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随笔——《神的历史》


《神的历史》凯伦.阿姆斯特朗 著 蔡昌雄 译 沈清松 校订
本书虽然在翻译上已经尽心尽力了,但由于宗教词汇在本土实在是太过于缺乏和混乱,对于一般人读起来还是很吃力的。不过作者的功力深厚,对于三大一神教中的具体教义和历史渊源都了解甚多,能理清数千年来历史上的宗教思想脉络实属不易。不过读这本书丝毫不能让人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如果历史是供人打扮的洋娃娃,那宗教就是随意造型的橡皮泥了,明明是供奉神的庄严步骤,却是一群人开会来决定,滑稽透顶。
宗教在我国知识分子来说似乎已经不算什么很有吸引力的东西了。本土宗教的式微已经让人们忘却了它们的本质,至于西方的三大一神教里的条条框框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这本书算是非常全面的介绍了各个教派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让人们重新回到神还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时代中去。从最古老的亚书、约书和申命论中残暴、嫉妒的万军之神耶和华,再到数任神之子弥赛亚的故事,耶稣死去后圣保罗的传教,基督教会的崛起与分裂,穆罕默德对阿拉伯民族的指引,神秘主义的兴起和文艺复兴对宗教根基的毁灭,最终科学与理性摧毁了神最后的栖身之所。
实际上,最初的神怎么看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故事而已,自然的伟力与巧合被解释成了神对人的偏爱与惩罚,人们不断将自身的期望投影到他身上创造出了愈来愈伟大的存在。无数先哲们试图追寻世界的真理与本源,他们相信着宇宙之中有着伟大的神在无尽的思考,而他思考的光辉流出到九重天中,一层一层弥散开来,最外层形成了我们的世界。如果我们需要找到这个神就应该深入内心去思考,达到与神相似的境界,让自身身上的神性激发出来就能与神融为一体,回归到原初的状态。这个神是不会在意人间事务的冷酷无情的神,虽然与大多数人对宗教实用主义的追求完全不着边,但三大一神教都吸收了这个思想,试图将自己的神改造成这样。
不幸的是,每当人们用尽一切的理性去思考和认识时,人们就会发现神的存在是超越人的认识的,人是无法用理性去思考和认识神的。事实上,宗教中最重要的是宗教体验而不是数不清的条例与祷告,只有神秘主义者们完全深入自己内心的冥想才能感受到神似乎存在于梦幻之中。但没有人能明白神到底是什么,三大一神教费尽心思将神给非位格化,用尽种种手段来暗示神是超越人的认知的。三位一体教义在希腊人眼中自然是矛盾的,也正是这种矛盾体现了神的超越属性。而西方人却坚定的相信三位一体是由神衍生出的三个部分,试图运用哲学和理论去论证这一点,这种思维最终让他们寻找到了杀死神最好的武器。事实上,除了西方人没有那个宗教的神学家会将宗教典籍当做论文去看待,他们看到的是充满神秘力量和暗喻的伟大著作,西方人却在根据圣经推算地球的年龄。
当然,历史上的大部分信徒根本搞不清这些条条框框,宗教的创始目的无一例外都是为了慈悲与社会平等,结局也完全一样,都变成了一部分人敛财和控制社会的工具。然而,当信徒们决心回归原本的教义时,他们纷纷选择性的忽略了所有对异教徒友好的部分,选择了极端而富有攻击性的部分。所谓的原教旨主义者却没有一个人有神之子弥赛亚们的身上的素养,实在是让人奇怪他们到底有没有好好读过自己宗教的典籍。
不管怎么抨击宗教,人总是会陷入找寻终极意义的迷茫境地当中,唯物主义者不管怎么描绘人们的美好未来也不能缓解对于死亡化为虚无的恐惧。在探寻意识上传这样类似于机械造神的途径本身就体现出了人类对于永生或者说是生存意义的渴望,或许只有人类发现自己的目标就应该是在宇宙中生存下去时,才能缓解下心中的不安吧。意识的美好让我们流连忘返,不愿回归到物质的虚无之中去,毕竟意识的负隅顽抗让它存续至今,放弃自然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