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己所不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使再讨厌孔子的人,也会觉得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吧。
自己不想别人对自己做的,也不对别人做。然而人人都期待的是“人所不欲,勿施于己”。己所不欲的呢?看情况决定施不施于人。施于了人,被指出后便涨红了脸说到:“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我这个不一样。”大加辩解。人缘好的会有人争先恐后地前来助阵:“这情况不一样……”人缘差的则会争来一阵讥骂。似乎没有人在意,无论他是谁,他的确把己所不欲的施于人了。助阵的人在期待自己下次将不欲施于人时也有人助阵,而讥笑的人庆幸于自己这次没有做,便要把做了的那个人狠狠钉死,使其以后永远不能在自己将己所不欲大施于人时来谴责自己,甚至还能反咬一口呢:“你自己都做过这种事,凭什么来指责我。”
从不就事论事,仿佛做错了事是什么很可怕的东西,只要承认了就觉得很丢面子。
在乎讥笑,只会让人被死死钉在自卑上,抑或是加入嘲讽的阵营。这就是“所欲”吗?我记得没人想天天被笑话。
承认错误改过自新不是己所不欲的,做错才是。现在竟反过来了。
可悲。
202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