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3期】“陇原巧手”安梅霞老师专访

2023-08-05 01:10 作者:凤山求源  | 我要投稿


日更大失败但是还是尽量早的速递了推文!(土下座)(;д;)

今天有幸采访到了我们秦安县的剪纸工艺传承人安梅霞老师( ̄▽ ̄)/

跟着小分队的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天水剪纸吧!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01

与非遗传承人零距离


在今日的走访调研中,我们走进安老师的工作室,观赏了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

安梅霞,女,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自幼跟随家人学习剪纸,获得众多荣誉,致力于剪纸文化的传承与宣传,现为天水市非遗传承人。安老师待人亲和,平易近人,热情地接待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安老师所获得过的荣誉证书

小分队和安梅霞老师的合影

以下节选自我们和安老师的访谈内容:

Q:安老师,咱们的剪纸是家族的传承还是凤山村里基本上所有妇女都掌握这项手艺呢?

A:在之前的时候村里很多老人都是掌握一些咱们剪纸的手艺的,但是那个时候经济困难,依靠这项手艺难以支撑生活,所以很多人就没有继续再做了。我是从我家族传下这门手艺的。因为每年都会有社火表演嘛,然后我家是专门负责做船的,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在院子里做船,然后剪一些剪纸贴到船上,表达农民对这一年美好愿景的期盼。

Q:看来您和剪纸创作的渊源颇为久远呢。您的这些剪纸作品主要以红色精神为主题,还有一些基于羲皇故里的神话,宣传家乡的作品,您是基于什么样的想法和理念开始这类作品的创作的?

A:因为我是市级传承人嘛,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然后我们的创作是根据国家的政策主题,比如说二十大精神之类。疫情期间,我们会创作一些像《福佑苍生》的作品,它是代表一个医护人员形象的女神,病毒在手掌心,代表的是病毒受我们掌握,任何病毒侵犯不了我们。然后你看中间有苹果,代表平安吉祥。下面的牡丹和凤凰就是回家团圆。还有这一幅《桃王进京》,这是我们秦安的高铁刚开通的时候创作的。后面下面一圈都是高铁,高铁疾驰而去,把我们的特产秦安蜜桃带到北京去。这幅剪纸的背景也是那会北京有一个评奖,个最大、最优质的桃子“桃王”就出在我们秦安,后来也因此把这个品种称作北京七号,我们也趁此时机把家乡品牌打了出去。然后你看绕高铁一圈有鱼,意思就是富裕,象征着给人类带来了富裕之路。莲叶也有一种诗的意境。这些作品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创作出来的,在意境上给人一种美感。

安梅霞《福佑苍生》

Q:提到传承,您之前提到您也会通过培训咱们村里的一些妇女来传承这项剪纸技艺,同时也能带动就业率和村里经济的发展。您具体是怎么做的呢?当时为什么想到要这么做?

A:我们其实刚开始就是免费给大家提供体验学习的平台,我们村里也很支持,刚开始的时候村委也是给我们提供了培训大家的场所。我们也希望通过培训村内妇女做剪纸助力扶贫事业,让妇女们学一点技能,同时也能让她们去出售剪纸作品来增加收入。有些妈妈就需要在家里看孩子,没有办法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在家里可以抽时间做一做这个,补贴家用。

Q:咱们现在的剪纸作品和文创销路怎么样?

A:现在市场不太好,我们现在在探索如何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一类产品。比如说做一些更加实用的文创产品,我也在积极宣传,带动着大家做这些,但是实际经济效益也不是非常乐观。

Q:现在传统工艺的文创产品确实很难找到销路。那么您觉得如果咱们剪纸艺术还要继续发扬光大,也为咱们凤山村的乡村振兴起到宣传作用,您觉得我们还有什么需要做的?或者您有什么期望?

A:现在就是要把这个产品转换成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比如说文创之类的。我们通过销售这类文创产品,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加大家的收入。同时我们也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了嘛。当然,还要靠你们年轻人多传承,多宣传。

安老师的文创作品

02

亲身体验剪纸文化

安梅霞老师在知道成员进行剪纸创作

 在采访过程中,大家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提出想要学习尝试一下,安老师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请求,展示了她十分娴熟的技艺,并分享了她的心得:

“我在创作之中也曾遇到过不少困难。我刚开始做大作品的时候,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但是还是要坚持,毕竟也是为了传承。因为我特别喜欢书法字画。所以说我就想把它做出来。那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我祖母,我太太、太爷他们剪出来的都非常漂亮,但是我感觉他们剪出来的形式比较守旧,缺乏自己的创意。所以我就想剪出来一幅自己的作品,让大家都看一看。”

大家一起动手剪纸

我们的剪纸作品

03

总结

经此一番尝试,我们切身体验到了剪纸文化的妙趣,同时,我们民间非遗传承人的精巧手工和高超技艺也令我们叹为观止。剪纸文化作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予以重视和传承。此外,如何让剪纸文化的传承发扬脱离窘境,还需要我们年轻人担起责任。如何探索非遗文化传承新路径,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的命题。


请期待我们明日,啊不对,今日稍晚时候的更新哦─=≡Σ(((つ•̀ω•́)つ

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获取实时资讯!:D

大人们扫一下我吧







【第3期】“陇原巧手”安梅霞老师专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