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音养心‖自制MV成公亮古琴《文王操》曲调欢快活泼最佳欣赏时间11-13点...

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黄帝内经·灵枢·邪客》中云: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与天地相参。
木、火、土、金、水即五行,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五种运动形式,角、徵、宫、商、羽是中国古乐五个基本音阶,最早见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五音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素问五运行大论》、《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血气形志篇》都认为:五音分属五脏,音韵可以使人“身心一元”,治疗相应脏腑经络和表里关系部位的疾病。即“乐者,亦为药也”。
*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 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 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
* 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五音疗疾“就是根据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音乐的特性,对应一天中的十二时辰,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徵音,相当于简谱中的“5”。徵调的风格欢快,轻松活泼,象火一样升腾,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调入心,对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血脉瘀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疗效显着。代表曲目:《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渔歌》等。
收听时间:中医认为,11~13时气血流至心经, 19~21时流至心包经。心包戌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从心经、心包经所归属的时间可以看到,徵音在午睡前收听较好,音量不宜过大,可起到较好的催眠作用。也可以在晚饭后收听,帮助消化,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收听时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到1小时。
适合人群:心的精气虚少,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低,可见心慌心跳,面色无华,脉虚无力等;如果心血虚少,脉道不充,则可见心悸、面色口唇苍白;心血瘀阻可见胸闷胸痛。所以伴有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心慌、心胸憋闷、胸痛、烦躁、舌尖部溃疡等症状的人群都可收听。
配合穴位: 按摩极泉穴、少海穴、少府穴,可清心除烦、改善睡眠、增强心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