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重庆巴南生物产业)圆满落幕
3月28日,由科技部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主办,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承办,以重庆市巴南区科学技术局、重庆国际生物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114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以及重庆誉企服科技有限公司为实施单位的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重庆巴南生物产业)现场赛在重庆巴南成功举办。巴南区相关部门、区属国有平台公司、市内外部分高校院所、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
火炬中心区域创新服务处处长王宇彤通过线上视频向活动致辞,他指出,中国创新挑战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通过“揭榜比拼”方式实现精准对接,建立以需求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汇聚创新资源,解决技术难题,助力创新发展。巴南要利用好中国创新挑战赛的平台,深挖企业、行业创新需求,聚焦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瞄准卡脖子的核心难题进行挑战,充分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重庆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王蔡君在大会致辞中肯定了巴南科技创新成绩,巴南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重庆国际生物城成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唯一的重点关键产业园,全市“1+5+N”医药产业体系的“1”号园区。他指出,巴南未来发展信心满满,要持续激发生物医药“新动能”,擦亮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度、载体辨识度、技术硬核度、合作美誉度,加快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进行攻关,有力提升重庆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打造长江上游具有影响力的生物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地。
巴南区政府副区长冉仁均在讲话中强调,巴南区将持续依托中国创新挑战赛这一重要品牌赛事,瞄准生物医药科技发展前沿,谋划布局创新平台体系,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流通,持续攻关生物医药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切实解决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打造成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国际生物城。

项目方案路演
自本届赛事启动以来,我区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生物医药领域,面向社会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创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踊跃参赛,共征集需求51项,匹配专家团队50余人次。针对3项生物产业领域关键技术需求,经过激烈角逐和层层筛选,共优选9个解决方案进入决赛进行现场挑战。
现场赛上,针对我区3家企业“张榜”的技术需求,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8家高校院所的挑战团队进行“揭榜”比拼。经过紧张激烈的线下路演和公开评审,最终,西南大学蔡甜团队、重庆医科大学汤军团队、重庆工商大学秦华锋团队获得挑战方案三等奖,上海交通大学苗鹏团队、重庆理工大学鲁秀敏团队获得挑战方案二等奖,重庆医科大学周静团队获得挑战方案一等奖。现场共签订意向性技术合作协议3项。

现场意向合作签约
同时,来自复旦大学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药物研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邵黎明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中国教育部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教授李大伟分别围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现状与挑战 ”“特异性分泌蛋白对人体器官肿瘤与纤维化病变的作用机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邵黎明作主题报告

李大伟作主题报告
巴南区科技局副局长徐述表示,本届挑战赛形成了科技企业积极“出题”,高校团队踊跃挑战,赛事影响力持续攀升的局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落细市委“一号工程”,进一步利用好国家大赛平台,将挑战赛真正办成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有力抓手,聚焦产业发展,持续优化双创生态,搭建成果转化“新舞台”,逐步凸显企业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中“主角”和“大梁”分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更多优秀科技型企业在巴南这片创新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巴南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