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图像故事(12)——成像的类别,关系
我们知道,影响摄影设备成像的要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离不开镜头的进光量多少,
不同距离的进光情况之类问题,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
高光 低光
如果用亮度来给一个图片分类,则可以将一张图片分类为高光区和低光区

我们在拍摄大光比的场景例如日落时,因为天空与地面的亮度差很大,所以有时候会出现天空曝光正常了,但是地面黑乎乎一片,或者地面曝光正常了,但是天空白花花一片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高低光”修图法去调整这种照片,我们通过降低高光区域的亮度,让天空更暗,提高阴影区域的亮度,让地面更亮,从而让整体的曝光都更加均衡。

在后期软件中,通常提供了四个选项供我们进行高低光调整,即高光、阴影、白色色阶、黑色色阶。
高光:高光对应的是画面中最亮的部分,例如天空。降低高光值,可以降低天空的亮度,让天空的细节得到更好的呈现。
阴影:阴影对应的是画面中最暗的部分,例如地面。提高阴影值,可以提高地面的亮度,让地面的细节得到更好的呈现。
2.暗角
暗角在摄影人中也算是一个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副产品。有的人爱之,为了营造复古小清新lomo效果会想尽办法制造或突出暗角。有的人恨之,认为机器限制了图片的表现力。在小编看来这纯粹属于个人喜好,加分与否见仁见智。
所谓暗角,是指在拍摄亮度均匀的场景时,画面的四角却出现与实际景物不符的、亮度降低的现象,又被称为“失光”。

从成因上看暗角大致分为三类:自然暗角、光学暗角与机械暗角。
自然暗角为照片四角亮度平缓变暗的渐变效果,其成因是镜头边缘的光线与相机光轴夹角较大,造成失光。
光学暗角的形式与自然暗角相同,是镜头本身结构或镜筒阴影造成。

机械暗角就十分突兀了,它的面积往往更小但更暗,而且均匀分布,通常由遮光罩等安置在镜头前的外置器材遮挡所形成。所以,机械暗角是可以通过取下外置器材,或使用大光圈镜头拍摄来避免暗角的明显出现,也可以使用长焦镜头来减小暗角面积。
焦距
摄影老司机们常说的口头禅“广角多暗角”,理由也很简单,广角镜头的视角较大,镜头边缘光线和相机主轴夹角也更大,失光现象自然更明显。
一般来说,焦距越短,出现暗角的几率越大,暗角现象也越明显。

使用鱼眼镜头拍摄,暗角十分明显
如果你想避免暗角,就用焦距长些的镜头,或者把变焦头调到长焦端进行拍摄。
光圈
同一个镜头,大光圈的暗角现象往往比小光圈明显。
来看一张佳能某镜头在不同光圈值下的暗角对比图。
可以看出,当使用最大的 f/4 时,暗角最明显;随着光圈变小,暗角逐渐变淡,面积变小,光圈小到 f/11 时暗角几乎消失:

为什么会酱紫呢?简单来说,这是镜片结构所致。镜片边缘的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光线损失,而镜片中央则不会。
缩小光圈,相当于只让光线通过镜片中央部分进入相机,避免了光线通过镜片边缘时引起的光线损失,暗角现象自然就减弱了。所以,如果你的镜头有明显的暗角,你又希望避免它们,那就将光圈收小一级试试。还是很明显?那就继续缩小光圈~
滤镜
光学元件的添加,可能会加巨暗角现象,对广角镜头而言尤为明显。
广角头本来就很容易出现暗角,你再装上几片滤镜会使得进光量再次减少,从而导致中央亮度和边缘亮度差距进一步扩大,使暗角更明显。

所以说,如果不想出现暗角,用广角头拍照的时候,滤镜的添加请慎重~
实际上暗角的出现未必就如洪水猛兽,在很多情况下暗角还是挺受欢迎的。著名风光摄影师安塞亚当斯总会对暗房工作人员强调,一定要保留作品的暗角。

安塞亚当斯作品,暗角总是很浓郁
在纪实摄影,尤其是黑白纪实摄影领域,暗角就更受欢迎了。画面四周边的暗角形成了近似框架式构图的作用,更能突出主体。
此外,这种椭圆形视野本身也有“管中窥豹”的偷窥感,本身就自带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让人有身临其境的错觉。
3.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是一种焦距为16mm或更短的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的镜头。 它是一种极端的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是它的俗称。为使镜头达到最大的摄影视角,这种摄影镜头的前镜片直径很短且呈抛物状向镜头前部凸出,与鱼的眼睛颇为相似,“鱼眼镜头”因此而得名。
鱼眼镜头最大的作用是视角范围大,视角一般可达到220°或230° ,这为近距离拍摄大范围景物创造了条件;鱼眼镜头在接近被摄物拍摄时能造成非常强烈的透视效果,强调被摄物近大远小的对比,使所摄画面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鱼眼镜头具有相当长的景深,有利于表现照片的长景深效果。鱼眼镜头的成像有两种,一种像其他镜头一样,成像充满画面;另一种成像为圆形。无论哪种成像,用鱼眼镜头所摄的像,变形相当厉害,透视汇聚感强烈。 所以它常被用作特殊效果镜头,一只伸向鱼眼镜头的手臂,会显得比原先长一倍。如王家卫的《堕落天使》(1995)就用了大量的鱼眼镜头。
鱼眼镜头具有超大视场,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场景监视、卫星定位、机器人导航、微小智能系统及工程测量等领域。由于鱼眼镜头能够实现全空域包容和全时域实时信息的获取,特别是符合现代战争对信息获取技术的需求,这是其他光电侦测手段所不能比的,因此鱼眼镜头在国防和军事领域也得到了重要应用。
应用
1.令人感兴趣的前景可以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2.景深范围可从几厘米到无限远; [2]
3.选择尽可能少的线、面作为被摄物;构图时尽量将被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心,这样做可使畸变最小;
4.相反,选择尽可能多的水平线条及易辨认的景物置于画面的边缘,可使畸变效果最大;
5.取景时注意观察取景器的边缘,看是否有摄影者的手、脚、相机带或摄影者本人被摄入镜头,以免影响画面的艺术效果;
6.对于多数鱼眼镜头来说,常用的滤色镜无法使用。
7.用于制作基于现实场景的全景图象,广泛用于娱乐、房地产、博物馆、学校等机构的宣传及展示项目。亦见于谷歌地图的街景功能。
4.进光量
对于摄像头来说更大的进光量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增强低光的时候的拍摄效果,也可以提高对于快速运动物体的拍摄效果。
镜头进光量是由光圈值决定的,这句话没有错误。相机有一个曝光表(见table1),说明了曝光时间和光圈值的线性关系。以1秒快门时间为例,环境亮度每增加一个EV值,光圈值得降低一档(Fno*),来维持曝光量不变。
实际使用中在上述相邻两个光圈数值之间,还会有其他的光圈值可供调节。光圈的档位设计是相邻的两档的数值相差1.4倍(2的平方根1.414的近似值)相邻的两档之间,透光孔直径相差根号2倍,透光孔的面积相差一倍, 底片上形成的影像的亮度相差一倍,维持相同曝光量所需要的时间相差一倍。
快门:快门是摄像器材中用来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快门的英文名称是Shutter。
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专业135相机的最高快门速度达到1/16000秒。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