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编制公务员
无编制公务员也称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机关与拟聘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任命的公务员。
名词解读
"无编制公务员"是公务员管理机制的一种创新,也是北京市首次面向全国招聘的一个新举措,是国家加强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举措,是打破公务员"铁饭碗"机制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激发公务员工作活力的"鳗鱼效应"的鳗鱼。"无编制公务员"在聘任合同期限、试用期、绩效考核、解聘、年薪等诸方面都有别于现任公务员 。
招聘双方将签订书面聘任合同,如果聘任制公务员未经批准在其他单位兼职的;患病或者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因订立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经双方协商,未能就变更聘任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等情形之一的,机关均可单方面解除聘任合同。
基本简介
无编制公务员也称聘任制公务员,是指机关与拟聘人员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而任命的公务员。其特点是:合同管理、平等协商、任期明确。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实行聘任制的是机关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
报考要求
两部门要求,相关人员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一般年龄不超过45岁(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具备拟担任职位所需的资格条件和工作能力。应聘者限报一个聘任职位,应于6月24日下午18:00前,将相关材料邮寄并以电子邮件发送到职位招聘单位。
考试测评分为笔试、面试、综合评价三个环节。笔试环节,资格审查合格人数与岗位招聘人数比例一般不低于5:1。面试环节,面试人数与岗位招聘人数比例一般为3:1。笔试、面试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有关要求由招聘单位确定和通知。
笔试主要测试与聘任岗位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面试主要测试应试者适应所应聘岗位要求的能力。综合评价主要是根据应试者的学历、专业、工作履历和业绩等进行评价。
聘用机制
双方将签订书面聘任合同,首批聘任合同期限为2至3年,试用期为3至6个月。聘任人员将依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其完成聘任合同确定的工作任务情况。考核不合格的将被解聘。
如存在试用后不符合聘任条件的;聘期内年度考核不称职或者有两年为基本称职的;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5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30天等情形之一的,机关也应解除合同。
职位分析
深圳初次试水到首都北京也推出聘任制公务员,能够看出国家在坚持招录聘任制公务员上的坚持,多地试行聘任制公务员说明今后公务员确实不再是只进不出的"铁饭碗"。
无编制公务员
通过对公告中具体职位的分析发现,本次公开聘任的6个岗位要求非常高。有的要求5年以上工作经历,有的要求相关专业全日制博士学位,有的要求良好的外语交流沟通能力,还有的要求熟悉我国和国外的科技、政策法规等发展动态。虽然专业条件较严格,但其他条件则相对较为宽泛,如并没有户籍限制。
对招聘职位报名人数达不到比例要求的,经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人员中直接选聘。这显示整个选拔方式科学且灵活。公告中"无合适人选的,该职位空缺"彰显宁缺毋滥的空缺机制。
这次考试测评中笔试、面试、综合评价3:4:3的比例计算考试测评综合成绩,大大高于普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在总成绩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