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小说“灵三部曲”,第一部“当”,第九章“赤发之魂”
隋耀感觉空气中的血腥味渐渐消失便睁开了双眼,这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片树林,但可以听到一些人在说话,于是隋耀闻声而去,接着进入眼帘的是一条黄土大路,在路的两旁都是一些树木,同时他隐约看到前方有几个人便走了过去。
当隋耀走近看到这几个人时,他却露出了疑惑又惊讶的神情,而这些人身上穿着的服饰就像书籍上的古代人,衣服和裤子都是用粗布做的。
隋耀开始疑惑着心想:“这个赤发少年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难道他找另一半鱼干已经千年?”于是隋耀带着疑惑跟随这些人往前走去。
经过一段路途后,在隋耀眼前出现了一座城池,高高的城墙看上去已经很久远了,而在城墙上面还有很多划痕。
这时,隋耀抬头望去发现城门的正上方写着“永安”两个字,于是他跟随身边的人进入了永安城。
城内大路的两侧都是店铺,但有些店铺已经关门了。
隋耀顺着大路往前走看到了一家甜糕店,店外还摆着鱼干。隋耀回想起鱼干的模样又看了一下四周心想:“是这里么?”
这时,有一位官兵顺着大路边跑边喊着:“敌人打来了,快到地窖!”接着隋耀看到街上的百姓都往一个方向跑,于是自己也跟了过去。
隋耀跟随百姓们进入了地窖,此时他听地窖里一位百姓对另一位百姓说:“不知道永安这次能不能守的住,士兵和粮草都不多了,之前将军书信至赋水和汝城一直没有回信,甚至连都城也不派援军和粮草来。而我刚到这里一年多,然后就接连打仗,不如我们也去汝城吧?”
隋耀听到后疑惑着心想:“赋水和汝城是哪里?”
过了一会儿,有人打开了地窖的门说:“没事了出来吧。”接着百姓们都离开了地窖,隋耀也跟随向外走去。
这时,走过来一位官兵喊:“秦义。”
此时,从隋耀身后走来一位青年,他看上去二十来岁的样子。
青年回答说:“秦义在。”
官兵说:“你去城墙换班。”
秦义回答说:“遵命。”然后秦义开始往城墙走去。而隋耀这时不知所措,他也跟着秦义前往城墙。
当隋耀走上城墙时却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
城墙下有一条很宽的黄土路,在土路的两侧各有一大片茂密的树林,而在城门外百米处的大路两侧堆满了石头,这两处石堆把大路和城墙形成了一个“凹”型。
在远处的黄土路上,士兵们正在清理道路上的尸体,此时一阵清风将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吹到了城墙上。
城墙观阵台的顶部插满了箭矢,城墙上到处都是血迹斑斑和被兵刃划过的痕迹,而有些城墙的边缘已经碎裂了。
城墙上的旗帜随风飘扬着,在旗帜上有一个大大的“永”字,而旗帜下的兵器架也是血迹斑斑,架子上还放着一些严重磨损的兵刃。
城墙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名弓箭兵警戒着城下的情况,弓箭兵的衣物已经破损严重,而在有些士兵的衣物上,还有未风干的血迹,看样子战争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此时,秦义对一位弓箭手说:“兄弟,你去休息一下吧,我来替你。”弓箭手将弓箭给到秦义手里后下去休息了。
秦义拿起弓箭谨慎观察着下面的情况,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身穿盔甲的年迈男人,在他的盔甲上有很多因兵刃而造成的划痕,而盔甲后面的披风也已经破旧不堪。
年迈男人边走边说着:“加强警戒。”
接着他走到秦义身边说:“秦义。”
秦义闻声看去,然后他马上收回弓箭,接着双手抱拳低头认真的拘礼说:“齐勇老将军。”
齐勇老将军回答说:“不必拘礼,你跟我来一下,我有些话要跟你说。”于是秦义跟随老将军前往城墙上的观阵台。
齐勇老将军进入观战台后将门关上了,接着他走到中间背对着秦义问他说:“秦义,你跟我守城多久了?”
秦义听到后疑惑着回答说:“秦义跟随老将军守城已有五年。”
这时,齐勇老将军犹豫了一下,然后他接着问秦义说:“如下次敌国再犯永安,你会如何?”
此时,秦义脸上露出坚韧的神情回答说:“寸步不让!”而齐勇老将军听到回答没有说话,接着他走向桌案寻思着什么。
然后,齐勇老将军面向秦义,接着他双目露出同样坚定的神情说:“如果我有不测,整个永安守城军,由你来指挥!”
话音落下后,齐勇老将军将大门猛的打开,接着他大声说道:“秦义听令。”
秦义听到后立刻向齐勇老将军行礼回答说:“秦义接令。”
齐勇这时大声说:“如我有不测。今后永安守城军,由秦义率领,这是军令与佩剑。”而秦义此时还没弄清缘由,只能带着疑惑望着老将军。
齐勇把军令和佩剑交给秦义后将他扶起来说:“守护永安是我们的责任,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你也要肩负起重任。”
秦义疑惑着问:“老将军,您这是?”
此时,齐勇老将军将秦义带到角落里小声说:“城内士兵和粮草都不多了,我之前书信汝城和赋水一直没有音讯。秦义你明天回家见见爹娘,之后随时准备接管永安守城军。”秦义听到后从疑惑转变成了迷惑。
这时,齐勇老将军大声说:“你退下吧。”于是秦义带着迷惑离开了观阵台,接着他将佩剑别在腰间,同时把军令放入服饰内。
城墙上的士兵们都看向秦义,同时他们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而秦义走到岗位处继续警戒。
隋耀此时疑惑着心想:“难道齐勇老将军要临阵脱逃?”
接着隋耀一边走下城墙一边心想:“我还是去找手里有鱼干的小孩吧,别在这耽误时间了。”他回到之前卖鱼干的店铺等待着买鱼干的小孩。
这时,走来了一堆母女,而她们身上服饰的颜色都已经淡化了。
母亲走到鱼干摊位前说:“老板,我买几个鱼干。”接着一位女老板从店铺中走了出来。
女孩看到鱼干时很开心,接着她拿了几片鱼干放在手里,女老板看着女孩手里的鱼干说:“一圜钱。”
女孩的母亲把钱交到女老板手里后对女儿说:“平时你最喜欢吃这个,这次省着点吃,别一次就吃没了。”
此时,女孩把其中一片鱼干撕下一点,将它放进嘴里咀嚼着,同时女孩开心的对母亲说:“娘,这鱼干真好吃。”接着女老板回到了店铺里,然后母亲牵着女儿的手往前走去。
隋耀看到后心想:“下次有男孩买鱼干,我就跟上去。”
这时,在鱼干摊位下伸出了两只小手慢慢向鱼干摸去,接着这两只小手抓了几片鱼干后立刻收了回去,然后摊位后出现了两个男孩向巷子里跑去。
隋耀看到后立刻跟上两个男孩,而这两个男孩拿着鱼干转了几条巷子后,他们在一个破旧的房屋前左右看了几眼,然后走了进去,于是隋耀跟随两个男孩来到房屋的窗户旁,接着他透过破旧的窗户看见里面有七个小孩坐在地上。
这时,两个男孩将鱼干交给了一位比较大的男孩,而大一点的男孩将鱼干撕开,平均份给了其他孩子,然后孩子们吃着鱼干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隋耀看到后心想:“城里这么多孩子,到底哪个才是不忠少年?我总不能每个都跟着吧?”
