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资科目二考前总复习来啦!(3)

2023-03-10 10:40 作者:桐乡上元左左老师  | 我要投稿

教资笔试考试3月11日,小伙伴们都复习的怎么样啦?

今天我们来再过一遍科目二的备考要点和主观题考点吧~


模块三:学生指导


 备考要点

学生指导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侧重于单选。


考试难度偏难,主要是因为涉及到认知发展、品德发展以及学习理论等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性较强,知识点相对枯燥,但是多占比重不大。 


重点章节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儿童的学习、德育以及小学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章节,重在理解。



主观题考点


1、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3)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4)互补性→长善救失

(5)差异性→因材施教


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记忆术:知情意行有矛盾,活动交往要长期)


3、德育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记忆术:一连贯二导二施四结合)

    

4、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

    

5、德育途径

最基本途径是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少先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6、简述注意规律的应用 (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4)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学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8、建构主义对教育的意义

(1)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2)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3)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

    

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0、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2)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的运用表扬

    

1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2)学习材料的性质;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5)年龄特征;

(6)智力水平

    

12、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3、简述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14、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建构主义)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教资科目二考前总复习来啦!(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