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软弱使我们成为人类

2020-01-30 21:33 作者:安乃近近近  | 我要投稿

                                   ——评短片《铁心博弈》

  • 《铁心博弈》于2020年的bilibili拜年祭上,通过动态漫画的形式播出,其导演艾叶创作的作品题材广泛,在作品《铁心博弈》中,同样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视角更广,题材更深的近未来世界。片中的主人公杨就是一个未来世界的顶级ai设计师,影片讲述了他在被邪恶组织抓走后,被迫创造出了超级ai,并且为了拯救家人和超级ai斗鸡博弈的故事。
  • 影片通过选项系统将结局分成了三种,但其实按照层次逻辑,也可以看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先是模拟出杨的坏结局,再是对峙结局,最后是三千世界结局。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三个结局对“我们为何被称为人类”进行了阐述。
  • 影片的开头部分,在西蒙初次登场时,导演特意设计了他吃苹果的镜头,这一动作是一种人性化的表达,并且和他本身是机器人的身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机器人是不用吃饭的,西蒙吃苹果这一设定既表明他内心和身份上的冲突与矛盾,同时也代表西蒙内心有想成为人类的欲望,他的目标就是成为人类。
  • 但同样的,杨也面临着一个危机,他的妻女被抓走,同时自己要阻止自己创造的ai毁灭人类,人类他不能让步,亲人也不能让步,他说过“只有冷酷与决绝能帮助我在斗鸡博弈中获胜”,同时面对这种线路下的杨,小女孩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时候“无私”可能是一种更加极致的“自私”,在说这句话时有一个细节,就是小女孩通过悬浮装置站在了墙上,从而与主角杨形成了空间上的分离,暗示两者对立的处境,小女孩的父亲以为自己是“绝对的正义”却忽视了他的行为创造了一个失去父爱的女儿。一个是想要变成人的机器人,一个是要拯救人类的父亲。
  • 在独木桥上有两只斗鸡,它们都想去到对岸,如何达成自己的利益,这便是斗鸡博弈,在第一结局里便是双亡结局,杨为了消灭格式化西蒙选择带着钥匙跳下炼钢池,西蒙也选择活命而追了下去,双方都忠于了自身的利益,寓意着两只斗鸡在争斗中掉下了独木桥。
  • 第二结局中杨选择了退让,在更改了谈判条件,选择让西蒙可以在不变成弱人工智能的情况下存在,同时维持住了人类和机械的对抗。不过若是这样,便成为了杨的独角戏,在影片的最后,导演将镜头对准蝴蝶,这种蝴蝶在剧情中已明确表示是已经灭绝的品种但却出现在了世界中,从而证明了故事的虚幻性,结合故事开头中讲的,ai西蒙强大到可以进行模拟运算的设定,很有可能这整个的故事都是西蒙的一次模拟演算,也就是说整个故事是西蒙的主视角,那个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被吃下去的苹果可能代表着,他仍不满意这样的结局。
  • 而第三个结局的进入方法非常特殊,它需要观众等待时间过去并且不进行任何选择,这是一种“去代入感”的处理方法,将观众和主角之间的联系剥离开,使杨面对问题时的说法也开始变得理性化和官方化,最后杨通过在在查资料时遭遇袭击的手法推理出,整个事件可能都是西蒙模拟的,但站在杨的立场来看,杨无法证明自己处在一个虚假的世界,此时的杨只不过是在说服自己,说服自己成为一只毫无顾忌的斗鸡,他相信一切都是假的,那么一切也无法威胁到他,此时在灯光上导演也从自然光变成脱离现实逻辑的顶光,使得场面特殊化,隐喻着整个世界是虚假的,与前两个不同,杨既没有选择大义,也没用选择妥协,而是以一种无法阻挡之势去“审判”西蒙。导演通过这种方法将杨理想化和非人化,此时的杨已经不是一个剧中的人物,而是某种不可抗拒的压力,逼迫着西蒙进行选择。面对“审判”西蒙失去了他引以为傲的对人类弱点的把控,他不再是一个和对面周旋的斗鸡,当他开始面临生存还是毁灭这种宏大的抉择时,也是他逐渐成为人的过程。
  • 如果说买东西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购物券,那么没有购物券则更加证明对物品的渴望,没有第二结局的优惠条件,则更加突出了西蒙的求生欲,他想要活下去,即便要删除备份,即便要接受阉割,可以把他的选择看做是妥协,但妥协则恰恰证明了他有着类似于人类的最本质欲望——活着。在拍西蒙的制造室时导演采用的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在第一次时,出现了为研制电子数字计算机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案的冯诺依曼的画像和提出图灵测试的图灵画像分别打着光,而当影片末尾西蒙从演算中醒过来时,却只剩图灵的画像还在亮着。两次重复的画面形成对比,也许成为人类靠的不是复杂的算法,精妙的架构,反而可能是一些软弱的缺点或者不足,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使我们对活下去这件事充满着渴望。
  • 片尾的西蒙终于拿起了苹果,狠狠的啃了下去,他接受了条件,也许那个时候他终于成为了人类,即便只有几个小时。


软弱使我们成为人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