此时,远处传来了女人的叫骂声,她喊着:“别让我抓到你,偷鱼干的贼,我要是抓到你,腿给你打断。”隋耀寻思着应该是鱼干的店主吧。
隋耀离开了房屋,打算返回大路,而他却在巷子里迷路了,在他身旁的房屋大多都被遗弃了,有些已经坍塌了,而且一些房屋的顶部还有箭矢,只有少数的屋顶冒着炊烟。
隋耀终于走回了大路,此时在他面前的是一间客栈,他见客栈里有些食客,于是隋耀走了进去。
这时,柜台里的老板对店里的伙计喊:“赶紧把蒸糕拿出来,一会儿上客人了。”
伙计走到后厨将一大提蒸糕端到柜台前,老板这时又对伙计说:“给我干什么,放到店前的台子上,用香味招揽过路的人。”接着伙计将一大提蒸糕放到了客栈前面的台子上,而隋耀走到其他食客桌旁想通过食客间的闲聊了解一下这里的情况。
这时,一位食客轻声对另一位说:“据说敌国这次带了十万大军攻打永安,而且还是敌国大将军亲自带兵。”
另一位食客回答说:“永安守城军仅剩不到三千人,怎么能守住十万大军的攻城,不行我俩也去汝城吧?”
食客又接着说:“汝城那么多守城军,为什么不支援永安啊?”
此时,那位食客更小声的回答说:“汝城富饶,永安贫穷,要是你保那个?”当同桌的食客听到这个问题时没有回答。
当隋耀听到这俩位食客的谈话时,他回想起齐勇老将军与秦义在观阵台的一幕后心想:“看来齐勇很可能打算逃到汝城,然后让秦义守护永安,为他争取逃离的时间,而秦义还向齐勇老将军说寸步不让!”
这时,隋耀无奈的打算离开客栈,而当他刚走到门口时,却发现在一大提蒸糕下又伸出来两只小手抓了四五块蒸糕,接着台子下跑出来两个年纪大一些的男孩,然后他们抱着蒸糕往客栈身后的巷子跑去。
此时,柜台内的老板发现蒸糕少了便立刻跑出柜台追进巷子,隋耀处于好奇也跟了上去。
客栈老板可能是年纪大了,他追了一会儿见没追上便气喘吁吁的站在原地生气的喊:“小兔崽子,等我抓到你们把你们手打断,让你们偷东西。”客栈老板喊完便生气的往回走。
而隋耀沿着这条巷子往里走查看着四周,他来到一间破旧的房屋前听到里面有声音,于是他隔着门缝看到里面又是那七个孩子在里面分着蒸糕。
隋耀望着孩子们开心的吃着蒸糕心想:“从小就偷东西,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办?等他们回家,真应该让父母好好教训他们一顿。”接着他叹了一口气便开始向大路走去。
隋耀来到城门处看到了出入的百姓,他此时心想:“不如出城查看一下是否有赤发少年的线索。”最后隋耀走出了永安城。
隋耀走出永安城后顺着土路前行四处张望着,这时在土路上同向走过一位急冲冲的人,而这个人身上扛着一个锄头,看上去像是位农夫,他边走嘴里还边念叨着:“这兵荒马乱的,地还种不种啊!别有命种,没命吃的!”
当隋耀听到后心想:“应该去农户那里看看,或许会找到一些线索。”于是隋耀开始跟随农夫前行。
隋耀跟随农夫走了一段路途后,发现前方有一片茅草屋,然后他看到前方有七八户人家升着炊烟便向那里走去。
在路上,隋耀看到有些人家的田地里还种着蔬菜,而有些田地已经荒废了。可能是因为打仗的原因,这些农户都已经搬走了。
隋耀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此时房内走出来一位拄着拐杖的中年男人,男人看上去有四十多岁,男人走到菜架子旁整理着菜干。
这时,屋里又走出来一位中年女人,看上去女人的年纪与男人相仿。
女人对男人说:“老赵,明天儿子从守城军回来,把你酿的酒打出来点。”
中年男人听到后用不耐烦的语气回答说:“一个回来算啥?要是一起回来,我才高兴呐。”
女人听到回答后也用不耐烦的语气对男人说:“你心里就知道秦义,咱们儿子赵宁让你丢脸啦?你这老头子就不能收敛一下,你这暴躁脾气,跟你商量着说,你还生气了!”
丈夫听到后突然笑起来回答说:“这两孩子我都想啊,但只回来一个,我心里更惦记另一个嘛。”
妻子听到丈夫的话叹了一口气说:“秦义父母走的早,这孩子挺孝敬咱俩的。他自己都不舍得做件新衣服,还给我俩和赵宁没人买了件新衣服,这孩子命苦啊。”妻子说完开始难过起来。
这时,丈夫走到妻子身边说:“怎么?秦义不是你儿子啊,说的像外人似的。一会儿你去城里切点肉再去守城营打听一下,秦义最近咋样了。”妻子此时整理了一下情绪答应了丈夫的建议,接着她进屋取出一个菜篮走出院子往永安城走去。
隋耀这时心想:“秦义是孤儿?而这对夫妻视乎对秦义不错,同时秦义也懂得回报养育之恩。但寸步不让这四个字,该如何抵挡十万敌军,也许这就是命运吧。”接着隋耀在其他几户人家周围走着,希望能得到一些赤发少年的信息。
过了一段时间,隋耀见太阳快落山了便回到了男人的房屋前,这时女人也从城里回到家中,在她的菜篮子里还买了一些肉和蒸糕,接着隋耀坐在秦义父母的院子里开始闭目养神,同时寻思着之前看到的一切。
过了一会儿,有人推开栅栏说:“爹娘,我回来了。”
隋耀睁开眼睛看到是一位身穿军服的青年,在他的军服上带有一个护心镜,而军服其他部位都是用粗布做的。青年看上去20多岁模样,一股意气勃发的神情。
这时,中年夫妇走了出来,当女人看到青年时激动着说:“宁儿,你回来了。”此时,赵宁跪了下来给爹娘磕了三个响头,接着他露出微笑回答母亲说:“娘,我回来住两天就回去。”
赵宁的父亲说:“进屋吧,饭做好了。”然后三人进入了屋内。
此时,女人把门全部打开了,应该是她心里正在惦记着秦义吧。
三人坐下来开始吃饭,这时父亲问赵宁说:“这次永安能守住吗?”
