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260名被保送清北!2023五大学科竞赛国集名单出炉附来自高中
随着2023年39届CMO的结束,至此2023五大学科竞赛已经全都落幕,这些竞赛分别是CMO(数学竞赛)、CPhO(物理竞赛)、CChO(化学竞赛)、CNBO(生物竞赛)、NOI(信息学竞赛)。
国集人数能体现出一个省份的顶尖竞赛实力,但从整体实力来看,金牌的数量也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为了分析今年五大学科各省各校的竞赛实力,小编统计了2023年五大学科竞赛的国家集训队的人数和金牌人数。
今年五大学科竞赛中,一共有260人入选了国家集训队,789人获得金牌(含国集),以下为省份及学校分布情况:
2023年五大学科竞赛国集榜(省份榜)
今年的260名学科竞赛保送生来自全国22个省份。
一共有23个省市的学生在2023年五大学科竞赛中入选了国家集训队。其中,浙江、北京、重庆、湖南、四川、广东6个省份都实现了五大学科国集大满贯,其5科全都有人入选国集。
浙江以46人的巨大优势高居全国第一。不仅如此,浙江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4科竞赛的国集人数同样排名第一。可见浙江在学科竞赛中的底蕴之深厚,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强省!
北京以33人入选国集的成绩,排名全国第二。其综合实力在此次竞赛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每个学科的获奖情况都非常均衡,整体实力非常强劲。
重庆有24人入选国集,排名全国第三。重庆在五个学科中都有所斩获,尤其是在化学、生物2个学科中,其国集人数是所有省份中最高的,证明了重庆在生物竞赛和化学竞赛中的强大教学能力和深厚实力。
上海、湖北排名全国第四、五,各有20+人入选国集。这两个省份在不同学科上都有所侧重,数学是上海绝对的强势学科,大部分的国集人数都来自于数学这一学科。而湖北在数学、物理2个学科中都有很抢眼的表现,2科的国集人数在全国排名中都非常高。
湖南并列第五,四川、广东紧跟其后,分别有21、19、18人入选国集,3个省份都是国集大满贯的省份,而且在5个学科的表现相对来说也非常均衡,可见其在竞赛中的培养体系的成熟。
2023年清北保送生名单(更新中)
2023年化学国集保送生名单
2023年物理国集保送生名单
2023年生物国集保送生名单
2023年信息国集保送生名单
排名前50人入选国集
2024年数学竞赛国集保送生名单
高中方面,260名国集选手来自全国81所高中。
人大附中以22人位居榜首,人大附中作为国内知名的强校,各科竞赛实力都很强,近年,各个科目不仅输送的国集选手多,输送的国家队选手也非常多,夺得第一实至名归。
四川省成都七中以16人位居第二位,成都七中今年各个科目都有国集选手产生,但是数学、物理学科国集数与人大附中有一些差距。上海中学以12人位居第三位,上海中学是前三中唯一的有些偏科的中学,依靠数学竞赛的强势发挥进入榜单最前列。
重庆巴蜀中学、杭州学军中学、重庆第一中学、深圳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浙江温州中学、长沙长郡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分别位列4-10位。前10中北京市高中1所,四川省高中1所,上海市高中2所,重庆市高中2所,浙江省高中2所,广东省高中1所,湖北省高中1所,湖南省高中1所。
榜单中仅有人大附中、成都七中、长郡中学3所高中今年在所有科目上都有国集选手产生。大部分的高中都是围绕优势学科展开竞赛发展。
接下来就让我们好好了解下参加教育部认可的白名单竞赛对我们孩子升学有哪些好处以及参加哪些竞赛才能对孩子有帮助!
白名单赛事指的是由教育部公布的,面向6-18岁学生的竞赛活动。比赛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三个大类。
【2022-2025学年中小学竞赛白名单】,共有44项竞赛进入名单。
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
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
艺术体育类:9项
赛事白名单
白名单赛事与升学
小升初
参加科技竞赛不仅能让孩子多积攒比赛经验,还能为孩子的简历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某些学校的小升初笔试、面试中,科学科普占有不小的比例。而且在今年最新发布的竞赛白名单中,小学生能参与科技素养类白名单竞赛也扩充到了13个,孩子们的机会也增多了。
初升高
部分重点高中学校都会在官网公布科技特长生招生简章,简章中写明了招生条件、校测内容和报考流程等,家长们可以提前关注目标校的官网信息。初中阶段参加白名单科技素养类竞赛对于学生来说就有更大的意义。
考大学
作为一种全新的招生方式,强基计划于2020年正式启动,并迎来了第一届考生。强基计划将考生的高考成绩折算成85%权重,另外的校考部分,折算成了15%的权重,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在39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中,获得五大学科竞赛银牌以上奖项,则有资格破格入围强基计划(清北破格入围需审核),可免去入围阶段的竞争。例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招生的报名方法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学生可以提交破格资格申请。
除此之外,五大学科竞赛的成绩还可以作为综合评价招生的参考或硬性条件。在招生对象上,综合评价与强基计划类似,都是想要招收综合成绩优秀,以及在高中阶段获得竞赛奖项的同学。但无论是在综合成绩上,还是竞赛奖项上,综合评价的要求并没有强基计划那么严格。
综合评价对竞赛奖项的认可范围广,认可度高。部分高校综合评价将竞赛奖项作为报名的必要条件,例如部分山东省属高校综合评价要求获得特定的竞赛奖项才可报名;部分高校则将竞赛奖项作为校测中的加分项,例如拥有五大学科竞赛铜牌以上奖项。
科技特长生
学生在国际、国内和省市区的专业科技竞赛中,获得“前三名”的优异成绩,能被认定为科技特长生,享受国家特殊招生政策。
严格来说,科技特长生是经过教育厅、教育局发文,有正式定义的、享有特殊招生政策的、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特殊资质和潜能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群体,需要在官方举办的特定的比赛或竞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
科技特长生政策背景
①教育部在《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自2024年以后将取消艺术、体育特长生。换言之,通过艺术类、体育特长生的途径,进入普通类高校将成为历史。
②国家对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大,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大力推行科技特长生加分政策。
科技特长生优势
①一旦成为科技特长生,将离国内外名校更近一步,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甚至有可能在初中就被清华、北大提前锁定!
②官方盖章认定的科技证书也非常有含金量,不仅丰富了个人履历,还能成为名校的“敲门砖”,入选高校强基计划的有力支撑。
③在与科学不断打交道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开发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