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
我不懂哲学,或者那个玩梗的哲学。好像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对称的事物,例如,唯物和唯心,比如统计中的frequentist和bayesian,经济学中的keynesian和monetarist。以我的理解,形而上学并不是辩证法的双生子,而是一个独立的概念。通俗来说,是纸上谈兵,或者用不那么贬义的方法叫它抽象归纳和演绎。
我无非是在做这些事情。把实践的东西用理论概括下,然后试图去总结出一个规律,用高大上的数学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我们系因为比较偏重理论,做这方面的事情的人多过做实验试方法的人。无所谓孰优孰劣,对于统计学来说可能是后者更具推动作用,毕竟这是一门更加注重应用的学科,现阶段也是cs做机器学习的出尽风头,比如各种上新闻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什么的。但理论也会给实践者启发,让他们寻求到更好的方法论,之类的。
我相信做application的人一定也是理论上很厉害的人,只有胸怀宽大的人才能收到其他方向的启发,做出有创新性的成果吧。他可能自己不一定有高超的数学技巧,但肯定能读懂并深刻理解别人的证明。而一个好的理论学者,一般来说也不一定能写码实现什么东西,动手能力一般都不怎样,但对于主流的方法一般都会很了解。
一个真正伟大的统计学家,人类一百年也出不来几个,出来一个就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超越时空的骄傲,和普通人类并不在一个层次。他们可以加入群星璀璨的先贤行列,比那些实践调参数的人要高的多。就好像现在大家都或多或少听过亚当斯密的名字,却没有人记得几个日不落帝国的央行行长是谁。不过另一方面,现在的科研可能也是个瓶颈期,大家对于争名逐利,申经费发文章的兴趣还是多过所谓的创新吧。
都流行一种导师会给学生洗脑,让他们放弃找工作,而专心学术的说法。其实都这么大了,不存在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被轻松洗脑这种。就算有,要么是学生的情商实在太低而导师极度人精,要么是学生自愿被洗脑的。我觉得自己对未来很悲观,如果按照我纯自主的选择,以我的天赋和努力程度,并不觉得自己有加入人类统计学名人堂的一点点可能,但也许我并不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毕竟这个时候转去industry代价有点大了。如果可以再来一次,也许我宁愿去准备找工作什么的,然后普普通通地结婚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