赵宁立刻露出坚定的神情回答说:“肯定能守住,爹您放心吧。”赵宁说完用筷子给爹娘夹了些肉。
接着赵宁微笑着对爹娘说:“爹娘,你们去汝城吧。这次敌国好像带了三万军队,但我们有一万多人,肯定能坚守下来。我就是怕你们跟着担心,如果守不住了,咱们守城军也是退到汝城,要是你们先到汝城的话,我和秦义哥也能安心。”
父亲听到后生气的说:“胡说,这是我的家,我哪都不去,你们要是战死了,我和你娘就去陪你们。”
赵宁听到后连忙解释说:“爹,这也是秦义哥的意思,我和秦义哥都商量过了。秦义哥还说汝城的守城军是永安的好几倍,而且汝城粮草充足,况且汝城比较富饶,你们到了那里我们也能放心。”
父亲听到后继续用固执的语气说:“等秦义回来,我听他亲口说!当年他爹就是为了守护永安战死的,如果我去了汝城,要是秦义战死了,我怎么跟秦义的爹娘交代。”
妻子见丈夫这样便劝丈夫说:“你就听秦义和宁儿的吧。”
赵宁这时对父亲说:“明天秦义哥就能回来,到时候你听他说,而这些都是他让我转达给你们的。”
父亲听到儿子这么说便回答说:“好,明天我问秦义。”
当隋耀听到这些谈话后深深叹了一口气,同时继续闭目养神。
早上,赵宁的母亲打开门走了出来,而赵宁也准备背着锄头到地里干活,接着赵宁母亲走到菜架旁整理着菜干。
此时,一位年轻的身影由远而近走了过来,他脸上带着微笑喊着:“爹,娘,我回来了。”
赵宁一看是秦义哥便立刻放下手上的锄头跑了过去,秦义看到后大步向院子走来。
此时,父亲拄着拐杖走出门迎着秦义,接着父亲用一只手紧紧抓住秦义的胳膊,这时他用颤抖的声音说:“义儿,你瘦了。晚上让你娘做点好吃的补补。”
秦义这时立刻跪下给爹娘磕了三个响头,而父亲立刻用焦急的语气对赵宁说:“宁儿,快给你哥扶起来。”接着四个人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父亲激动着问秦义说:“义儿,你要是过的不好,咋让我跟你爹娘交代啊。”
秦义这时微笑着回答父亲说:“爹,宁弟和你们说了去汝城的事吗?”
赵宁这时微笑着对秦义说:“哥,我昨晚就说了,咱爹不同意,非要听你说。”
此时,父亲用难受及颤抖的语气说:“我这条命是秦义他爹给我保住的,当时我被两头狼围攻是秦义他爹拿着棍子拼了命把狼打跑了,这样我才能捡回来一条命,但腿被咬残了。还有咱们家的房子也是秦义他爹帮我盖的,然后秦义她娘帮我说的媒,这样我才能娶上你们的娘。可惜,秦义他娘生完秦义不久后就病死了,之后秦义他爹去参军,直到战死沙场。所以没有秦义的爹娘就没有我们家,让秦义自己留在永安,他要是有什么意外,到时候我咋跟秦大哥和嫂子交代?”
说完,父亲留下了眼泪,当秦义听到这些难过的往事时也叹了口气。
接着秦义给赵宁一个眼色说:“爹,你和娘去汝城住几天,等这次守城后,我和赵宁一起去汝城找你俩,以后咱们就在汝城,不回永安了好吧?”
父亲难受着回答说:“我不走,我担心你们。”
此时,秦义从衣服里拿出军令,同时他微笑着对父亲说:“爹,我现在已经是守城将军了,我不会有事的,赵宁也不会有事的。”
赵宁看到军令便立刻高兴着对秦义说:“哥,你当上守城将军了?”秦义见父亲还在犹豫便又拿出齐勇老将军赐予的佩剑让父亲看。
父亲看到佩剑后激动着说:“你真当上将军了?”
秦义微笑着回答说:“爹,我还能骗您吗!”
赵宁立刻接着说:“参见,秦将军。”
秦义微笑着回答赵宁说:“什么将军,我们是兄弟。”
父亲这时才放下心来,他用颤抖又激动的语气对秦义说:“好,当将军好,打不过就跑。”
秦义微笑着回答父亲说:“爹,我都能跑了,那您和娘明天就去汝城吧。另外,我这里有一些盘残给你们拿去用,我现在是将军了,不比以前了。”
父亲此时激动着回答说:“快把佩剑和军令拿给我,我让你爹娘看看!”
然后,父亲拿着佩剑和军令走到屋内的灵堂处放在秦义爹娘的灵位前祭拜着。
在屋外,秦义把赵宁叫到一旁小声问:“弟弟,你怕吗?”
赵宁用坚定的眼神看着秦义回答说:“哥,你去哪,我就跟你去哪!”
秦义微笑着小声对赵宁说:“好!那你还记的我们儿时许下的誓言么?”
赵宁露出微笑小声回答秦义说:“苍天在上!”
秦义接着说:“鱼干为证!”
赵宁说:“犯我疆土!”
秦义回答道:“寸步不让!”
然后,俩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当隋耀听到俩人的誓言后,他露出惊讶的神情看着秦义和赵宁心想:“苍天在上,鱼干为证,犯我疆土,寸步不让!难道赤发少年就是他们其中一人?那就是说他们其中一人在守城时叛国了?”
