举重若轻下,VX的锋利感被"六爷"拔得异常明显。低频和中频的精准度和流畅度更是可怕,多动铁的衔接问题丝毫不能察觉。这回,温柔贤淑的Z1R遇到了泼辣干练的女强人呐。

虽音色更柔,可Z1R更吃推力,金砖单端起码开至70格音量才达正常声压,VX只需55格。金砖同时推响的情况下,VX的高音会有齿音出现,而Z1R完全没有,整体细节VX略多1分,空间感也更广1分。到了金砖4.4平衡口下,VX被驯服得有所收敛:齿音消失,人声年轻化,声场并无提升。反而Z1R的3D感追了上来,差距极小。
人声依然是索尼更好听,低音量感VX多1分。这个4.4口的意义,大抵有两点:人声位置单端略凹,平衡的位置回归正常;低频凝聚Q弹,速度响应更及时,快歌驾驭更佳。总之,平衡口让柔美女子有了基本的气力。

顶级产品的碰撞,有一点点差距就会被放大,一些难以察觉的微细节成为了胜负手:野心勃勃对标"索六万"的LP6,在"精致书生"金砖面前,乐音整体的致密感和背景环绕的纵深感都有级数的优势,在大场景、强节奏音乐的表现力上无可比拟,当然价格也是翻番。金砖较之六爷的亮点,在于过度更为平稳的中低频和hufi化但水润化的人声修饰上,既然力气不如你,我就和你下棋。
最后
两者的共同点,除了金灿灿、沉甸甸的铜壳子之外,内在都能明显反应录音缺陷:比如范晓萱的人声过于贴耳、Taylor Swift则有些干涩、靠后,至于不同的古典版本录音差异就不班门弄斧了。琐碎之言,多为主观,仅供交流。涉及产品性能应以官网参数和实际听感为准。
以上
作者:fenl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