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何老板总觉得这些人不行

2023-03-13 17:46 作者:枢机的职场与游戏  | 我要投稿

为何老板总觉得这些人不行作为一个

01

做了各项拓展建设,

员工为什么仍然没有活力?

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

没有一个让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没有一个人才不断自我新陈代谢,学习成长的机制;没有一个激发员工活力,不断鼓励员工去战斗的机制。

1.系统驱动:激发员工活力需要一个机制系统一个活力系统,看起来是一个系统,但缺乏其中一个零件,或者是看起来都齐全,但不能有效地转动,那么最终这个机制是无法有效运行的。2.一个组织要有活力,必须有等级水要流动起来,必须有势能,有动能。是因为有落差,有了落差,就有了动能。所以企业的等级体系有职位等级、薪酬等级、人才等级,在一个组织中,等级是产生动能的基础。有了等级之后,那么必须有评价,某个员工属于等级,根据他的工作业绩如何在等级间移动,没有评价就没有依据。3.评价做得科学与否,决定因素是每一个管理者会不会管理提高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必须提升全体管理者的目标管理水平,而不仅仅是搞个指标,做几张考核表。评价结果出来后,如果做不到考核结果的真实应用,能上能下,最终组织只会是一潭死水。4.活力来源于利益,也来源于理想只谈利益的是雇佣兵,利益+理想的才是伙伴。没有理想的利益驱动是不可持久。而领导方式和组织氛围会直接影响最终活力。

02

绩效考核为何总是错位:

员工评价都很好,

企业的问题却没有解决企业绩效管理最常见的问题:员工绩效结果与企业经营结果脱节。员工评价都很好,但企业经营结果步步下降。大家都很努力工作,为什么企业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呢?实际上在这个现象之下,员工也有苦恼,绩效考核出现了做多错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情况。

  • 根本问题在于绩效考核导向出了问题,所考核的不是所期望的。

  • 比绩效数量精确更重要的是导向明确。

是激励挑战困难导向,还是惩罚错误导向。比如,你可以选择容易的工作,风险小的工作,但是股权激励的机会,都和你没关系了。这就叫导向。

再比如说,我们怎么形成“将军辈出”的机制呢?怎么把能打硬仗的人才选出来。比如有的攻山头是“任务性挑战”,把一个技术难题解决了,或者把一个困难重重的纠纷解决了等等;有的攻山头是“系统性挑战”,比如,公司人力体系的成功变革与升级;有的攻山头是“事业级挑战”,成功将一个业务做活做大等。

比如,所谓“将军”一定是那些“想干事”的人,那么如何衡量“想干事”呢?就两个指标:敢于挑战、敢于承担。

这就是导向或者叫方向比单纯的考核指标,考核表重要。

  • 企业要什么,就考核什么

企业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这句话看着简单,但要做到要什么考核什么,不容易,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想明白什么是最关键的。根源是要做好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逻辑:企业想要什么(公司战略与经营),我们怎么做?我们目前的差距在哪?做到怎样算合格?也就是说,其实企业做绩效考核,不是把考核表设计出来就行了,是企业要从最高层开始,层层去做目标分解与实施目标管理全过程所以我们做绩效,一定要先梳理战略,这也是很多企业绩效效果很差的原因。设计战略地图,并组织各个部门做目标分解。而一些企业的错误做法是设计一个指标库,然后从指标库里找指标,或者是HR来设计所有考核指标,最终造成了考核的和想要的脱节。

  • 对标改进,才能保证考核是真正在让企业在行业里进步

多做多错,敢于挑战却吃亏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根源是贡献的衡量关键在于对标:与目标对标、与过去对标、与同事对标、与对标对手(行业水平)对标。与目标对标,目标往往是主观的,而且容易讨价还价,但与过去、与同事、与行业或与对标对手对标是客观的,尤其是与过去和对标对手对标。

总结一句话,绩效评价的本质是激励员工贡献,去实现公司战略。

绩效评价一定要激发大家的活力去战斗,激发大家实现公司想要的目标。

如何做:一是战略牵引,需要什么就考核什么,这是个目标分解(战略解码)的过程。

二是对标与改进,防止个人绩效结果与企业经营结果脱节

三是追求导向明确,而不是单纯的几张表,几个指标



为何老板总觉得这些人不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