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续)26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10-16 “中秋节”提前述过,按照岁时记的程序,仍应接叙“清明节”后之“上巳”节;预料“上巳”节登毕,“重阳节”恰又来临,为“合时宜”计,又不得不提前发表也。闲话莫讲,赶紧的说“上巳”节吧。 上巳节 上巳亦为节气之一,北平人似不甚重视,以其无吃肉之典礼也,然平人虽视之典礼也,然平人虽视此节为“无关紧要”,而岁时记中则不可无上巳之文,姑志于下,藉作注意岁时者之参考。 上巳节,明以上,民间颇喜道之;迨有清之季,习俗突变,此节仅少数骚人雅士,醵饮吟诗而已。民元,则有樊樊山,傅增湘,田文烈,沈祖宪,袁寒云,马吉樟,陈友白,王式通,刘春霖,王寿彭诸子;而先大父亦尝躬与其会,诗文词藻,触目琳瑯。时余年仅七八龄,诗稿虽蔚然案头,不知顾也;先大父故后,家人不知珍惜,付之一炬,至今思及,弗勝怅惘! 上巳虽为北平人所不知,而征诸前代史乘,则多有记载之者,且较其他节气之纪述为多,古今风俗之不同,竟如是! 北平既无上巳节之表演,岁时记落笔綦(qí)难,茲将所得之考证汇录于下,阅者幸勿讥为抄袭;是亦不得已耳。 郑俗通:三月上巳,于“溱”“淆”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祓除不祥。故诗人願与所悦者,俱往观之。 晋礼志:汉仪,季春上巳皆[禊]于东流,水上洗濯,袚除宿垢,为大絜,絜者吉。阳气布畅,万物讫出,始絜之矣。晋中朝公卿一下,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侧。 齐书:齐武帝永明元年,三月三日,幸芳林园,禊饮朝臣,勅王融为诗序,文藻富丽,当代称之。——王融字元长,其时序见文选。 晋书,——穆帝文事纪:王羲之与太原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兰亭,酒酣赋诗,制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重囗;各搆别体。 文苑: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豚[遯]斋间[闲]览:兰亭以“天朗气清”,因此不入选,此说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