这时,父亲从屋里祭拜完走了出来将佩剑和军令还给秦义激动着说:“今晚,你俩陪我多喝几杯。”接着父亲回屋拿出自己酿的酒,而母亲也面带笑容整理着菜架上的菜干。
秦义把赵宁拉到院子外面小声说:“明天你就找人给爹娘送到汝城。”赵宁同意了秦义的建议。
晚上,母亲炒了好多菜,父亲拿出了自己酿的酒,一家四口开心的吃着菜喝着酒。而隋耀坐在院子里寻思着秦义和赵宁。
早上,秦义和赵宁陪着爹娘将家里的东西整理好并用布包裹起来,接着四个人一起走向永安城。
赵宁找来马车安排爹娘去汝城,在离开前赵宁也将身上所有钱财交给了爹娘,然后爹娘坐在马车上,他们一直看着微笑的赵宁消失在视野中。
秦义回到军营禀告齐勇老将军,而齐勇把秦义叫到一旁小声说:“写给大将军的信,已经送出十天了,但还是了无音讯,所以我担心敌国再次攻城。敌国大将军周琦本来驻扎在溪涌城与我们赋水城形成对军之势,而周琦这个人擅长排兵布阵。以前我和你爹在战场上与周琦较量过,当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还是一个新兵,但他在战场上十分英勇,同时也深知何时战,何时退。没想到现在周琦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当上了大将军,所以说周琦对于我们才是最大的威胁。而敌方十万大军进攻永安就是周琦设下的计谋,他想逼迫赋水派援军至汝城,这样周琦就能利用我们调兵期间顺势攻打赋水,然后一统水域及贸易。我们的大将军魏晋应该得知了溪涌调走十万兵力攻打永安的情况,但他却迟迟未出兵攻打溪涌,同时也未派援军驻扎汝城来支援永安,这一点是我一直想不通的。最近,我听说丞相陶朴几日后将抵达汝城,希望陶丞相能快些支援永安吧。”
当秦义听完齐勇老将军的话时,他感觉敌国的周琦对行军打仗确实了如指掌,同时他也在为永安的情况担心。
这时,外面有人进来禀告说:“敌国信件。”
齐老将军把信打开看着里面的字想了一会儿,接着他的神情略发担心并对秦义说:“周琦明天午时攻打永安。”
秦义此时露出坚定又认真的神情看着齐勇老将军说:“那我们就坚持至援军到达永安。”
齐勇老将军看到秦义的神情后下令说:“守城军全军听令,明日午时迎战敌国攻城。如我有不测,守城军由秦义接任。”接着齐勇老将军让其他军官都退下后留下了秦义。
齐勇老将军认真的对秦义说:“送信告知攻打时间就是周琦的计谋,他是为了赋水而来。”
秦义听到老将军说的话想了想回答齐老将军说:“我们可以坚守永安,但如果没有援军,我们该怎么办?现在城里的兵粮都十分紧缺。”
齐勇将军叹了一口气寻思了一下回答说:“我了解周琦这个人,虽然他是敌人,但他为人忠义,从不做小人之事。他是那种宁愿战死沙场也不卑躬屈膝之人,所以他才能有现在的成就。”齐勇老将军让秦义走出营帐准备明日迎战的事宜。
此时,齐勇老将军从衣服里掏出一条被血染红的布,接着他深情的说:“秦永丰,秦义真像你。”
秦义来到弓兵营向士兵们传达了明日攻城的时间和戒备要求,随后整个永安守城军开始调度起来加强戒备。
次日临近午时,秦义在城墙上看到距离永安三百米处敌国浩浩荡荡的大军已经列好了进攻阵型,其他士兵已经禀告齐勇老将军,接着齐老将军下令进入备战状态。
秦义在城墙上隐约望见在敌方军队中有一位骑着黑马的人,此时秦义心想:“哪个人应该就是周琦吧?”
这时,守城军的弓箭手们已经全部上到城墙,接着补给队将箭篓放在弓手身旁。
此时,传来了敌军的号角声,只见敌军弓箭营挥舞旗帜,接着敌方弓兵阵型站在最前方拉弓放箭,然后敌军的步兵举盾从间隔中前行。
这场攻城战打了整整两天两夜,永安的守城军从三千人战死至不到一千人。
而隋耀感受到了整场攻城战的残酷。
此时,城墙上已经被鲜血染红,还有很多守城军将士的尸体,而这些鲜血通过石缝儿向外流淌着。
秦义此时仍然在城墙上坚守着,他的军服已经残破不堪,而在面部和军服上还有着斑斑血迹,他的嘴唇因长时间没有喝水已经干裂了,身体因没有吃东西显得微微颤颤,而他的手因多次拉弓,现在手掌已经磨掉了一层皮。
此时,一位手里拿着箭筒的伤兵艰难的走上城墙,他的腿部中了箭,但还坚持着给秦义送来了一桶箭矢,而在箭矢上还有未风干的血迹,同时很多受伤的步兵给城墙上的弓兵们运送箭矢。
这时城墙上有一位弓兵撕心裂肺的喊着:“我们的援军什么时候到?”
秦义听到后看着城外浩浩荡荡的大军难受着低下了头,而敌国的大军始终保持在三百米处未成移动。
这时,齐勇老将军走了过来,他身上的盔甲已经伤痕累累血迹斑斑,而佩剑的剑刃也已经被砍成锯齿状。
齐勇将军用坚定的神情对士兵们说:“在坚持一下,援军就会来了。”
此时,天上又落下密密麻麻的箭雨,齐老将军喊着士兵们躲避,而有的士兵躲避不及时,他们直接被箭矢穿透了身体,当场阵亡。
这时,有一位受伤的士兵哭着说:“我不想死,我的家眷还在城里,我想回去和她们团聚!”
又有一位受伤的士兵说:“我也不想死,我死了,我爹娘怎么办?”
当齐勇老将军听到士兵们的话也很难过,接着他看着将士们被鲜血溅满的面容,然后齐老将军走到秦义身旁说:“以后就靠你了!”话音落下齐勇老将军便走下了城墙。
此时,永安城内传来一阵号角声,顿时城墙上的传令官说:“停止放箭!”同时传令官让城墙上的号手名号,而此时敌军也停止了进攻。
这时城门被打开了,随后齐勇老将军一个人走向敌军,隋耀感到疑惑便跟了上去。
齐勇老将军走到周琦的面前用威严的语气对他说:“可否用老夫一命换永安百姓安全离开?十日后再来攻打永安!”
周琦听到后看着齐勇,而齐勇老将军此时神情坚定。
周琦想了想回答齐勇说:“好,我答应你,十日之后再来攻打永安,但到时候不光攻下永安,我还会下令屠城,你让百姓赶紧离开吧。”
齐勇老将军听到后对周琦说:“以何物见证,此约定!”
周琦从衣服里拿出一个令牌,接着用自己的佩剑在令牌上划下一刀说:“这个令牌就作为你我十日之约的见证。”然后周琦让士兵把令牌放到齐勇老将军手里,接着齐勇转身向城墙走去。
秦义和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时都疑惑着。
齐勇老将军到达城墙后向城墙上的士兵们喊:“将士们,你们赶块让城里的家眷离开永安去往汝城。十日之后,敌军会再次攻打永安,到时候他们不但攻下永安,还会屠城。”
这时,齐勇从衣服里掏出周琦给的令牌放在了地上。接着齐勇老将军用手指向秦义说:“秦义,以后永安就交给你了。而城墙上的将士们还在为老将军的话感到疑惑。
此时,齐勇老将军再次走向敌军,他站在城墙与敌军的中间位置对周琦喊:“周琦,希望你能信守诺言,老夫现在就兑现承诺。”
齐勇老将军拔出佩剑在自己的脖子上一抹,血溅当场。
周琦亲自来到齐老将军的尸体前查看了一下,接着周琦下令:“撤军,十日之后再攻永安。”然后敌国的大军开始撤军。
当秦义看到齐老将军这一幕后难受着对将士们喊:“齐老将军是为了永安的百姓和将士们的家眷。”
将士们听到秦义的话,他们望着齐勇老将军的尸体慢慢流下了眼泪,而泪水划过脸颊,同时经过已经风干的血迹,最后滴落在地上,融入血水。
秦义带着士兵们把齐勇老将军的尸体带回城里进行追悼。
隋耀见周琦答应了齐勇老将军的约定,而这约定让他产生了疑惑,于是他跟随周琦的军队回到军营。
周琦撤兵后进入了营帐,副官这时问周琦说:“将军,十日后屠城有些不妥吧?”
