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治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疏肝解郁,清胆和胃治愈。患者黄女士,47

2023-05-15 14:3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治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疏肝解郁,清胆和胃治愈。患者黄女士,47岁。患者近半年来月经前后不定期,精神紧张、性格反常,遇事与人争吵。一次因激动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醒后叹息不已,说话杂乱无章,因而送精神病院。住院半个月,经治疗观察,除外精神病。据其年龄和临床表现,拟诊为更年期综合征。 自述胸闷胁胀,叹息不已,烦躁,腹胀纳少,大便不爽,夜寐惊梦,性情急躁易怒。经期乳房、两胁发胀。苔薄黄腻,脉弦实。证属肝胆气郁,胃气不和。处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郁金、青皮、炙甘草、浮小麦。7剂。药后,胁胀减,叹息止,诸症悉减。继进上方20余剂,精神舒畅,食纳正常,已照常上班,经半年观察追访,未见反复。 什么是 “更年期”?更,指变更,过度。变更什么,性格?行为?习惯?过度什么,有强壮向衰老过度,这个时间是混乱的,没有章法的。所谓年,指年龄,还指生长壯老已的规律。规律的打破,必然引起一片混乱。所以更年期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复杂,甚至无规律可循。但是把这些症状组成的症候群叫做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是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时期,现代医学一般定义为40~60岁,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平均年龄为49.2岁。更年期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90%,患者常以月经不调、潮热、出汗、睡眠或情绪障碍等为首诊症状,病情持续数月甚至长达10年,不仅影响着女性本人身心健康,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家庭幸福乃至社会和谐。 祖国医学无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名,历代医家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将该病归属于“心悸”、“失眠”、“脏躁”、“郁证”、“百合病”等范畴,现代中医将本病命名为“经断前后诸症”。 中医认为,女性经行、经断由“肾精”、“天癸”所决定,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七七,肾精渐亏,天癸渐竭,生殖能力减退直至丧失,与现代医学报道的更年期综合征平均年龄49.2岁相符。 金元医家刘完素所论“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皆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不仅成为后世中医妇科“少女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理论依据,也为当今研究女性不同时期生理特征,从中医理论方面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肝气郁结是更年期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那么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呢? ① 表现出情志的异常,比如脾气变得急躁,一下子失去了平时的文雅,且控制不住的要发脾气。无缘由的烦躁,或者喜悲伤欲哭,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② 情绪低落。肝喜调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时,人体的情绪是低落的,意志是消沉的,可以表现为不愿意活动,不与人交流,对之前喜爱的事情不感兴趣等等。 ③ 植物神经的紊乱。可以表现出忽冷忽热,阵阵汗出,或者烘热汗出,或者盗汗,总觉得身体不舒服,却有检查不到原因。 ④ 饮食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开始变差,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且常常伴随着焦虑的情绪,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更年期肝气郁结,是因为更年期开始,人体的阳气开始减弱,引起开始增加甚至超过了阳气,阴盛阳水,阴阳异位,乾坤颠倒,之前正常的轨道被打破,做一会出现各种反常的症状。我们要认识更年期综合征,并正确对待更年期患者,给予关怀,必要时可以服用中药治疗。

治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疏肝解郁,清胆和胃治愈。患者黄女士,47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