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 0499 游贺兰山有感 其一

2023-05-26 07:28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0499 游贺兰山有感 其一

侧耳倾听贺兰山,铁马金戈散如烟

四方融汇阿拉善,中华民族齐向前

 

2023年5月23日7:34初成


自注:

1. 阿拉善:双关。

A阿拉善,一个词。

贺兰山脉又称阿拉善山。均是蒙古语野骏马的不同谐音。地处阿拉善高原之东,银川平原以西,为内蒙古和宁夏界山。以山脊分水岭为界,西坡在阿拉善左旗境内,东坡属宁夏......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到:"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树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地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B阿拉善,两个词。阿拉、善。

阿拉:来源于吴语宁波方言。宁波方言在表示多个人时常用“拉”作为结尾。例如,“渠拉”表示他们。清末及民国时期,大批宁波人北上上海经商,对上海方言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上海本土表示“我们”的说法是“我伲”,但在宁波人大量移民上海之后,“阿拉”从商人阶层、市民中兴起继而成了上海话的代表,以至于许多非上海人知道的上海话便是“阿拉”。

此处以“阿拉”代指全国各地的各族人民,各族人民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公路上 远观贺兰山
贺兰山口
近距离感受贺兰山口 潺潺流水


石中天原创诗词 0499 游贺兰山有感 其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