周琦回答副官说:“屠城只是吓一吓永安的士兵和百姓,让他们军心涣散不攻自破,而我也不想再为攻打永安牺牲士兵了,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赋水,永安只是诱饵。”
此时,周琦叹了一气说:“齐勇老将军,真是位英豪。”
副官又问周琦说:“将军,十日是不是太多了,万一援军到达永安怎么办?”
周琦回答说:“我们攻打永安不就是为了让赋水调配军力吗,这样我们才有可乘之机。十日之约在我计划之内,况且我们还有探子在永安城,而现在的永安守城军只剩下不到一千人。所以你现在去通知现有探子,以后别去永安了,让他们在营中休息,几日后准备前往赋水。不管十日之约有没有援兵支援永安都将永安攻下。”
此时,周琦让其他军营统领退下,接着他小声对副官说:“齐勇能为永安百姓自刎,真让人佩服!我本来提前透漏消息给赋水,还亲自带军攻打永安,但为什么魏晋没有给汝城派援军?同时也未见魏晋带兵攻打溪涌?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要放弃永安?”
副官用谨慎的语气回答说:“是不是赋水那边有什么打算?”
周琦从疑惑中回过神来问副将说:“溪涌的军队都在待命么?”
副官回答说:“已经传达下去了,一切都在待命,还有大军返回溪涌途中的粮草都已到达地点。”
周琦又问副官说:“日夜交替的马匹准备好了吗?如果这边永安出现援军或赋水出兵的话,你我二人需要连夜返回溪涌。
副官回答说:“马匹都已经递到指定地点,请将军放心。”
周琦对副官说:“永安还剩下不到一千人,我准备交给成鑫勇指挥,同时给他留下一万兵力攻打永安,然后将部分骑兵前往兴业城配合当地守城军防止敌国来犯,剩下的步兵和弓兵及骑兵返回溪涌。”
副官这时在周琦身边小声说:“把一万兵力交给成鑫勇攻打永安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琦小声回答副官说:“成鑫勇是左丞相的侄子,他需要功勋。而一万兵力攻打永安现有一千兵力搓搓有余,到时候看永安的援军情况再定,如果探子发现永安出现大量援军的话,还是由我来率军攻打永安,同时消耗他们的军力,这样为攻打赋水定下大局,你去把事宜安排好吧。”然后副官走出了营帐。
周琦此时心想:“齐勇最后任命城墙上的秦义为永安守城将军,那秦义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隋耀听到周琦的安排时,他为齐勇老将军而感到惋惜和难过,接着隋耀回忆起秦义和赵宁后心想:“难道秦义和赵宁其中一人在十日后叛国了?“
在隋耀返回永安时,他看到秦义和赵宁正在为齐勇老将军举办追悼,城里的百姓得知后都来到了齐老将军的追悼会,而将士们都跪在齐老将军遗体的两侧,百姓们送来祭品摆在老将军的灵位前。
秦义点燃了三炷香放进了灵位的香炉内,接着秦义跪下来给齐老将军磕了三个头响头,这时两侧的将士们和永安百姓同时给老将军磕了三个响头,追悼后全城的百姓和将士们将齐老将军下葬了。
秦义这时走上前对城里的百姓说:“十日后,敌国会再次攻打永安,如果敌军攻下永安,他们还会屠城。”
此时,有位百姓问:“屠城?是要把我们都杀死么?我可不想死,我明天就去汝城!”
说完,这位百姓带着自己的家眷离开了。
这时有位士兵说:“秦将军,我也不想死,我爹有病在身需要照顾。”
秦义走到这位士兵身边说:“明天你负责送城里的百姓去汝城,你带上你爹一起去汝城吧。”这时百姓们都开始议论起屠城。
秦义对百姓们说:“我也怕死,但这里是我的家,齐老将军能为永安所作的事,我相信我也可以。大家离开永安我不反对,但我们要逃到什么时候?之前我一直都在齐老将军身旁当部下,所以我请大家相信我,别离开永安,我们一起守护永安。”
这时有位百姓问:“现在守城军不到一千人,城里百姓也就一千人,我们如何与十万大军对抗?”当秦义听到百姓的问话时,他无奈的低下了头。
这时赵宁站出来说:“只要我们团结,等援军到了,我们就一定能守护我们的家。”
此时又有位百姓问赵宁说:“齐老将军都书信这么久了,但现在也没见一个援军来。”赵宁也无奈的没有回答。
秦义这时对百姓们说:“为了永安,我秦义寸土不让。”当百姓们听到秦义的话都没有理会,接着他们都离开了。
秦义见百姓们离开后,他对将士们说:“没关系,谁想回家我都允许,想走的将士负责护送百姓们到汝城。”
此时,将士们一起问秦义说:“秦将军,那你呐?”
秦义无奈的回答说:“永安是我的家。”
赵宁这时走到秦义身边微笑着说:“哥,我陪你。”
秦义看着赵宁笑了笑回答说:“你去陪爹娘,别陪我,他们需要人照顾。”说完秦义独自往城区走去,而赵宁站在那里望着秦义走远的背影。
秦义走在城里的大路上看着收拾家当准备离开的百姓们,然后他低头露出无奈的神情。
这时,前面跑来一位姑娘喊着:“秦义。”
秦义听到声音抬起头一看是钱庄老板的女儿王秋月,王秋月微笑着对秦义说:“我不走,我留下来陪你,我俩之前都说好的。”
秦义这时微笑着回答王秋月说:“那你爹怎么办?”
王秋月听到后露出为难的神情回答秦义说:“他走,我不走。”
此时,钱庄老板王陌跑过来对王秋月说:“赶紧回店里收拾东西,明天去汝城。”
接着王陌看到秦义便露出笑容说:“没办法,十天后要屠城。现在钱庄的买卖我都不做了就想家人有个平安,希望秦将军能体谅一下。”
王秋月这时说:“爹,你自己走吧,我和永安在一起。”
秦义看到王陌为难的样子便对王秋月说:“你跟你爹去汝城吧,那里安全。”
王陌见秦义这么说,他马上拉起王秋月的手往家的方向走去。
而王秋月回头看着秦义问:“我们小时候不是有过诺言吗?”
