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博知识点|隆兴寺、法兴寺

2023-06-26 08:42 作者:文博硕士考研资讯  | 我要投稿




古建筑

名词解释




来源:《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王巍著




NO.01


隆兴寺

宋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城内。寺以铜铸大佛像著名,故俗称“正定大佛寺”。创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原名“龙藏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扩建,元、明、清历代多次重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更名为“隆兴寺”。但现存建筑与整体布局仍保留着宋代建筑风格,是保存宋代建筑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一处古代佛寺。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摩尼殿、大悲阁、弥陀殿、韦陀殿、戒坛等,摩尼殿中保存有宋代泥塑佛弟子像和明代壁画、菩萨像。主体建筑大悲阁高33米,外观3层,阁中有高24米的北宋开宝四年千手千眼观音铜像。另有历代碑刻30余件,包括著名的隋开皇六年《龙藏寺碑》。

考查院校:2023河北大学



NO.02


法兴寺

十六国至清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城东南15千米的慈林山中。创建于十六国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唐上元元年(674年)曾改名为“广德寺”,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更名为“法兴寺”。元、明、清时屡有修葺。寺院坐北朝南,规模不大。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舍利塔、燃灯塔、圆觉殿和后殿。



文博知识点|隆兴寺、法兴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