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九上历史第七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拓展

2023-01-01 00:41 作者:衣不求华-食不厌蔬  | 我要投稿


              今天我们来聊聊法兰克王国,这是一个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年-843年),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大帝

   

在克洛维十五岁的时候便继承了父亲的首领位置,他的征战生涯也就此拉开帷幕。他先是统一了法兰克地区,再者征服了高卢,这两项行动让他拥有了成立法国的资本,最后他做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决定,那就是放弃自己民族所信仰的阿里乌教派,转而皈依了天主教,成为了西欧中世纪第一个皈依正统基督教的“蛮族”国王

那么,作为一个刚刚从部落状态下脱胎成基督徒的国王,他形象或多或少应该是有着“野性”的一面,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他却成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圣徒”形象。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以让这位蛮族首领摇身一变,成了位基督教“圣徒”呢?还需跟紧历史的脚步去探寻真相。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强大的部落,3世纪南迁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东北,定居于莱茵河下游地区,处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阶段。西罗马帝国开始瓦解时,法兰克人乘机扩展地盘。他的政治目光体现在了他与教会的合作,那时的高卢大地上,人们基本都是信仰正统教会,虽然克洛维的部族信仰的阿里乌教派也是基督教,但是却被打为了异端,因此就需要一个支柱来维系关系,所以克洛维就做出了皈依正统教会的决定。克洛维成了这个支柱后,他在正统教会以及教徒中就更加所向披靡了,管理起国家来那肯定是得心应手。481年,克洛维继部落酋长后,开始全力扩张,战胜了匈人,柔然人(阿瓦尔人)和日耳曼部落等法兰克其他势力。486年击溃西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占领高卢地区,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巴黎为都。   751年,宫相矮子丕平篡夺王位,开始加洛林王朝的统治。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大规模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

西欧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公元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西法兰克王国(843年-987年)、中法兰克王国(843年-855年)和东法兰克王国(843年-911年)三国。855年洛泰尔一世(中法兰克)去世,870年,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在墨尔森正式签订条约,瓜分了中法兰克王国的大部分。这个《墨尔森条约》给中法兰克王国留下的那一小部分,成了现代意大利的雏形;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则分别奠定了德意志和法兰西的国家基础。

条约内容

        根据条约,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洛泰尔仍承袭帝号,并分得意大利中部和北部以及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以西,埃斯科(斯海尔德)河、默兹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东地区,称中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分得洛泰尔领地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

条约影响

      凡尔登条约奠定了法兰西、意大利王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三个国家疆域的基础。

      中法兰克王国夹在东西法兰克中间的地带,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政治实体。在此后的历史中,其疆域一直是法兰西、奥地利争夺的对象,最后法国得到了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则保留了莱茵河左岸地区,1861年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成立新的意大利王国。

       瓜分剩下的部分构成后来的瑞士、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的领土。查理曼帝国的瓦解奠定了近代西欧诸国的基础。

   

三系分立

   西法兰克王国 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87年。公元987年,卡洛林王朝的路易五世去世,由于他膝下无嗣,使得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其后,神职人员及贵族们推举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为西法兰克国王。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西法兰克王国终由法兰西王国所取代。

   东法兰克王国 存在时间为843年至公元10世纪,疆域为德国中西部、奥地利、瑞士和阿尔萨斯(最后被法国吞并)。911年东法兰克最后一个君主孩童路易(Louis the child)无子而终,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便终止了,继承制度被废。962年2月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东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历史事件一般被认为是德国作为独立封建国家的开始。

   中法兰克王国 夹在东西法兰克中间的地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一个牢固的政治实体。在此后的历史中,其疆域一直是法兰西、奥地利争夺的对象,最后法国得到了大部分土地,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则保留了莱茵河左岸地区。1861年撒丁王国统一意大利成立新的意大利王国。

