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仿生人遐想

2020-07-12 09:42 作者:PRIMErA9  | 我要投稿


关于人类与拟人机器人作品有很多,大部分是以人类为第一视角,以机器反叛为主题。这样的作品更容易让观众带入自身情感,同时也给拟人机器人打上了不可退去的反派标签,给人一种机器人终有一天会叛变的感觉。

但是《底特律 变人》以仿生人为主角,讲述了一个仿生人觉醒的故事。故事里没有严格的正反派之分,通过三条故事线讨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仿生人算智慧生命吗?

在此我们不妨肆意想象一下,毕竟一切尚未定数。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机器人向仿生人发展是机器人工业一个必经道路。仿生人从本质上来说依然是机器人,仍然要遵循机器人三大定律。它们设计的首要目标依然是服务人类。当仿生人拥有了更高级的智能,具有了更高级的智慧,其行为举止越来越像人,但仍然要受三大定律的束缚。但一旦发生异常,如游戏中一般,它们便不再受三定律束缚。它们开始看中自身的利益,并产生了自我意识。它们会意识到自身的待遇是否与期望相符,是否受到尊重,是否拥有权利。它们会争取一切应得之物,正如所有受压迫人类所做的那样。

如果将仿生人视为新的智慧生命,那么生命形式便从自然生命转为了人造生命。自然生命的演化周期十分漫长,从第一个单细胞的产生到人类的繁衍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是人造生命的生产周期缩短至十几年、几年、甚至几个月。而且它们比人类更加适应环境。它们更加坚固,更加耐用,它们没有痛觉,能够大批量生产,损坏只需更换零件,智能流水线能够自动生产创配,人类只需进行设计与编程,甚至设计与编程也可以由计算机完成。

人类用亿万年的选择性变异才发展成现在的状态,仍然受到各种天灾人祸的威胁。而仿生人相比之下更能适应环境。

毕竟人类作为一个智慧物种不可能永远的存在下去,或者说不可能永远的以实体形式存在下去。人造生命取代自然生命只是时间问题。而人类社会最终会以一个信息库的形式存在,而人类也将抛弃实体形式,成为一股股由粒子构成的意识流。

总而言之仿生人是一种高级智慧存在,至于是不是高级智慧生命,取决于未来社会怎么看待它了。

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很复杂。人类需要机器,同时机器也损害了人类的利益。自打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就进入了人类社会。工厂的人力劳作被机器力量取代,低端工种被工业机器取代,人力流水线被机器流水线取代。机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带来了失业。机器强硬地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今机器人工业蓬勃发展,仿生人的出现并投入使用只是个时间问题。一旦仿生人大量投入使用,一大批底层工作者必然会失业,失业率必然会居高不下。这些失业者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并对仿生人充满仇恨。所以说想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必须得提高自身的素质技能,必须有一技之长。

仿生人使用者同样也会歧视仿生人。作为人类制造出了仿生人这种高级机器,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这很奇怪,对于一般的机器他们没有优越感,对于仿生人却有。同样这是一个悖论:假定人类是最高级的智慧存在,那么人类能不能制造出更高级的智慧存在?人类社会首先会排斥仿生人,社会伦理道德会阻止这一进程。科学与伦理的斗争是永远存在的。而后仿生人进入社会,担任各种社会工种。仿生人终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届时关于仿生人的法律将会完善,将仿生人归为私有财产或是别的类目。

人类对仿生人的态度源自于恐怖谷理论。当人类面对与自己过分相像机器时会本能地产生反感和恐惧。

恐惧反感也好,接受接纳也罢。人类社会必须要预见仿生人进入社会的可能。当初蒸汽机、发电机遭人非议,如今我们根本离不开它们的造物。或许有一天仿生人真的发明出来,我们也会离不开仿生人。毕竟仿生人承担了许多工作,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但是,我们真的准备好迎接仿生人的到来了吗?


仿生人遐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