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麻将·序盘的铁战略」CASE1 所谓「序盘」的重要性

2020-03-31 18:21 作者:浪速雀庄  | 我要投稿

这书其实之前有专栏写过,只是写的不甚简略,相对目前主力在推的鬼打来说,更偏提高向,适合有一定基础的朋友,不少朋友都推荐此书,于是试着做一话看看反响,是否固定更新看情况。

翻译:冰蓝

校对:連鎖

本专栏仅为学习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社所有。

       在这里首先,我,平泽对于本书的概要和使用方法,还有在读本书时希望事先最低限度知道的基本牌效率进行说明。

       本书的主题是「序盘」,虽然好像在将棋,围棋的战术书上也有以「序盘」,「终盘」为题的东西,但是在麻将里几乎见不到。是因为这个叫做麻将的游戏难以明确区分「序盘」和「终盘」吧。我这样想。

       比如以舍牌的第一行(第6巡为止)作为序盘,第三行(第13巡开始)作为终盘,这样容易理解的定义下,虽然我也大概有那样的印象,但是这样的话,序盘被两家立直所夹住的情况下又如何呢?在这个节点下必须要决定攻防,必须做出迫切的判断。在这个意义上似乎已经可以说是终盘了。

       以直线做牌来说的话虽然配牌已经是断平的一向听,但是如果退成两向听能够转移成更高的打点,这种时候就能够说,从最开始就已经是对于这副手牌来说的最高峰吧

       本书所说的「序盘」,首先至少是指5巡目左右为止的巡目,对手进没有立直之类的明确攻击的状况。也可以说自己在直线做牌之上还存在着诸多选项的状况吧。那么,这种「序盘的选择」重要到哪种程度呢?

       手牌的价值基本上用速度和打点来评价的,例如像牌型A那样「又大又快」的手牌,虽然在过程中可能有一些手顺的不同,但是难道不是无论谁打最终型都是一样的吗。反过来说像这样看起来能够和出的手牌而不小心切了2m,打出了像这样的失误很有可能马上关联到错过和了的机会。所以,首先像这样靠近和了的手牌应该扎实地打对,这种技术就是被称作「牌效率」或是「牌理」的东西。

       那么「虽快但小」的手牌又如何呢?虽然这种类型的手牌也基本上忠实地按照牌效来打就好了,但是如果变成了牌型B这样的形状,是为了提高打点而留下2p,还是因为最大进张面而留下6s,像这样就产生了选择。

       问题是速度慢的手牌,虽然牌型C破破烂烂地看起来也不怎么像是能和出的形状,但是有dora3又不能这么说。虽然牌型C从进张数来考虑的话理所应当是切字牌,但是字牌成对子的话对副露就更有利,一下子就变得看着似乎能和牌。最大进张数还是副露权,进一步说的话不仅是役牌,全带也能看到,像这样离和了还很远的手牌,也能够与之相应地说成选项很多的手牌。实际这副手牌从什么开始切请看「CASE8」,一般来说像这样又慢又大的手牌,有着强者们也不怎么按照牌效率打牌的印象。虽然我觉得牌效率是要学习麻将的话首先应该学习的技术,但是某种程度上学会这个之后可以说是一定要参考的话题。

       牌型D是「又慢又小的手牌」,虽然看起来没救,但就算这样呆呆地看着对手和牌也可以吗?好好地瞄准七对,根据点数状况给下家喂牌,就算自己看起来已经不能和牌也有应该要做的事情。而这次询问的「天凤位」就是这些战术的专家。

       讲一定程度整齐的手牌高效地向着和了前进的书有很多。那些书毫无疑问是有用的,甚至说可能应该要比本书更加优先掌握那些书。

       就算这样在看强者牌谱时不按照牌效「牌效率」,「牌理」打牌的局面相当多。这几年,麻将战术书的出版频率大幅度上升了。哪本书都在畅销,这也反映着内容好的书增加了吧。但是现在11人(12ID)在位的天凤位中的多数,是像这种现代性的战术广泛传播之前就持续地打着麻将的老手们。

       所谓离和了还很远的阶段的选择,是从数理上研究并没有很大的进展的主题。当然在这里,像一开始讲的一样,有着离和了很近的阶段的选择更加容易影响成绩这样的理由。但是,这个学习到某种程度,用天凤来说就是打到七段,八段时,为了进一步以上层为目标,也必须学习别的范围吧。

       dama听平胡nomi的人基本没了,认为役牌nomi1000点的和了「没有价值」这样的人也变少了。在这些部分拉不开差距的现代麻将,依然能和他人产生差距的天凤位所强大的秘密,或许隐藏在序盘。这就是这本书的出发点。

       在本书中我想把以往的战术书中没有提到的,数理的研究法至今没有达到的「强者们的秘术」传递给各位。

铁战略1

了解不按照牌效率或牌理打牌的状况

       在战术上也有流行和过时的东西,要说写在网络上或是受欢迎的战术书上的战术的话,我觉得到数年前为止像那种勇往直前地副露直取最速听牌的战术是非常流行的。可是在这2-3年相当重视打点的打法似乎成为了焦点。

       并不止局限于速度,门清下扎实地做打点然后立直,在全体听牌的速度上升,容易对攻的现代麻将里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就算低打点的先制立直很强是真话,但能做到高打点的话就更加强力这种理所应当的事实被稍微轻视了就是数年前的流行战术吧。说到底所谓麻将就是在眼前的选项们的比较,不比较地说「先听牌的更强」「高打点的手牌更有价值」这些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反过来说可能正好是乘着这种「高打点风气」过于牺牲速度的人差不多出现的时候了。虽然我觉得我也是相当重视打点的类型,但是应该小牌速听的手牌也很多,也有向1000点的吃听,碰听妥协的局面。

       归根到底就是保持平衡,那么这个分界线在哪里呢?

       哪种手牌切哪张牌用哪种手役做打点,这种思考最重要的时候是在序盘。(图1)

       无论怎么说打点重视的打法,像两个两面的一向听,切掉一个追求手役这样的打法果然在现代麻将里绝大多数是不被推荐的。

       正是因为离和了还有很远的阶段,才有「要重视速度还是瞄准手役」「副露过庄还是门清凹胜负手」这样大的分歧。

       也就是说,像有如此多的选项的序盘,要不要按照牌效率打的构想就变得很必要了。

       在本书中,我希望某种程度上理解了牌效率,牌理的大家学到迷茫于「按照效率的打牌好还是不好」的局面时的,强者的判断。



「麻将·序盘的铁战略」CASE1 所谓「序盘」的重要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