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开个新坑,手撕Sansen精粹

2022-03-27 11:39 作者:王见王见  | 我要投稿

    模集中的手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关于零极点和反馈。我自认为掌握了一套还算不错的分析方法,也正是拉扎维第二版第八章新增的内容,这套方法的实用性应该也是得到了大师们的认可,希望能够解释仿真时候的一些实际问题。

    《手撕Sansen精粹》这个系列很早就想做了,奈何当时实力不够,很多东西还只能照着书上的结论来,大部分结论可能只是去强记,并没有做推导,理解不够。Sansen的书就是这么个特点,只给你一个结论,这个结论还不一定准确,但大方向应该没有问题。

    去年9月的时候跟朋友说起想做这个事情,他很赞同,自己也想做一做知识的分享。后来他在eetop上发了几个学习笔记的帖子,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几篇文章都上了首页精华帖。他的笔记偏向于总结知识点,把书上的要点摘抄下来,进行总结提炼。

圈出来的文章是我朋友写的

    我更多地想做一些原创的事情。比如多环路反馈的分析方法、stb的原理(应该把iprobe插哪儿),七七八八的理论也搞得差不多了,还需要更多地运用到实践里。

    做这件事情的直接原因是跟别人的观点产生了冲突,还是跟两位大神。起因是老师上课说Wilson自偏置电流基准是净的负反馈而Cascode自偏置电流基准总体只有正反馈。我不同意的理由是老师没把Cascode管的源极电阻负反馈算在内,这是不公平的。我认为这两个电路应该差不多,甚至高频下Cascode还要优于Wilson,因为很明显Wilson多了一个高阻节点,性能会稍差。我把这个想法发到群里,画了个示意图,意思是两者的区别仅仅是反馈方向的不同,他们的环路增益是相近的,局部是,总体也是。

    然后就被群里大神怼了,说这个不是环路,M4source的改变不能引起gate的改变。我说这是个很明显的源极负反馈,说完了还有个人继续给大神点赞,没有人站出来说我对的,也许是大神在这儿他们不敢说。大神后面也没再说话,也许是不想和我争论,确实不是一个维度,人家是海思的博士,没什么好争的。

    后来我又发邮件给老师,老师为人非常好,居然回复了我,但是仍然坚持他的说法。我就是不能理解老师回复的——这俩电路PSR相同(我测出来也是相同),但抑制扰动方面Wilson更好。……就真是没办法理解啊!我把老师给我的回复发群里,还有工作了四五年的前辈给老师点赞,我解释了一通没人回复。

    很不理解,也没有人给我解释,解释解释什么叫“净的反馈”,到底怎么测。我理解的净反馈就是M4的返回比,因为M4一断开所有的环路都断了。但是我测M4的返回比确实是一样的,相差不到1dB(不考虑体效应的话)。加一个1mV 100fs的阶跃小信号上去也是cascode稍好,无论从过冲还是振铃看都是,跟我理论分析一致。

    我本科的时候以为大家的分析方法都是一样的,模集发展这么多年,也该有套统一的、好用的方法了。然而事实是,各人各自有一套分析和设计的方法,理解的角度可能不同,但大部分是殊途同归。昨天发了一个计算三支路电流源PSR的专栏,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这个电路的PSR提升居然取决于匹配,没人提过这点。虽然没几个人看得懂分析过程,我发群里也没有人回复(理解方式不同吧),但是我能保证我的计算是正确的,和仿真是对的上的。

    我清楚自己的缺点,目前掌握了一套分析工具,但是积累的经验很少,对系统指标的理解也还正在学习中。对于各电路的优缺点以及进化史还需要不断积累,需要不断进行深刻的分析计算。

    所以,想做这个专栏,认真地把细节都推导一遍,趁我还有时间,还有不灭的热情。也许会有很多的困难,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做完这个系列,可能要一年、两年甚至是三年?不管多久,我会把它做下去的。

想开个新坑,手撕Sansen精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