当秦义听到王秋月的问话时,他哽咽了一下回答说:“那些...都是小时候闹着玩的,你别当真。”
当王秋月听到秦义的回答时,她用眼神一直望着秦义,而秦义却低下头不敢看王秋月的眼睛。
此时,秦义想到之前齐老将军跟他说丞相这几天会到汝城,于是他立刻回到军营找到赵宁说:“要是有百姓离开永安,你就负责登记。我要赶去一趟汝城,希望能找到丞相,请他为永安派援军。
赵宁听完秦义的话立刻回答说:“放心吧,哥,城里有我呐。”
这时,秦义立刻上马,隋耀看到后也跟着秦义上了马,接着秦义快马加鞭直奔汝城方向。
赵宁跟将士们说明了秦义的嘱咐,然后让士兵们去准备登记要用的笔纸。
与此同时,距离永安三千里外有一座城市叫赋水,赋水城是一座贸易城市,它坐落在水域附近,而这里的商贸活动十分频繁,城里也比较繁荣,与永安完全是相反的景象。
这时,一位信使进入了赋水城的将军府,接着信使把信件交到了管家手上,然后管家将信件交付给魏晋大将军。
魏晋大将军打开信件仔细查看着里面的内容,接着他无奈的闭上双眼。
过了一会儿,魏晋大将军睁开双眼下令说:传令!五天后,十万军队前往距溪涌三十里外扎营。”传令官接令走出了将军府。
此时,魏晋大将军叹了一口气无奈的低下头说:“永安,对不起...”
而永安与汝城的距离并不是很远,骑马三个时辰左右就能到达了。
连夜,秦义快马加鞭赶到了汝城。
此时,进入隋耀眼帘的是高高的城墙和城内高耸的建筑,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店家的灯火照亮了整条街道,店铺内高朋满座,食客间谈笑风生,而在戏院内传出了高声唱腔。
隋耀跟随秦义向军令官打听丞相的住所,军令官询问秦义所来何事,秦义说明了永安和齐勇老将军自刎的情况。
军令官想了想回答秦义说:“丞相正在处理重要事务,所以几日内不会处理其他事宜。”于是秦义向军令官打听丞相居所的位置。
军令官见秦义不愿离去便告知了居所方位,而这居所就是汝城最西面的大宅,接着秦义告谢军令官后骑着马到达了丞相所住之处。
秦义下马后走到前门与门卫说明了情况,接着他开始敲门。
过了一会儿,出来一位管家询问何人,所谓何事而来,秦义便把事由告知了管家,接着管家让秦义在府门外等候。
又过了一会儿,管家走出来对秦义说:“丞相正在处理国事不见客,将军请回吧。”
这时,秦义用期待的神情恳求着管家说:“永安之事,十分紧急,我可以等丞相忙完国事!完事之前,我在此等待丞相召见。”
管家听后回答秦义说:“秦将军还是赶回永安准备守城的事宜吧,别在这浪费时间了。”话后,管家将府门关上了。
秦义不愿离去便默默站在丞相府门口等待着丞相召见。
隋耀坐在石阶上看着秦义坚定的神情感到心寒,而走过的更夫看了秦义一眼后便离开了。
时到子时,隋耀望见远处一条道路开始渐渐亮起白光便起身走向那里,接着他站在临近道路的一条巷子里看着上面的魂者。
此时,隋耀看见齐老将军也在队伍中前行着,这时的齐老将军身穿盔甲,只是身上不再有血迹,而在他颈部的那条剑痕,仍然清晰可见。就这样,隋耀一直目送齐老将军进入了右边的门。
赵宁带士兵们在城门处给离开的百姓做登记,很多百姓推着板车装着自家的家当来到城门处。
赵宁这时告诉将士们到军营找一些想离开的士兵,让他们护送百姓安全到达汝城,避免路上遭遇山贼和劫匪。
这时,钱庄老板王陌推着车走到士兵处登记,王秋月看到赵宁便紧张的问:“秦义去哪了?”
赵宁回答王秋月说:“秦义去找丞相了,他希望丞相派援军和粮草来支援永安。”
此时,钱庄老板王陌已经写好了登记立刻拉着女儿王秋月的手对赵宁说:“赵宁,你多安排几个士兵陪我们去汝城吧!你们和秋月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行个方便。”
赵宁微笑着回答王陌说:“好的,您放心。”接着赵宁叫来几个士兵保护王陌和王秋月去往汝城。
登记的士兵这时问赵宁说:”赵统领,百姓撤离的差不多了,我们关上城门吗?”
赵宁微笑着回答士兵说:“我们不关城门。百姓想走只要在这里登记就可以去汝城了。”
护送的士兵们将百姓们送达汝城后,一些士兵进入了汝城,但有一些士兵改变了决定,他们在汝城门前与家眷告别,接着他们给家人留下了最后一个笑容,然后他们开始结伴返回永安。
隋耀睁开双眼看到秦义还站在丞相府门口仍然一丝不动,府门前的侍卫看着秦义坚定的站着也没有说话。
当永安的百姓进入汝城时,他们被城内的繁荣惊呆了,接着汝城士兵带着永安的百姓来到了汝城的避难营,王秋月和王陌也进入了避难营。
在避难营里有些人闲聊说:“丞相前俩天来汝城了。”
这时另一位百姓说:“丞相都来汝城了,那汝城肯定会有重兵把守。听说永安的齐将军战死了,而且十天后,敌国会再次攻打永安。”
接着又有一位百姓说:“我听说丞相府门口站了个人,据说他就是永安来的,昨天还站了一晚上,更夫昨晚看到了,然后在城里就传开了,他们说那个人现在还在门口站着要见丞相呐。”
这时又有一位百姓说:“永安就应该放弃掉,让士兵和百姓都到汝城来。”
此时,王秋月生气的对这些闲聊的人说:“永安不光是一个城池,它也是我们的家。”
这时,一位百姓微笑着问王秋月说:“是你家?你怎么还来汝城了?”而王秋月被问得哑口无言。
有几位认真王秋月的百姓这时走过来安慰着她说:“怕死不是罪,谁都怕死。”
王秋月难受着抬起头问这几位百姓说:“你们知道丞相府在哪里么?”