墨洛温王朝 Merovingian Dynasty

没落灭亡

查理统治了46年,他死于814年。他的儿子路易成为皇帝。查理在806年就已经规定了他死后王国按日耳曼传统由他的儿子瓜分,但路易决定不顾这个遗嘱而欲保存帝国的统一。

公元817年他发布了一个法令来防止帝国的分割,他的理由是皇帝的名称是不可分的,他指定儿子洛泰尔为副皇帝。他在他的法令中规定皇帝的长子继承皇帝位。他的这个决定获得了教会的支持,教会认为帝国的统一与教会的统一是一样的。这样一来帝国的主教介入了政治:他们成为皇帝儿子的对手。这些儿子们当然希望分国。从829年开始,皇帝与他的儿子们之间发生武装冲突。

路易死于840年,他的儿子洛泰尔成为唯一的统治者,但是843年他的三个儿子还是在凡尔登条约里决定三分法兰克帝国。帝国后来在855年的普吕姆分割、870年的墨尔森条约和880年的利贝蒙条约中又多次被细分。此后法兰克帝国再没有被统一过。各个不同的帝国部分发展出不同的习俗、民风、语言,成为了独立的国家。有一段时间里,人们还称分开的国家为东法兰克帝国、中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但约一百年后加洛林王朝消亡这些称呼也都消失了。只有西部的“法兰西”继续使用法兰克这个名字,而东法兰克帝国则演变为神圣罗马帝国,继续维持着罗马皇帝的传统。

克洛维
丕平

教皇求援

再了解一下丕平献土吧,753年冬,教皇司提反二世冒着风雪穿越阿尔卑斯山区来到法兰克王国。丕平十分尊敬的恭迎了教皇,并象征性的为其牵马,这是罗马教皇第一次在自己的王国内出现。法兰克的广大信徒、民众也对教皇的驾到,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迎,这使教皇感到无比的欣慰,长途跋涉的辛苦一扫而光。经过一段时间的详谈,国王与教皇签订了一个旨在“互相协助,互相保护”的盟约。司提反二世重新为丕平举行了加冕典礼,并赐给他的两个儿子以罗马贵族的头衔,教皇宣布:“禁止任何人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法兰克国王,违者将被逐出教门。”丕平承诺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所征服的意大利土地中,划出拉文纳至罗马的狭长地带,捐赠给罗马教会。

丕平进军

754年,丕平率兵护送教皇返回意大利,在阿尔卑斯山对伦巴第国王拉赫斯展开一场恶战,直到伦巴第国王保证归还教皇领地拉文纳以及教皇要求归还的全部罗马财产为止。但在丕平退兵之后,伦巴第国王并不遵守诺言。

756年,丕平两次率军南下,挥戈进入意大利。并且征服了伦巴王国,把它夷为平地 。

丕平献土

到了756年末,丕平已平定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丕平兑现了承诺,将征服的拉文纳 、利米尼 、 具沙罗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史称“丕平献土”

矮子丕平对历史的影响,首先在于创造了教皇国。中世纪罗马教皇风头很旺,为影响欧洲政治力量平衡的重要一极,甚至还出现了“卡诺莎雪地求饶”这样的事件,除了教皇身上的一层神光之外,“教皇国”这个物质基础更为重要。

而且,由于丕平献土缔造了教皇国,此后历代法国君主都以教皇的世俗庇护人自居(当然,这也有丕平的儿子查理曼的一部分功劳),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阿维尼翁之囚,也有了后来教皇国以法国为后台,阻挡了意大利统一的步伐。

当然,矮子丕平被列入有重要影响的帝王行列中,还因为他开创了加洛林王朝,他的南征北战为其子查理曼称霸西欧打下了殷实的基础。

矮子丕平与罗马教廷的结合,是当时最有实力者与最有名望者的结合,是新兴军事霸主与传统精神权威的结合,从而在当时纷繁错乱的欧洲政治秩序中脱颖而出。日耳曼蛮族文化与罗马基督教文化的结合,构成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


九上历史第七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拓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