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小米真无线蓝牙耳机Air2 SE 简评,耳机调教是否真实存在,科学还是玄学?

这玩意儿是今年春节的时候,在京东买小米10s送的(说是送,其实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捆绑销售)。

总体上来说没什么问题,值得购买。但由于随机附赠的原因,这东西在二手市场的存量巨大!所以如果你在京东买一副全新的,可能要花个100多块钱,

但如果你去二手时常找个人卖家捡漏,40~50元左右就能拿下一副全新的。


我直接说缺点吧,缺点就一个,佩戴问题!倒不是说舒适度差,主要是在冬天,这个耳机有相当一部分突出在外边,如果你恰好穿着带有帽子的衣物,比如说羽绒服,戴帽子的时候,会把耳机碰掉。主要就这个问题,其他方面设计的都很好,体验也很到位。


电池仓支持Type-C充电,随机封赠的Type-C线缆长度为40cm。耳机同时支持单工与双工模式,两种模式使用起来都很稳定,续航也很棒(具体多少我没测,反正是能让我忘记充电)。

关于音质:
说实话音质这个话题我最近不太想碰,因为前段时间了解过声学方面的一些知识,越发觉得音质这个东西虽然是科学的,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音质是个玄学问题,因为音质可以量化,但每个人的听感不能!而且人耳的听感适应能力很强,就拿我来说吧。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副耳机,听着感觉很不错,当时我基友也爱折腾耳机,我俩没事就喜互黑,我说他耳机声音闷,他说我耳机声音脆,总之就是谁也不服谁,包括现在偶尔和我群友讨论耳机也是,群友们总是试图将话题转移至玄学领域,我一讲科学,他们就不吱声了……

我当初那副耳机,在当时的我听来甚是不错,然而如今我听惯了别的耳机,再去戴上那副耳机,顿时觉得那款旧耳机是如此垃圾!所以耳机你觉得好听,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你的耳朵听习惯了!

混音频圈的发烧友嘴上经常挂着两个字——“调教“,而厂家在宣传的时候也非常热衷于在这方面下苦功,比如说”请来了XXX大师调教、大师调音“,也包括所谓的监听耳机。那问题来了,调教真的存在吗?

如果你认可玄学,那么“调教“当然是存在的;如果你尊重科学,我相信你也明白,所谓”调教“必然只是个营销噱头、伪科学,其本质上并不存在,尤其是对于大部分没有研发能力的耳机贴牌厂,更是如此!

举个例子吧,就拿现在市场上全部的3.5mm接口的耳机来说,它们的特点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你拆开它们无非是发现两个东西,电线和扬声器(也叫音频单元、喇叭),厉害点的厂家说不定扬声器塞得多点,几种不同类型扬声器在一起,一种擅长中高频,一种擅长低频,正好形成一个平衡。但大部分耳机做不到这一点!

大部分耳机就是电线+两个扬声器,芯片什么的并不存在!怎么调教啊?要真有个声卡芯片(很可惜这种耳机都是USB Type-A接口的,俗称数字耳机hhhh),频响歪的太离谱说不定能拉一拉,通过预设EQ均衡一下,但问题是除了扬声器和线材,什么都没有!这个大师难道有魔法,能改变材料的物理学性质?

其实大部分耳机厂都是贴牌,业内有一套成熟的产业链。从供应商买扬声器单元,组装厂(电子厂流水线)负责加工,最后贴牌出库,最后开个发布会造势宣传一波,开始割韭菜。

最关键的是,这个东西吧,你又不能拉出来跑分!因为业界对音质这玩意儿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就算音质是可以量化,每个人的听感也是不能量化的!(我就问你,你觉得自己的耳廓和别人耳朵一样吗?)

所以如果你让我对小米Air2 SE的音质做个评价,我的答案是入耳式蓝牙耳机的音质都是垃圾!但这是在我用惯了我那款监听耳机的前提下,耳朵已经适应了。如果说我用惯了这款蓝牙耳机,到时候再听我那款监听耳机,说不定就是另外一种评价了……

最后,吐槽一下京东快递,近几年我在京东买的东西虽然不多,但是很明显感觉到快递的质量不如从前,这次买的小米10s,取件的时候外部的快递盒是开的,耳机送来的时候,盒子直接给压瘪了,貌似还被人开过封!

好在东西都没问题,不然就倒大霉了,得亏我开箱都会提前准备好手机录视频,不然哪天遇上坏件,免不了要和客服扯皮。曾经以服务和质量著称的京东,如今也逃不过资本化的道路,令人唏嘘。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我是RainWay,我们有缘下期再见!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