其中一位百姓回答王秋月说:“我知道,我来这里逃难早,丞相府就是城西边的大院子。”接着王秋月默默回到了父亲身边。
此时,王陌确实有些劳累,他躺下后对女儿说:“我累了休息一会儿。”王秋月见父亲躺下了便走出避难营向城西走去,接着她边走边打听着丞相的住处,当她走到距离丞相府不远的地方时看到了站在门前的秦义。
王秋月走到秦义身边看到他因为长时间没有喝水,嘴唇开始严重剥皮,同时因饥饿显得脸上疲惫不堪,但秦义仍然站得笔直,等待着丞相的召见。
秦义这时无力的对王秋月说:“只有丞相可以救永安,我目前只能为永安做这些了。”王秋月听到秦义的话难过着离开了。
隋耀见王秋月难过的样子便跟了上去。王秋月回到了避难营在中间的位置,这时她面带痛苦的神情对永安的难民们喊着:“秦义正在为永安恳求丞相出兵支援,他已经站在丞相府门前一天了,他为了永安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喝过水。现在我们到达了汝城了,我们安全了。难道我们就不能为永安做点什么吗?我们生在永安,长在永安,难道望着永安回不了家吗?”说完王秋月流下了眼泪。
当王陌听到儿女这么说时,他立刻起来走到场地中间拉着女儿回到了俩人的推车处,这时王陌对女儿说:“我们刚来汝城,你这样说会影响我们,你不要命了!”
王秋月听到父亲的话,她擦干了泪水露出惊讶的神情对王陌说:“爹,咱们已经保住命了。难道就不能为永安的士兵和百姓们做点什么吗?”
王陌此时用严厉的语气回答说:“女儿,人家可是丞相,问起罪来,咱们百姓可担待不起!当爹看到汝城后,还打算在这里再开一家钱庄呐,你可别给我添乱啊!”
这时,王秋月打算起身回去,同时王陌紧紧抓住王秋月的手不让她去。而王秋月用无奈的语气对王陌说:“爹,你就让我做这一次,以后我什么都听你的。哪怕你把我婚配给傻子我都同意,行吗?”当王陌听到女儿的请求慢慢松开了手。
王秋月回到中间继续对永安的难民们说:“我现在就去跟秦义站在一起,直到丞相召见他。虽然我不能与永安共存亡,但只要能为永安做点事,我心里就会好受些。”王秋月说完哭着走出了避难营。
永安的百姓听到王秋月说的话都在犹豫着,接着他们互相看了看彼此,最后默默回到了各自的推车处。
当隋耀看见这些人的举动时心想:“怕死没有错,怕死没有罪。”接着他转身去找王秋月。
隋耀跟随王秋月回到了丞相府门前,此时王秋月拿出一个水袋送到了秦义嘴边。
秦义看了看水袋后对王秋月说:“我不渴,你喝吧。”接着秦义继续站着。
王秋月把水袋放在一旁,她也开始陪秦义站在那里。而门前的侍卫看着这俩个人。
此时,隋耀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当他回头看去时,发现竟然是逃到汝城的永安百姓,接着永安的百姓们慢慢走到秦义身旁,然后他们迎着烈日站在一起,而隋耀这时也站在队伍旁边。而从经过这里的人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们。
到了晚上,有些老人和小孩因为体力不支昏倒在地上,秦义看到后马上说:“把老人和孩子带回避难营,然后告诉他们,感谢他们为永安所作的一切。”接着老人和孩子被家人送回到避难营,然后家人又回到秦义身旁。
子夜,隋耀望着远方渐渐亮起的道路,然后慢慢向那里走去。
当隋耀进入一条巷子时,他听到了一个很沉的脚步声向自己走来,隋耀担心是道卒便躲了起来,正如他所料真的是道卒。
而这个道卒身穿黑色服饰,接着他在路口站了一下,然后往丞相府的后面走去,这时隋耀立刻跟了上去。
道卒来到丞相府的后门,然后他将自己的手指弄破,接着在后门上画了一个黑色的符号,随后开始敲门。
此时,后门被打开了一点缝隙,隋耀通过缝隙看到里面站着一位身着黑色衣服的男人,而且男人还用一块布挡住了面容。
道卒此时问:“你决定了么?”
黑衣男人回答说:“嗯,需要我办什么事?”
这时,道卒从服饰内拿出一个黑色丹药递到黑衣男人的手里。
接着黑衣男子用深沉的语气问道卒说:“我要的东西,你带来了么?”
此时,道卒从服饰内掏出一个银坠让黑衣男人看,接着道卒说:“等交易完成,这个就是你的了。但我只会在交易后告诉你,该去哪里找我完成心愿。”
紧接着道卒又对黑衣男人说:“你知道银坠可是很稀缺的东西。”道卒说完诡异的笑了几声便离开了,而黑衣男人握着丹药关上了后门。
隋耀看到后疑惑着心想:“难道古代时就有魂瓶了?而赤发男孩真的游荡了千年?这样看来丁宏渠没有骗我,那秦义或赵宁是为了什么叛国?”最后隋耀带着诸多疑惑回到了丞相府。
大家一起站到了天亮,这时一些人因体力不支倒在了地上,秦义立刻让其他人把昏倒的人扶到一旁休息,而自己继续等待着丞相召见。
到了午时,王秋月也因体力不支倒在地上,秦义看到后和几个人将王秋月扶到了阴凉处,然后他又回到门前继续站着。
这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接着路人们也开始议论起来。
此时,一个侍卫走到府门前开始敲门,随后管家把门打一个缝隙,接着侍卫向管家说明了门口的情况,当管家打开门时看到门口的情况后惊呆了,于是他立刻转身回到院内。
这时,秦义身边的永安百姓因体力不支接连倒在地上,秦义也因长时间没有喝水,在嘴唇上出现了严重的裂痕,而脸色看上去也已经疲惫不堪,身体也开始晃晃悠悠。
这时,汝城西区的百姓们都莫名而来,然后大家互相讨论着这件事。
此时,丞相府的门打开了,接着管家走出来对秦义说:“丞相召见,永安守城将军秦义。”秦义听到召见后立刻转身感谢永安的百姓们。
当永安的百姓们听到可以召见秦义时,大家都很开心。
因长时间站立导致身体严重透支,最后永安的百姓们互相搀扶着走到了阴凉处。
这时,有好心的汝城百姓给他们送来了水和吃的,接着汝城百姓问他们说:“你们这是为了什么?”
永安的百姓回答说:“我们希望丞相可以派兵支援永安。”
当汝城的百姓听到回答时,他们都带着疑惑的目光投向了丞相府。
秦义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了丞相府,管家让秦义坐在大厅的客椅上,接着管家让丫鬟给秦义上茶,秦义接过将茶后一饮而尽。而隋耀站在秦义身旁等待着丞相的到来。
此时,从大厅后面走来一位中年男人,他身穿绫罗绸缎,脚穿一双官靴,接着他面带气宇不凡的神情走到秦义身边说:“我吩咐管家不见客,主要是因为这俩日正为赋水的事宜忙碌。不知将军到访,请将军见谅。”
秦义听到后回答说:“请问您是陶丞相吗?”
中年男人回答说:“正是在下,请问秦将军到访所为何事?”于是秦义将永安的情况和十日之约告知了陶丞相。
当陶丞相听到后,他在大厅里走来走去思考着。
陶丞相寻思过后对秦义说:“请将军放心,我定会派援军和粮草支援永安。”
秦义听到丞相的答复立刻向丞相行礼表示感谢,丞相立刻扶起行礼的秦义说:“我听管家说你站了这么久,肯定累了。不如留下吃些东西再回永安也不迟。”
此时,秦义回答丞相说:“事关紧急,十日之约已近。永安还需要加强守城士兵的训练,所以不便久留,望丞相见谅。”说完秦义便告退丞相,骑马奔赴永安。
秦义回到军营告知了大家丞相答应派援兵和粮草的好消息,而隋耀走在永安的街头回想起汝城的街景后,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接着他走进客栈,在最前面的位置坐了下来。
此时,客栈里已经没有几位客人了,而客栈的位置与永安通往汝城的城门处不远。
隋耀望着城门登记处那些正要去往汝城的百姓,接着他将目光转到了客栈老板身上。
这时老板喊:“蒸糕好了么?赶紧端上来放到门口招揽客人。”
而伙计用不情愿的语气回答老板说:“人都要走光了,那还有客人来吃饭。”
当老板听到伙计这么说便开始对伙计吼:“少废话,你是老板我是老板,你是不是也想去汝城?你要是想去,你赶紧走。”
伙计把刚出锅的蒸糕放在台子上后转身对老板说:“你是不是赚钱不要命了?还有八天,敌国的十万大军就来屠城了!你打算把蒸糕卖给他们吃啊?在说店里也做不出十万人的蒸糕。”
老板此时用愤怒的语气对伙计喊:“你去后面告诉他们,谁想走我明天就给他结钱,让他们去汝城避难。
紧接着老板又用嫌弃的语气对伙计说:“要不是我看你跟我时间长,你跟我这样说话,我早就让你滚蛋了!你快去告诉后面,要走赶紧走,别耽误老子赚钱,一群废物!”
隋耀见老板和伙计吵了起来便把目光移到了坐在最前面的那位食客身上,而这位食客桌上只有一个菜和俩个蒸糕,他慢慢吃着蒸糕望着城门进出的人。
此时,门口的蒸糕上又伸出四只小手,紧接着小手抓了几个蒸糕就消失了。
客栈老板看到蒸糕少了便立刻跑出去喊:“让你们偷东西,过几天敌军打进来,全给你们全宰了,你们这帮小兔崽子,有本事去汝城偷!”
隋耀离开了客栈往城里走去,接着他来到了卖鱼干的甜糕店,这时店里有人问女老板说:“许老板,你怎么不去汝城啊?”
甜糕店的老板许霞回答说:“我钱还没赚够呐,再说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店也要钱啊。这不还有几天嘛,我把店里的甜糕卖完就去汝城。”
隋耀继续往前走着,然后他来到一个卖肉的摊位,这时走来一个人用傲慢的语气对屠夫说:“城里的人都快走光了,肉剩下给敌军吃啊,不如便宜点卖我吧!”
此时,屠夫拿着屠刀指向这个人并用生气的语气回答说:“用不用我把肉做熟了喂你?”接着屠夫把切肉刀往案板上狠狠一放看着这个人,而这个人见屠夫生气了便立刻离开了。
而猪肉摊的对面是一间铁匠坊,此时里面的铁匠正在鼓风。
这时,屠夫笑着问对门的铁匠说:“李治,啥时候去汝城啊,你怎么还不走?就你这手艺要是到了汝城,他们都能抢着用你。”
铁匠李治用冷眼扫了一下对门的屠夫回答说:“你个杀猪的在哪不都一样,你咋不走?早去汝城,早点立个摊,早些赚钱,可别丢了你高远恒的手艺。”
高远恒听到后大笑着回答说:“我等这点肉卖完,我就走。你以为我愿意跟你在这,聊闲天啊。”
铁匠李治说:“我这还有点铜和铁,等融了之后就走。”高远恒听完李治的话直接回屋了。
隋耀随着大街继续往前走,此时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然后他来到了一间裁缝店的门前,处于好奇隋耀走进了裁缝店。
进入后,隋耀看着柜台上挂着的古代成衣,这时裁缝问染坊老板说:“我说染坊老板,我定的布料还能退不?”
染坊老板此时用嫌弃的语气回答裁缝说:“你家做完的衣服能退不?还有你赵思卢现在钱赚多了,玩笑也会转着圈儿开了。”
裁缝赵思卢微笑着回答说:“我倒是想退,可是定衣服的人去汝城了,难道让我追到汝城吗?要不你就给我定的布退了吧,你是永安最美的姜永芳,好不好?”
染坊老板姜永芳接过话来说:“没事,还有八天才攻城,你把剩下的衣服做完,然后到汝城交货。到时候衣服送到他们手里,还退什么钱,我们都双赢。”
裁缝赵思卢微笑着继续恳求姜永芳说:“帮我把布退了吧?”
而姜永芳此时用不耐烦的语气回答赵思卢说:“布都上颜色了,怎么退?你把布洗白了,我就给你退!”
当赵思卢听到姜永芳的回答时,他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姜永芳用训斥的语气对裁缝赵思卢说:“你记住!人没钱,去哪儿都是逃难!我先走了!”
话后,染坊老板姜永芳离开了裁缝店,然后赵思卢微笑着继续做衣服。
隋耀走出了裁缝店继续往前走着,此时进入他眼帘的是一间戏馆,隋耀在街上望了一眼戏馆内正在收拾物品的班组人员后又向前走去。
街边的尽头是一间书馆,隋耀见书馆开着门便走了进去。
当隋耀刚进屋时立刻闻到了一股石墨的味道,在书馆的中间坐着一位老先生,他手里拿着一本书阅读着,而攻城的事在他现在的神态上就如同过眼云烟一般。
此时,走进来一位青年对老先生说:“万绪安老先生,您不去汝城么?”
书馆的万绪安将书放下后回答说:“永安不保,何保汝城?”
青年听到后对万绪安说:“万老先生,您要是打算去汝城就告诉我,我来帮您搬东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完小伙子便离开了书馆。
此时,万绪安又继续安详的读书,隋耀这时离开了书馆向军营走去。
军营里秦义正与留下来的将士们说明丞相答应支援的事情,当将士们听到后都很高兴,接着他们互相说着永安这次有救了,然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秦义对将士们说:“我们要加倍操练,虽然我们兵力不多,但我们只要团结,肯定有获胜的希望。”接着秦义让将士们早些休息。
这时,赵宁走到秦义身边问:“哥,你到汝城去看爹娘了么?”
秦义听到后哽咽了一下回答赵宁说:“我...不知道如何与他们说。”
赵宁听到回答后从衣服内拿出一片鱼干,接着他将鱼干撕成两半并将大的一半放到秦义手里微笑着说:“好久没吃了吧?”然后赵宁吃着鱼干离开了。
秦义拿着鱼干咬了一口咀嚼着,然后他回到营帐内,准备着明天的操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